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0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5
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触头支架(2)、若干组相互对应的静触头(3)和动触头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4)包括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通过凸台结构搭接拼装在一起,弹性元件(5)压住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使其限位装在所述触头支架(2)上。本触头结构通过长短两个触头的拼接,分断电弧后,弧触头之外的其他位置不会被电弧烧蚀影响,保证了动触头和静触头可靠接触;同时动触头组件形成并联电路,降低内阻,使开关通电后的发热量降低,增加散热面积,提升开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气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主主要是在配电系统中起到安全隔离和作用,在少数情况下也承担着带载分闸的功能。当开关带载分闸时,触头间会产生电弧,目前市场上的开关在考虑此种带载分闸的情况时,往往采用灭弧室等手段,使电弧迅速熄灭。但是无论电弧熄灭速度有多快,其对产生电弧的触头来说,都会有较大的烧蚀和损伤。而传统常见的隔离开关往往不会配备银合金触点,导致其耐烧蚀能力不足,此时一般都会在通过触头上设计专门供烧蚀的弧触头区域,使其触头受到烧蚀后,也能保持更好的性能。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电气开关因为自身内阻原因,正常工作时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气开关自身和与其连接的线缆、柜体都会有较大的热效应,导致零部件寿命减低,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另外隔离开关在短路时承载电流的指标也是考量开关优劣的重要指标,电气开关的内阻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线缆等金属导体融化,一般采取增大触头有效接触面积和触头压力来降低动静触头的接触电阻从而达到降低发热的目标,但是触头有效接触面积和触头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触头支架(2)、若干组相互对应的静触头(3)和动触头组件(4),所述动触头组件(4)装在所述触头支架(2)上,所述触头支架(2)能够在所述壳体(1)内来回滑动,所述动触头组件(4)随着所述触头支架(2)在所述壳体(1)内来回滑动过程中能够与相应的静触头(3)接触和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4)包括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通过凸台结构搭接拼装在一起,弹性元件(5)压住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使其限位装在所述触头支架(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触头支架(2)、若干组相互对应的静触头(3)和动触头组件(4),所述动触头组件(4)装在所述触头支架(2)上,所述触头支架(2)能够在所述壳体(1)内来回滑动,所述动触头组件(4)随着所述触头支架(2)在所述壳体(1)内来回滑动过程中能够与相应的静触头(3)接触和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4)包括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通过凸台结构搭接拼装在一起,弹性元件(5)压住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使其限位装在所述触头支架(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上表面抵住所述触头支架(2)上的动触头安装孔(201)的孔壁,所述弹性元件(5)的两端压住所述长动触头(401)和短动触头(402)的两端使其限位装在所述触头支架(2)上的动触头安装孔(20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架(2)在竖直方向上下对称布置的2个动触头安装孔(201),所述2个动触头安装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阳周文广施健任山波李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