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包括导芯,所述导芯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芯绝缘层,所述导芯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缓冲软质层,所述缓冲软质层的外侧设置有聚氯乙烯套,所述聚氯乙烯套的表面设置有强力缓冲层,所述强力缓冲层的表面设置有加强尼龙层,所述加强尼龙层的表面设置有电缆外层,所述电缆外层的表面涂有沥青层,所述缓冲软质层的表面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强力缓冲层由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组合而成,所述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缓冲腔,该装置通过在强力缓冲层内设置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形成缓冲腔,从而使电缆外受到外力冲撞或者挤压时,有空间可以缓冲所受的冲击力,从而使电缆的防撞缓冲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具体是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
技术介绍
现有电缆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等等,根据功能不同,又可划分为如:阻燃线缆、低烟无卤、低烟低卤线缆、防白蚁、防老鼠线缆、耐油、耐寒、耐温线缆、抗挤压防撞击电线电缆等;现有的抗挤压防撞击电线电缆多为普通PVC绝缘,铜导体及钢带钢丝构成,即在半成品电线电缆上绕上钢带或钢丝,再加上外护套,从而起到抗挤压防撞击的作用,但是这种钢带钢丝铠装电线电缆成本高,且钢带钢丝铠如破损的话对电缆也会造成破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包括导芯,所述导芯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芯绝缘层,所述导芯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缓冲软质层,所述缓冲软质层的外侧设置有聚氯乙烯套,所述聚氯乙烯套的表面设置有强力缓冲层,所述强力缓冲层的表面设置有加强尼龙层,所述加强尼龙层的表面设置有电缆外层,所述电缆外层的表面涂有沥青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软质层的表面设置有穿线孔。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强力缓冲层由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组合而成,所述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缓冲腔。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相对的一侧表面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之间连接有缓冲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底座与缓冲结构衔接处表面设置有加固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导芯外层设置导芯绝缘层,从而保护导芯与电缆外层连接,通过在缓冲软质层的表面设置穿线孔,从而将多根导芯及导芯绝缘层组成的线芯固定安装在缓冲软质层的内部,且保持彼此间互不接触,从而使彼此间互不干扰,通过在缓冲软质层的表面设置聚氯乙烯套,从而避免周围媒介对内层进行腐蚀,通过在聚氯乙烯套的表面设置强力缓冲层,在强力缓冲层内设置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形成缓冲腔,从而使电缆外受到外力冲撞或者挤压时,有空间可以缓冲所受的冲击力,从而使电缆的防撞缓冲效果更好,通过在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相对的一侧表面对应位置设置缓冲底座,缓冲底座之间连接有缓冲结构,第一是为了固定连接缓冲外层和缓冲内层,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是增强防撞缓冲的力度,通过设置缓冲结构能帮助缓冲腔分散电缆表面所受的冲击力,从而增加防撞缓冲的效果,通过在缓冲底座与缓冲结构衔接处表面设置加固层,从而防止缓冲结构在分散冲击力时所受冲击力过大破坏缓冲底座,避免强力缓冲层受损,通过在强力缓冲层的表面设置加强尼龙层和电缆外层,从而对强力缓冲层及线芯形成保护,通过在电缆外层的表面涂有沥青层,从而防止外界杂质对电缆造成腐蚀。附图说明图1为该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中缓冲软质层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该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中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芯;2、导芯绝缘层;3、缓冲软质层;4、聚氯乙烯套;5、强力缓冲层;6、缓冲外层;7、缓冲内层;8、缓冲腔;9、缓冲底座;10、缓冲结构;11、加固层;12、加强尼龙层;13、电缆外层;14、沥青层;15、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包括导芯1,导芯1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芯绝缘层2,通过在导芯1外层设置导芯绝缘层2,从而保护导芯1与电缆外层连接,导芯绝缘层2的表面设置有缓冲软质层3,缓冲软质层3的表面设置有穿线孔15,通过在缓冲软质层3的表面设置穿线孔15,从而将多根导芯1及导芯绝缘层2组成的线芯固定安装在缓冲软质层3的内部,且保持彼此间互不接触,从而使彼此间互不干扰,缓冲软质层3的外侧设置有聚氯乙烯套4,通过在缓冲软质层3的表面设置聚氯乙烯套4,从而避免周围媒介对内层进行腐蚀,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设置有强力缓冲层5,强力缓冲层5由缓冲外层6和缓冲内层7组合而成,缓冲外层6和缓冲内层7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缓冲腔8,缓冲外层6和缓冲内层7相对的一侧表面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缓冲底座9,缓冲底座9之间连接有缓冲结构10,缓冲底座9与缓冲结构10衔接处表面设置有加固层11,通过在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设置强力缓冲层5,在强力缓冲层5内设置缓冲外层6和缓冲内层7形成缓冲腔8,从而使电缆外受到外力冲撞或者挤压时,有空间可以缓冲所受的冲击力,从而使电缆的防撞缓冲效果更好,通过在缓冲外层6和缓冲内层7相对的一侧表面对应位置设置缓冲底座9,缓冲底座9之间连接有缓冲结构10,第一是为了固定连接缓冲外层6和缓冲内层7,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是增强防撞缓冲的力度,通过设置缓冲结构10能帮助缓冲腔8分散电缆表面所受的冲击力,从而增加防撞缓冲的效果,通过在缓冲底座9与缓冲结构10衔接处表面设置加固层11,从而防止缓冲结构10在分散冲击力时所受冲击力过大破坏缓冲底座9,避免强力缓冲层受损,强力缓冲层5的表面设置有加强尼龙层12,加强尼龙层12的表面设置有电缆外层13,电缆外层13的表面涂有沥青层14,通过在强力缓冲层5的表面设置加强尼龙层12和电缆外层13,从而对强力缓冲层5及线芯形成保护,通过在电缆外层13的表面涂有沥青层14,从而防止外界杂质对电缆造成腐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该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表面受到冲撞时,冲击力从表面的电缆外层13和加强尼龙层12传到强力缓冲层5的缓冲外层6表面,缓冲外层6受冲击力作用而往相应的方向晃动,随缓冲腔8内气流的来回晃动分散部分冲击力,且缓冲腔8内的缓冲结构10也分散掉一部分冲击力,从而使到达缓冲内层7表面的冲击力大大减少,小部分的冲击力透过缓冲内层7和聚氯乙烯套4到达缓冲软质层3的表面,特殊的软质材料将小部分冲击力完全分散,从而使内部线芯不收影响。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芯(1),所述导芯(1)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芯绝缘层(2),所述导芯绝缘层(2)的表面设置有缓冲软质层(3),所述缓冲软质层(3)的外侧设置有聚氯乙烯套(4),所述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设置有强力缓冲层(5),所述强力缓冲层(5)的表面设置有加强尼龙层(12),所述加强尼龙层(12)的表面设置有电缆外层(13),所述电缆外层(13)的表面涂有沥青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芯(1),所述导芯(1)的外表面设置有导芯绝缘层(2),所述导芯绝缘层(2)的表面设置有缓冲软质层(3),所述缓冲软质层(3)的外侧设置有聚氯乙烯套(4),所述聚氯乙烯套(4)的表面设置有强力缓冲层(5),所述强力缓冲层(5)的表面设置有加强尼龙层(12),所述加强尼龙层(12)的表面设置有电缆外层(13),所述电缆外层(13)的表面涂有沥青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防撞性能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软质层(3)的表面设置有穿线孔(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九州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