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91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加热器,包括上盖、加热容器、底座和加热装置,底座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腔,加热容器放置在加热腔内,加热装置设于底座内用于加热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底座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加热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槽内,加热装置安装到位时,其加热面盖合和密封加热腔外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体加热器,加热装置可单独拆卸分离,便于用户可将底座进行浸泡、冲洗等清洁,以及对容易产生水垢的加热腔进行洗刷,清洁工作可以做的更彻底,而且,加热装置可拆卸安装隐藏在底座内,使底座对加热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产品使用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器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液体加热器,如蒸煮式电热饭盒,加热元件通过加热加热腔内的水实现对容器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现有液体式加热的加热元件均是固定设置在机座内部,且使用者是不易自行拆卸的,液体加热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水垢,或者使用过程中表面也会粘上油污等,由于机座内部含有电路板等带电体,产品也没有设置特殊的防水结构时,导致机座不便于清洁的,清洗过程中还要小心防止进水损坏机座,清洁工作就无法做得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可单独拆卸分离,便于用户清洗的液体加热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液体加热器,包括上盖、加热容器、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底座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内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容器;所述底座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所述加热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位时,其加热面盖合和密封所述加热腔外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液体加热器,加热装置可单独拆卸分离,便于用户可将底座进行浸泡、冲洗等清洁,以及对容易产生水垢的加热腔进行洗刷,清洁工作可以做的更彻底,而且,加热装置可拆卸安装隐藏在底座内,使底座对加热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产品使用更可靠。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储水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储水槽,所述加热腔底部位于所述储水槽外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密封圈,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面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储水槽底部;通过这样设置,加热装置与底座加热腔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防水设计,产品使用可靠。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外侧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槽内壁可拆卸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加热装置与底座之间的拆洗装配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至少两个L型卡槽,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外侧与L型卡槽对应设置的卡凸,L型卡槽包括竖向设置的卡入部以及连接于卡入部底端并沿周向延伸的旋转卡紧部,所述旋转卡紧部与所述卡入部连通,卡凸从卡入部卡入抵接卡入部底端后沿卡紧部旋转到位实现加热装置与安装槽的连接;反向旋转加热装置至卡凸脱离卡紧部实现加热装置与安装槽的拆卸;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的内壁的至少两个卡凸,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外侧与卡凸对应设置的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竖向设置的卡入部以及连接于卡入部底端并沿周向延伸的旋转卡紧部,所述旋转卡紧部与所述卡入部连通,卡凸从卡入部卡入抵接卡入部底端后沿卡紧部旋转到位实现加热装置与安装槽的连接;反向旋转加热装置至卡凸脱离卡紧部实现加热装置与安装槽的拆卸;通过这样设置,加热装置与底座之间采用旋卡结构连接,加热装置的固定效果更好。进一步的,其中一组的卡凸与L型卡槽的设于高度与其它组的卡凸与L型卡槽不在同一高度;通过这样设置,使加热装置每次与底座以特定的角度相对连接,保证加热装置与底座之间的操控联动或线路对应连接,防呆装配。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底部设有辅助旋拧结构,通过旋拧辅助旋拧结构可在安装槽内紧固或脱离所述加热装置;通过这样设置,使加热装置放置在安装槽后,通过旋拧辅助旋拧结构将加热装置锁紧在安装槽内,或从安装槽拆卸松脱。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侧,所述加热组件上表面形成所述加热面,所述壳体设有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工作的按压开关,所述底座设有联动所述按压开关的按键开关;通过这样设置,便于用户通过在底座上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发热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上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电源座,所述底座设有对应所述电源座的避让口;通过这样设置,保证隐藏在底座内的加热装置能与电源连接,实现供电。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有上侧开口的壳腔,所述壳腔底部对应所述电路板和电源座分别设有安装卡槽,所述述电路板和电源座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卡槽;通过这样设置,电路板和电源座装配简便。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加热组件上表面设有多个抵靠在所述加热腔底部的隔热垫;通过这样设置,避免加热面板与加热腔底部起到隔热效果,避免对加热底座造成热熔。附图说明图1为液体加热器的爆炸图图2为液体加热器的剖视图图3为加热装置与底座的爆炸图图4为加热装置与底座装配是卡凸位于卡入部的示意图图5为加热装置与底座装配是卡凸位于旋转卡紧部的示意图图6为加热装置的爆炸图1图7为加热装置的爆炸图2图8为壳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的液体加热器,包括上盖11、加热容器12、底座2和加热装置3,所述底座2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腔21,所述加热容器12放置在所述加热腔21内,用于盛放待加热的食物,所述加热容器12与加热腔21之间留有间隙空间,所述上盖11用于盖合所述加热腔21,提高加热腔21加热时的保温效果,所述加热装置3设于所述底座2内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容器12;所述加热腔21底部设有储水槽22,所述底座2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连通所述储水槽22,所述加热装置3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3内,所述加热装置3安装到位时,其加热面盖合和密封所述储水槽22底部。本技术的液体加热器,使用时,预先在储水槽22内倒入水,并将盛放有食物的加热容器12放置在加热腔21内,最后盖合上盖11,加热装置3通过加热储水槽22内的水分以蒸煮的方式加热加热容器12内的食物,或者,在加热腔21内倒入水至水位超过储水槽22至加热腔21,将加热容器12浸泡在加热腔21内,加热装置3以水煮的方式加热加热容器12内的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液体加热器,加热装置3可单独拆卸分离,便于用户可将底座2进行浸泡、冲洗等清洁,以及对容易产生水垢的加热腔21进行洗刷,清洁工作可以做的更彻底,而且,加热装置3可拆卸安装隐藏在底座2内,使底座2对加热装置3起到保护作用,产品使用更可靠。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21底部位于所述储水槽22外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24,所述密封圈安装槽24内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密封圈25,所述密封圈25呈环状,所述加热装置3安装到位后,所述密封圈25下端抵压在所述加热面的上表面,使所述加热装置3的加热面通过密封圈25密封所述储水槽22底部;通过这样设置,加热装置3与底座2加热腔21之间通过密封圈25进行防水设计,产品使用可靠。参见图4和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外侧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槽23内壁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结构为旋卡结构,所述旋卡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23内壁的至少两个L型卡槽,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3外侧与L型卡槽对应设置的卡凸31,L型卡槽包括竖向设置的卡入部231以及连接于卡入部231底端并沿周向延伸的旋转卡紧部232,所述旋转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体加热器,包括上盖、加热容器、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底座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内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所述加热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位时,其加热面盖合和密封所述加热腔外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加热器,包括上盖、加热容器、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底座设有上侧开口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底座内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槽,所述加热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到位时,其加热面盖合和密封所述加热腔外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储水槽,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储水槽,所述加热腔底部位于所述储水槽外周设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安装槽内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密封圈,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面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储水槽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外侧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槽内壁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至少两个L型卡槽,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外侧与L型卡槽对应设置的卡凸,L型卡槽包括竖向设置的卡入部以及连接于卡入部底端并沿周向延伸的旋转卡紧部,所述旋转卡紧部与所述卡入部连通,卡凸从卡入部卡入抵接卡入部底端后沿卡紧部旋转到位实现加热装置与安装槽的连接;反向旋转加热装置至卡凸脱离卡紧部实现加热装置与安装槽的拆卸;
或者,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至少两个卡凸,以及设置在加热装置外侧与卡凸对应设置的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竖向设置的卡入部以及连接于卡入部底端并沿周向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谢海斌区宗尹
申请(专利权)人: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