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0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有通风腔,保证光伏组件工作时的散热降温,同时在组合框上设置有螺栓口和过线孔,通过螺栓口可以快速对多个组合框进行安装,通过过线孔可以将线缆任意的放置或贯穿组合框,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双玻组件和保温层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为镂空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组件框的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是一体式光伏组件框。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作为清洁能源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分布式光伏电站因更靠近工商业用电负荷,更稳定的供需关系,使其成为光伏发电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电站模式之一。目前国内建筑光伏作为分布式光伏的主流形式,可以占到70%-80%,约有将近18GW。这其中,又以工业建筑屋顶光伏居多。近年来,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又称建材型光伏构件BIPV),即光伏组件与建筑集成后成为不可分割的建筑构件,可以代替部分建筑材料使用。其特点是:一、不占用土地:装设于建筑外墙或屋顶上的光伏阵列基本不占用土地资源,在“寸土寸金”城市建筑界,对土地资源基本“零占用”恰恰展现了光伏一体化建筑的优势。而且在用电高峰的夏季,日照量最大,光伏系统发电量最大,光伏一体化建筑还能有效调节峰值,为供电系统减负。二、起到建筑节能作用:当下,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环保、追求绿色发展的背景下,BIPV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节能降耗的现实选择。在现代城市建筑、农牧设施和市政交通设施等领域大力推进BIPV落地应用,也是光伏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屋顶BIPV光伏系统也成为分布式光伏新的发展热点。现有的屋顶BIPV解决方案大都是在结构受力件(如厂房的檩条)的基础上铺设光伏组件,铺设光伏组件的同时考虑建筑防水和保温的问题。这类解决方案没有将结构受力、保温隔热、组件的降温等设计要求统一集成在一个具体的屋顶BIPV产品中。现有的光伏组合框通风散热效果不好,且安装多个组合框时,安装精度不高,且无法快速高效的通过线缆,而且组合框整体较重,安装时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光伏组件框,解决了现有的光伏组合框通风散热效果不好,且安装多个组合框时,安装精度不高,无法快速高效的通过线缆,且组合框整体较重的问题。本方案是这样进行实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透气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通风窗在对立设置的透气面上相匹配设置。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口和过线孔。作为优选的,所述螺栓口包括上螺孔和下螺孔,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分别在连接面上设置2个,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的中心线共线。作为优选的,所述过线孔设置上螺孔和下螺孔之间。作为优选的,所述通风窗的高度为50~120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置有有通风腔,保证光伏组件工作时的散热降温,同时在组合框上设置有螺栓口和过线孔,通过螺栓口可以快速对多个组合框进行安装,通过过线孔可以将线缆任意的放置或贯穿组合框,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双玻组件和保温层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为镂空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组件框的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透气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连接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单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多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连接时的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连接固定件连接时候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多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连接时侧面仰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多个一体化组合框模块连接时侧面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连接固定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整体连接固定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双玻组件;2、密封组件;3、一体化组合框;4、保温层;5、通风窗;6、连接口;7、横向密封胶带;8、纵向压条;9、连接固定件;91、底座;92、槽型钢条;93、侧孔;94、顶孔;95、过线孔;10、纵向密封条;111、上端面;112、下端面;113、连接面;114、透气面;115、上螺孔;116、下螺孔。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特征。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包括上端面111、下端面112、连接面113和透气面114;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113和透气面114设置在上端面111和下端面112之间,所述连接面113和透气面114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113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112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基于上述结构,通过上端面111与双玻组件进行安装连接,下端面112与保温层进行连接,上端面111和下端面112与双玻组件和保温层连接的端面上分别设置为镂空的框架结构,可以降低整体组件框的重量,便于安装和运输。所述透气面114上设置有至少2个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通风窗在对立设置的透气面114上相匹配设置。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多个对称设置的通风窗,不仅可以进一步减重,而且可以对整体组件框进行快速散热,保证其他的组件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所述连接孔包括螺栓口和过线孔95。所述螺栓口包括上螺孔115和下螺孔116,所述上螺孔115和下螺孔116分别在连接面113上设置2个,所述上螺孔115和下螺孔116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过线孔95设置上螺孔115和下螺孔116之间。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螺栓口可以快速对多个组合框进行安装,通过过线孔95可以将线缆任意的放置或贯穿组合框。实施例2如图4~10所示,一体型模块化光伏屋顶,包括双玻组件1、密封组件2、一体化组合框3和保温层4;所述一体化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面、下端面、连接面和透气面;所述光伏组件框整体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设置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所述连接面和透气面分别对立设置在光伏组件的四个侧面上,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下端面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光伏组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面上设置有至少2个通风窗,所述通风窗在组合框的侧面上沿侧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所述通风窗在对立设置的透气面上相匹配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波孙春耕王思平母志俊权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