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林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包括承载台和万向轮,承载台底端边缘两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承载台底端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转轴与伸缩杆一转动连接,伸缩杆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伸缩杆二转动连接,伸缩杆二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挖斗一,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有挖斗二,挖斗二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通过设置挖斗和伸缩杆以及操控装置,上下两个挖斗同时工作,实现土壤的分类填坑,通过设置搅拌叶片装置,提高了树苗在贫瘠地区的成活率,改善了树苗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通过设置压力感应和推土刀装置,提高了挖坑机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林种植
,具体为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植树造林能够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所以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决定了植树造林活动的成功与否,而挖坑作为植树步骤的第一步,应该将土壤浅处的熟土和深处的贫瘠土壤分开,再将一部分熟土回填至坑底部,以供树苗根部吸收养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使用的挖坑机为螺旋式挖坑结构,在进行螺旋挖坑工作时,会将浅处的土壤和深处的土壤一并带出坑外,不能有效的将土壤分类并回填浅处熟土导致树苗根部不能很好的吸收养分,且在一些土质贫瘠的地区,不能改善植树所需土壤环境,降低了树苗的成活率,并且一般挖坑机不同土壤环境下不能调节挖掘的力度,适应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具备能将坑内土壤分类,提高树苗成活率,改变挖掘力度等优点,解决了不能将坑内土壤分类,树苗成活率低,适应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能将坑内土壤分类,提高树苗成活率等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包括承载台和万向轮,所述承载台底端边缘两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承载台底端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转轴与伸缩杆一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与伸缩杆二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二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挖斗一,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有挖斗二,所述挖斗二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挖斗一末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所述挖斗一末端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前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有推土刀。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在感测到一个压力极限时即会开始工作。优选的,所述推土刀能在挖斗一遇到硬土时,将硬土切割并推至两边。优选的,所述液压杆可通过操控装置达到承载台的上升和下降。优选的,所述转轴和伸缩杆的连接可达到改变挖斗距离和长度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挖斗一在进行挖土工作抬升时与挖斗二紧密贴合,方便挖斗二单独打开回填熟土。优选的,所述承载台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承载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控装置。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和把手可对装置进行移动性工作。优选的,所述承载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口并贯穿至下表面。优选的,所述承载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口。优选的,所述入料口和注水口可加入养料和水至挖斗二内,改善土壤环境。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可将土壤和养料搅拌均匀。(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挖斗和伸缩杆以及操控装置,在进行挖土工作时,通过伸缩杆的运动,带动挖斗进行挖掘土壤的工作,并利用操控装置控制挖掘深度,利用挖斗一和挖斗二两个不同深度的挖斗,在进行取土工作时,挖斗一承载深处较贫瘠的土壤并与挖斗二下表面紧密贴合,挖斗二承载浅处熟土,在进行回填时,打开挖斗二即可完成将部分熟土回填至坑洞底层,达到能够供给树苗根部养分的目的,此时挖斗一依旧紧贴挖斗二下表面,当植树工作完成后,回填挖斗一内的贫瘠土壤和挖斗二内剩余熟土即可,实现了土壤的分类填坑。2、该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通过设置搅拌叶片装置,在土地较为贫瘠的区域进行种植挖坑时,可通过入料口和注水口向挖斗二内注入养料和水分,再通过操控装置启动搅拌叶片将养料与水分和土壤搅拌均匀,之后再回填至树苗种植所在的坑洞内,提高了树苗在贫瘠地区的成活率,改善了树苗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3、该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压力感应和推土刀装置,在遇到不同土质时,通过压力感应器的检测,在遇到软土时,只需利用挖斗挖土即可,若遇到土质较硬的地区,当压力感应器在达到压力检测极限值时,会使伸缩臂伸出,带动推土刀工作,将硬质土地分割并推至两侧,提高了挖坑机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挖坑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1承载台、2液压杆、3万向轮、4把手、5转轴、6伸缩杆一、7第一轴承、8伸缩杆二、9挖斗一、10挖斗二、11搅拌叶片、12操控装置、13入料口、14注水口、15压力感应装置、16伸缩臂、17第二轴承、18推土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包括承载台1和万向轮3,承载台1底端边缘两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2,液压杆2可通过操控装置12达到承载台1的上升和下降,承载台1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万向轮3和把手4可对装置进行移动性工作承载台1底端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连接有伸缩杆一6,转轴5与伸缩杆一6转动连接,伸缩杆一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与伸缩杆二8转动连接,伸缩杆二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挖斗一9,第一轴承7固定连接有挖斗二10,挖斗二10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1,承载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控装置12,通过设置挖斗和伸缩杆以及操控装置12,在进行挖土工作时,通过伸缩杆的运动,带动挖斗进行挖掘土壤的工作,并利用操控装置12控制挖掘深度,利用挖斗一9和挖斗二10两个不同深度的挖斗,在进行取土工作时,挖斗一9承载深处较贫瘠的土壤并与挖斗二10下表面紧密贴合,挖斗二10承载浅处熟土,在进行回填时,打开挖斗二10即可完成将部分熟土回填至坑洞底层,达到能够供给树苗根部养分的目的,此时挖斗一9依旧紧贴挖斗二10下表面,当植树工作完成后,回填挖斗一9内的贫瘠土壤和挖斗二10内剩余熟土即可,实现了土壤的分类填坑;承载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口13并贯穿至下表面,承载台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口14,通过设置搅拌叶片11装置,在土地较为贫瘠的区域进行种植挖坑时,可通过入料口13和注水口14向挖斗二10内注入养料和水分,再通过操控装置12启动搅拌叶片11将养料与水分和土壤搅拌均匀,之后再回填至树苗种植所在的坑洞内,提高了树苗在贫瘠地区的成活率,改善了树苗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请参阅图3,挖斗一9末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15,它在感测到一个压力极限时即会开始工作,所述挖斗一9末端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臂16,伸缩臂16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7,第二轴承17固定连接有推土刀18,推土刀18能在挖斗一9遇到硬土时,将硬土切割并推至两边,通过设置压力感应装置15和推土刀18装置,在遇到不同土质时,通过压力感应装置15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包括承载台(1)和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底端边缘两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2),所述承载台(1)底端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连接有伸缩杆一(6),所述转轴(5)与伸缩杆一(6)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与伸缩杆二(8)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二(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挖斗一(9),所述第一轴承(7)固定连接有挖斗二(10),所述挖斗二(10)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1),所述挖斗一(9)末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15),所述挖斗一(9)末端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臂(16),所述伸缩臂(16)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7),所述第二轴承(17)固定连接有推土刀(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植树木幼苗用挖坑辅助装置,包括承载台(1)和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1)底端边缘两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2),所述承载台(1)底端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连接有伸缩杆一(6),所述转轴(5)与伸缩杆一(6)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与伸缩杆二(8)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二(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挖斗一(9),所述第一轴承(7)固定连接有挖斗二(10),所述挖斗二(10)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1),所述挖斗一(9)末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15),所述挖斗一(9)末端内部固定连接有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炜,
申请(专利权)人:云和县木制玩具科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