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
,具体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机构。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要素,电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学科是在水的自然特性研究之基础上,以工程或非工程措施调控和利用水能资源的工程科学。目前,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维修扩建的需求量逐渐扩大,水利工程施工用的电路也需多方位延伸连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在管道内埋设管线,而目前现有的埋线装置,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施工人员进行埋线工作时,通过人工握持现有埋线装置进行平行移动铺设,还需多个员工配合矫正,劳动强度过高,此类方法过于占用员工数量,而且现有装置不方便对多根电线进行埋线铺设,更不容易把控电线之间的间距保持,辅助效果欠佳,同时在埋管放线过程中,大多使用简易的放线装置进行放线工作,仍然需要施工者手动拉线,并且一旦拉线的速度与放线的速度不一致,就可能将管线拉断,影响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转动电机(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第一拢线筒(7)、第二拢线筒(8)、隔距环(9)、随动齿轮(10)、传动齿轮(11)、传送带(12)、蓄电池(13)、放线护板(14)、把手(15)、伸缩杆(16)以及万向轮(17),所述第一支撑架(2)垂直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侧两边,所述第二支撑架(3)垂直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另外一侧两边,所述第一拢线筒(7)两端通过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之间,所述第二拢线筒(8)两端通过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转动电机(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第一拢线筒(7)、第二拢线筒(8)、隔距环(9)、随动齿轮(10)、传动齿轮(11)、传送带(12)、蓄电池(13)、放线护板(14)、把手(15)、伸缩杆(16)以及万向轮(17),所述第一支撑架(2)垂直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侧两边,所述第二支撑架(3)垂直设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另外一侧两边,所述第一拢线筒(7)两端通过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之间,所述第二拢线筒(8)两端通过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之间,所述第一拢线筒(7)与第二拢线筒(8)左右两侧均通过传送带(12)连接,所述第一拢线筒(7)与第二拢线筒(8)上套设有隔距环(9),所述第一拢线筒(7)一端与所述随动齿轮(10)连接,所述随动齿轮(10)下方设有传动齿轮(11),所述传动齿轮(11)与所述转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底座(1)一侧表面设有蓄电池(13),所述转动电机(4)与所述蓄电池(13)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有放线护板(14),所述底座(1)后端设有把手(15),所述底座(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