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19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包括主壳体及设置于主壳体内的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转动架、灭弧装置及第一永磁体,所述的动触头转动架与主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的动触头安装于动触头转动架并在动触头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与静触头抵触或分离构成电路的连通或切断,所述的灭弧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及沿动触头移动方向依次排布于绝缘壳体的电弧分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设置于绝缘壳体并位于动触头相对电弧分隔板的另一侧,该第一永磁体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吸引的磁场。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电弧准确引入灭弧装置以提高灭弧效果的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转动式隔离开关,其通常由若干个开关单元堆叠而成,各开关单元包括壳体,每个壳体中安装有相对应的动触头及静触头触点,静触头外部接线端子延伸至壳体外,壳体中部转动设置有用于安装于动触头的动触头转动架,静触头外部接线端子延伸至壳体外,各动触头由两个动触片组成,两个动触片成对并相对设置于动触片安装架上,成对的动触片之间设有供静触头插入的配合间隙,各壳体之间设置有驱动各动触片转动架同步转动的轴芯,从而使得动触片与静触头形成接触导通、分离断开的连接关系。在动触头与静触头触点分离时会产生电弧,电弧不仅会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还会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给隔离开关的使用带来隐患,故往往会在各开关单元内设置灭弧室进行灭弧,然而这种灭弧方式灭弧能力有限。专利号为201820047807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动式隔离开关的开关单元,其采用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导通的位置设置永磁体并通过拉弧的方式进行灭弧,由于永磁体设置位置的局限,导致灭弧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弧准确引入灭弧装置以提高灭弧效果的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壳体及设置于主壳体内的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转动架、灭弧装置及第一永磁体,所述的动触头转动架与主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的动触头安装于动触头转动架并在动触头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与静触头抵触或分离构成电路的连通或切断,所述的灭弧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及沿动触头移动方向依次排布于绝缘壳体的电弧分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设置于绝缘壳体并位于动触头相对电弧分隔板的另一侧,该第一永磁体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吸引的磁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第一永磁体的位置,将第一永磁体移动至绝缘壳体并位于动触头相对电弧分隔板的另一侧,使第一永磁体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吸引的磁场时,能够将所有电弧准确向灭弧装置引导并进行熄灭,从而提高灭弧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的绝缘壳体相对动触头转动方向前端的至少一片电弧分隔板作为第一分隔板,该第一分隔板设置有延伸至动触头与静触头抵触位置的引弧部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引弧部分,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的一瞬间即将电弧引至灭弧装置,缩短电弧端部从静触头到达灭弧装置的时长,从而提高灭弧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静触头设置有经过动触头抵触的部分后向引弧部分延伸的起弧部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起弧部分,进一步缩短静触头与电弧分隔板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缩短电弧端部从静触头到达灭弧装置的时长,引弧部分与静触头之间相抵效果最佳,为降低加工难度,可预留一定间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引弧部分向与动触头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弧部分向与动触头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增加引弧部分与其他的分隔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加拉弧距离,增加灭弧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除第一分隔板外的所述的的电弧分隔板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二分隔板与第三分隔板,所述的第二分隔板及第三分隔板朝向动触头的端面沿动触头转动方向的垂直方向逐渐远离动触头,所述的第二分隔板朝向动触头的端面与第三分隔板朝向动触头的端面呈交错式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交错式排布的第二分隔板端面及第三分隔板端面,在电弧经过电弧分隔板时有效提高拉弧长度,在反复拉弧作用下,将电弧熄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的电弧分隔板朝向动触头的端面远离动触头的端部设置有引弧角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部分电弧被电弧分隔板靠近动触头的端部所吸收,小部分电弧被远离动触头的端部所吸收,为了增强该部分的灭弧性能,增设引弧角凸起,保证所有电弧均被熄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动触头转动架设置有第二永磁体,该第二永磁体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推动的磁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第二永磁体,额外增加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推动的磁场,保证短时间内电弧完全进入灭弧装置,从而提高灭弧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的电弧分隔板相对动触头转动架的旋转中心的夹角为5°~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电弧分隔板之间夹角可按需进行调整,而选择5°~10°为最优值,经过试验灭弧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的电弧分隔板之间间距的1mm~3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电弧分隔板之间间距可按需进行调整,而选择1mm~3mm为最优值,经过试验灭弧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壳体位于灭弧装置相对动触头转动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相邻所述的电弧分隔板的间距随着远离动触头逐渐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出气口位置,合理利用气流流动将电弧向灭弧装置进行吹弧,同时通过调节电弧分隔板的间距加速气流流动,保证短时间内电弧完全进入灭弧装置,从而提高灭弧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去除主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转动架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灭弧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包括主壳体1及设置于主壳体1内的静触头2、动触头3、动触头转动架4、灭弧装置5及第一永磁体6,动触头转动架4与主壳体1转动配合,动触头3安装于动触头转动架4并在动触头转动架4转动过程中与静触头2抵触或分离构成电路的连通或切断,灭弧装置5包括绝缘壳体51及沿动触头3移动方向依次排布于绝缘壳体51的电弧分隔板52,第一永磁体6设置于绝缘壳体51并位于动触头3相对电弧分隔板52的另一侧,该第一永磁体6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52吸引的磁场,改变第一永磁体6的位置,将第一永磁体6移动至绝缘壳体51并位于动触头3相对电弧分隔板52的另一侧,绝缘壳体51包括分别位于电弧分隔板52两端并与电弧分隔板52插配的塑料隔板511,第一永磁体6位于其中一个塑料隔板上,使第一永磁体6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52吸引的磁场时,能够将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包括主壳体及设置于主壳体内的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转动架、灭弧装置及第一永磁体,所述的动触头转动架与主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的动触头安装于动触头转动架并在动触头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与静触头抵触或分离构成电路的连通或切断,所述的灭弧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及沿动触头移动方向依次排布于绝缘壳体的电弧分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设置于绝缘壳体并位于动触头相对电弧分隔板的另一侧,该第一永磁体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吸引的磁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包括主壳体及设置于主壳体内的静触头、动触头、动触头转动架、灭弧装置及第一永磁体,所述的动触头转动架与主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的动触头安装于动触头转动架并在动触头转动架转动过程中与静触头抵触或分离构成电路的连通或切断,所述的灭弧装置包括绝缘壳体及沿动触头移动方向依次排布于绝缘壳体的电弧分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设置于绝缘壳体并位于动触头相对电弧分隔板的另一侧,该第一永磁体形成将电弧向电弧分隔板吸引的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绝缘壳体相对动触头转动方向前端的至少一片电弧分隔板作为第一分隔板,该第一分隔板设置有延伸至动触头与静触头抵触位置的引弧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设置有经过动触头抵触的部分后向引弧部分延伸的起弧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弧部分向与动触头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远黄建勇余来原林智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奔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