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将电缆电连接到电缆连接插头(15)中的套筒状夹紧篮(2)形式的电缆连接构件,具有布置在被设置用于插入电缆的端部上的薄片(5),所述薄片具有彼此面对的平行的偏离径向方向的薄片壁(8、8'),所述薄片壁在径向的力作用下至少改变它们彼此间的位置,其中,所述薄片(5)在所述薄片(5)的固定端处具有第一薄片段(6)并且在所述薄片(5)的随后的自由端处具有第二薄片段(7),其中,第二薄片段(7)相对于第一薄片段(6)具有更大的内径和外径。根据一个优选的设计,在外侧面(10)上的薄片宽度比在薄片内侧面(11)上大。电缆连接构件允许装配更大的电缆直径并且同时满足提高了的针对应变消除和扭力的机械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连接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连接插头的、套筒状夹紧篮形式的电缆连接构件,其具有布置在被设置用于插入电缆的端部上的薄片,所述薄片具有彼此面对的平行的偏离径向方向的薄片壁,所述薄片壁在径向的力作用下至少改变它们彼此间的位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是,这样的电缆连接构件与电缆连接插头结合。为此示例性地列举DE102010017265A1或EP1710886A1。这些设计成套筒状的夹紧体与锁紧螺母一起被推到电缆的外表面上。当将电缆连接插头拧在一起时,薄片通过锁紧螺母在适当的力作用下被夹紧在电缆上,以确保充分的应变消除。在这种情况下,锁紧螺母的受限制的内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该内径必须足够小,以便在安装状态下可以在电缆上建立所需的压紧力。此外,锁紧螺母的极限直径不允许小于电缆的最大直径。因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设计中,待装配的最大电缆直径受该条件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基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能性,借此在相同的连接插头尺寸下,通过锁紧螺母和夹紧篮仍然能够在应变消除和扭力方面可靠地处理更大的电缆直径。根据本技术,该目的通过一种电缆连接构件来实现。在反向引用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可以获知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根据本技术,薄片在固定端处具有第一薄片段并且在随后的自由端处具有第二薄片段,其中,第二薄片段相对于第一薄片段具有更大的内径和更大的外径。一般地,通过锁紧螺母预先确定了一个极限直径,因此,当增大电缆的直径时,在电缆上的压紧力会降低并且因此不再能够满足同时提高了的针对应变消除和扭力方面的机械要求。然而,通过根据本技术的设计,可以增大电缆的原本通过锁紧螺母的极限直径预先确定的最大直径,从而因此可以装配更大的电缆直径。因此,可以在夹紧篮中插入比在其他相同的结构尺寸下更大的电缆直径。因此,用于适配器的极限直径的限度被提高到最大电缆直径和额外的空气隙上。为了能够补偿由于增大适配器的极限直径而降低的在电缆上的压紧力,夹紧篮的薄片被径向向外扩大。在此,该措施一方面在直径上受锁紧螺母的螺纹限制,并且另一方面这样地受机械故障限制,即在第二段的区域中作用在薄片的圆周上的杠杆臂仅如此大,使得薄片本身不会扭转,而是沿着由锁紧螺母预先确定的旋转方向抵靠在下一个薄片上。尽管如此,由于在第二段中外径的增大,仍然可以通过本身直径受限的锁紧螺母向电缆上施加足够的压紧力。第一薄片段和第二薄片段的尺寸比达到了相应的电缆连接插头类型的结构尺寸的设计规范。通过该设计方案可能的是,就基本上最大的电缆厚度而言,在锁紧螺母的极限直径相同时,与在无法实现足够压紧力的传统夹紧篮的情况下相比,在装配时能够连接更大直径的电缆。为了降低在薄片中的高应力并且同时进一步减小被安装的夹紧篮的夹紧直径,由于压紧力越高,夹紧直径就越小,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设计,薄片至少在一侧上配设有斜面。这意味着,在薄片的外侧面上的薄片宽度比在内侧面上大,使得彼此面对的薄片壁至少在一侧上与套筒状夹紧篮的纵向轴线之间具有角度。所述斜面或具有所述角度的薄片壁可以设置在薄片的一侧上或两侧上。根据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布置在沿旋转方向指向的一侧上的薄片壁配设了斜面,其与夹紧篮的纵向轴线具有所述角度。通过这种措施,与没有斜面的夹紧直径相比,夹紧直径被再次减小。薄片壁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的角度为1度至20度,优选为3度至5度。所述角度由薄片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由薄片自由端形成的夹紧直径来确定,在此有利地,如此地选择所述角度,即在形成夹紧直径的薄片自由端上保持机械稳定的剩余的薄片宽度。这意味着,与插头大小和要与其连接的电缆相关地,使一个或两个薄片侧壁倾斜所采用的角度可以在这样的程度上改变,即在自由端上保留机械稳定的薄片端。因此,通过上面描述的设计方案,可以为装配提供具有更大直径的电缆并且同时满足提高了的对应变消除和扭力的机械要求。附图说明上面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下面在附图说明中命名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在各给出的组合中使用,而且可以在其他的组合中或单独地使用。为了实施本技术,不必实施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独立权利要求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用其他公开的特征或特征组合替换。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附图中获知的全部特征和/或优点,包括设计细节、空间布置和方法步骤,不仅单独地而且在各种组合中对于本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显示:图1是电缆连接插头的分解图,该电缆连接插头具有电缆连接构件和与其配合作用的锁紧螺母,该锁紧螺母用于安装到电缆连接插头部件上;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夹紧篮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图2的夹紧篮的俯视图;图4是具有图5A中的侧壁表面的角度的薄片的局部放大图;和图5A是夹紧篮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中沿着线2的第二薄片段;图5C是图5A中沿着线1的第一薄片段。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具有带有螺纹的锁紧螺母1的电缆连接插头,该锁紧螺母用于与电缆连接插头部件15相连接。锁紧螺母1围卡夹紧篮2形式的电缆连接部件,以便在拧到电缆连接插头部件15上时通过它的电缆侧的端部以已知的方式和方法夹紧位于夹紧篮中的电缆。图2示出了具有引导区域3的套筒状夹紧篮2,通过该引导区域使夹紧篮2在电缆连接插头部件15中与其他可能需要的用于电缆连接插头部件15的构件连接。在接着引导区域3之后是薄片区域4,未示出的电缆被导入到该薄片区域中。薄片区域4具有薄片5,该薄片具有在薄片5之间的间隙9、薄片外侧面10和薄片内侧面11。薄片5具有第一薄片段6,该第一薄片段面对引导区域3地布置在固定端处。接在第一薄片段之后的是第二薄片区域7,该第二薄片区域被径向扩大,并且它的外径和它的内径大于第一薄片段6的外径和内径。每个薄片均具有薄片侧壁8和相对置的薄片侧壁8',其中,薄片侧壁8沿旋转方向指向,锁紧螺母在拧上时使薄片5在该旋转方向上旋转。在图3中,该旋转方向由箭头表示并且示出了各个薄片5,该薄片具有薄片外侧面10,该薄片外侧面具有沿旋转方向指向的薄片侧壁8。逆着旋转方向指向的薄片侧壁8'以及薄片内侧面11不是明显可见的。在该实施例中,沿着旋转方向指向的薄片侧壁8配设有角度α,而其他薄片侧壁8'没有该角度α并且因此没有配设斜面。该薄片侧壁8'因此与夹紧篮2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在根据图4的图示中,示出了薄片5的薄片侧壁8,其与夹紧篮2的纵向轴线以角度α地布置,并且因此在图4中也与前面的薄片5的薄片侧壁8'以角度α地布置。薄片侧壁8的倾斜的布置使得在安装状态下相对于在没有斜面下的夹紧直径,如通过虚线13所示,夹紧直径可以被减小到实线14。在未安装状态下,可以从点划线的圆线12中看到薄片5的自由端16的净直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角度α为3至5度。图5A示出了夹紧篮2的侧视图以及用于图5B和5C的视图线,在图4中的放大的部分视图也源自于该侧视图。图5B示出了沿着线2的第二薄片段6,而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连接插头(15)的、套筒状夹紧篮(2)形式的电缆连接构件,具有布置在被设置用于插入电缆的端部上的薄片(5),所述薄片具有彼此面对的平行的偏离径向方向的薄片壁(8、8'),所述薄片壁在径向的力作用下至少改变它们彼此间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5)在所述薄片(5)的固定端处具有第一薄片段(6)并且在所述薄片(5)的随后的自由端处具有第二薄片段(7),其中,第二薄片段(7)相对于第一薄片段(6)具有更大的内径和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1 DE 102018127206.51.一种用于电缆连接插头(15)的、套筒状夹紧篮(2)形式的电缆连接构件,具有布置在被设置用于插入电缆的端部上的薄片(5),所述薄片具有彼此面对的平行的偏离径向方向的薄片壁(8、8'),所述薄片壁在径向的力作用下至少改变它们彼此间的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5)在所述薄片(5)的固定端处具有第一薄片段(6)并且在所述薄片(5)的随后的自由端处具有第二薄片段(7),其中,第二薄片段(7)相对于第一薄片段(6)具有更大的内径和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薄片(5)的外侧面(10)上的薄片宽度比在内侧面(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曼弗雷德·布罗德,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