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15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位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卡件、按键和通信模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键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朝向所述通信模块移动,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接触;当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所受到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所述卡件能够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运动;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从接触切换至非接触时,向预设设备发送通知消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及时通知用户通讯设备是否在位,比如被盗或者安装脱落等问题,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位检测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在位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无线路由、无线网卡、天线等通讯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公共场所中,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是通讯设备在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讯设备仅是单纯的固定在安装面上,为了防盗增加了防盗锁孔。在上述过程中,仅仅实现了设备的固定,使得通讯设备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在位检测设备,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安全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位检测设备,包括:壳体、卡件、按键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卡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卡件上,所述按键可沿朝向所述通信模块与背向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移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键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与所述通信模块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朝向所述通信模块移动,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接触;当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所受到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所述卡件能够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运动;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从接触切换至非接触时,向预设设备发送通知消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套设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壳体外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壳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件为弹片;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所述弹片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按键固定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所述弹片可在所述按键的带动下发生形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件为弹簧;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上,所述按键固定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件包括弹簧和卡片,所述按键的第一端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所述卡片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按键穿设在所述弹簧内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阻挡件和所述卡片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到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从接触切换至非接触为压力传感器感测到的压力低于预设阈值。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电引脚,所述按键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电引脚;所述检测到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从接触切换至非接触为第一电引脚与第二电引脚不相接触。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位检测设备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避让槽,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后,所述按键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避让槽,并延伸至所述避让槽之外。本申请中,在按键的第一端受到压力之后,按键第二端朝向通信模块移动,使得按键与通信模块接触,通信模块确定在位检测设备在位。当压力消失之后,卡件会将按键第二端弹起,使得按键第二端背向通讯模块移动,按键与通信模块分离,此时通信模块确定在位检测设备未在位。根据上述原理,当在位检测设备安装在安装面上时,安装面会给按键第一端压力,使得按键与通信模块接触,通信模块确定在位检测设备在位。当人为取下在位检测设备时,按键第一端压力消失,卡件将按键第二端弹起,按键第二端背向通信模块移动,此时通信模块确定在位检测设备未在位,并向预设设备发送信号,进而可以及时的通知用户通讯设备是否在位,比如被盗或者安装脱落等问题,提高了通讯设备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位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位检测设备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位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位检测设备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1:按键;12:卡件;13:通信模块;14:壳体;22:第二壳体;23:第一壳体;24:阻挡件;25:卡片;26:弹簧;27:第一电引脚;28:第二电引脚;31:第一安装孔;32:第二安装孔;33:避让槽;34:卡扣;35:安装支架;100:在位检测设备;200:固定面。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位检测设备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包括:壳体14、卡件12、按键11和通信模块13。通信模块13设置在壳体14内部,卡件12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壳体14的内壁上,按键11设置在卡件12上,按键11可沿朝向通信模块13与背向通信模块13的方向移动;壳体14上设置有通孔,按键11的第一端穿过通孔位于壳体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卡件、按键和通信模块,其中,/n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卡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卡件上,所述按键可沿朝向所述通信模块与背向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移动;/n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键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与所述通信模块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朝向所述通信模块移动,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接触;当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所受到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所述卡件能够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运动;/n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从接触切换至非接触时,向预设设备发送通知消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卡件、按键和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卡件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卡件上,所述按键可沿朝向所述通信模块与背向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移动;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键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未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与所述通信模块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受到压力时,所述按键朝向所述通信模块移动,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接触;当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所受到的压力减小或消失时,所述卡件能够使得所述按键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通信模块的方向运动;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按键的第二端与所述通信模块从接触切换至非接触时,向预设设备发送通知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套设在所述按键的第一端,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为弹片;
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
所述弹片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按键固定在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所述弹片可在所述按键的带动下发生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增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