【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培养基混合
,具体为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银耳是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银耳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用菌,历来都是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的食物,其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银耳多糖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然而现有的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存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无法有效的保证颗粒的大小一致从而导致银耳生长后的大小不一致,并且还存在无法高效的对培养基进行搅拌混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数量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搅拌箱(3),所述搅拌箱(3)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杆(4)和斜板(6),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筛选箱(5),所述筛选箱(5)内设置有筛选机构(7),所述搅拌箱(3)内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支撑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搅拌箱(3),所述搅拌箱(3)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二支撑杆(4)和斜板(6),所述第二支撑杆(4)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筛选箱(5),所述筛选箱(5)内设置有筛选机构(7),所述搅拌箱(3)内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支撑平台(1)的顶部设置有传送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构(7)包括入料槽(701)、震动电机(702)、凸型滑槽(703)、凸型滑块(704)、筛选板(705)、限位块(706)和出料槽(707),所述筛选箱(5)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槽(701),所述入料槽(701)的一端延伸至筛选箱(5)内,所述筛选箱(5)的一侧外壁焊接安装有震动电机(702),所述筛选箱(5)内开设有凸型滑槽(703),所述凸型滑槽(703)内滑动安装有凸型滑块(704),所述震动电机(7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焊接安装于凸型滑块(704)的一侧,所述凸型滑块(704)的一侧外壁焊接安装有筛选板(705),所述筛选箱(5)的一侧内壁焊接安装有限位块(706),所述限位块(706)上放置有筛选板(705),所述筛选箱(5)的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料槽(707),所述出料槽(707)的一端延伸至筛选箱(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地银耳培养基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转动板(801)、驱动电机(802)、转动杆(803)、第一齿轮(804)、第二齿轮(805)、第三齿轮(806)、U型搅拌片(807)、螺纹型搅拌片(808)、出料管(809)、卡块(810)、卡板(811)和入液管(812),所述搅拌箱(3)的顶部外表面铰接安装有转动板(801),所述转动板(801)的前侧外表面焊接安装有卡板(811),所述卡板(811)内卡接安装有卡块(810),所述搅拌箱(3)的一侧外壁焊接安装有驱动电机(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鲁芳秀,石钰山,蔡天宝,陈鑫,
申请(专利权)人:通江品冠银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