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86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其结构包括外壳、导轨槽、挡板、插板、活动槽、凹槽、铝板、导热硅胶片、第一电路组件、支撑杆、第二电路组件、显示屏、指示灯、按钮和第一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后端依次设置导热硅胶片和铝板,进行导热与散热,再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感应,以便于控制启动竖板处的风机进行运转,以便于及时换气散热,达到了通过加设导热与及时排热的部件以提高元件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外壳顶底两端分别设置密闭装置和外壳左端设置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达到了加设密闭隔绝部件以大大减小通风与接电部件集尘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
本技术属于时控器
,特别涉及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多数城市路灯都进行了节能改造,监控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城市路灯管理水平,大幅度降低了城市路灯管理的综合成本,节约了路灯照明用电费用,减少了管理人员,减少了财政支出,而时控器对此情况有一定的控制效果;时控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设定的时间来控制电路的接通或者断开,也就是控制电器的开关装置;远程时控器,是在时控器基础上增加了远程功能,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远程时控器当中的元件在长时间持续作业下产生的热量,排出速率低下,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的问题,并且对于外侧通风与接电的部件裸露而在不使用时容易集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以解决该远程时控器当中的元件在长时间持续作业下产生的热量,排出速率低下,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的问题,并且对于外侧通风与接电的部件裸露而在不使用时容易集尘的问题,通过加设导热与及时排热的部件以提高元件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的有益效果,并且加设密闭隔绝部件以大大减小通风与接电部件集尘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包括外壳、导轨槽、挡板、插板、活动槽、凹槽、铝板、导热硅胶片、第一电路组件、支撑杆、第二电路组件、显示屏、指示灯、按钮、第一通风装置、第二通风装置、密闭装置、竖板和风机,所述外壳后端中段设置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底端后部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后端上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与插板活动连接,所述插板底端与导轨槽内侧上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后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铝板、导热硅胶片和第一电路组件,所述凹槽内壁与铝板固定连接,所述铝板前端通过导热胶与导热硅胶片粘接,所述导热硅胶片前端通过导热胶与第一电路组件粘接,所述外壳与第一电路组件外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组件前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前端与第二电路组件固定插接,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后端依次设置有导热硅胶片和铝板,所述外壳前端右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所述外壳前端左部分别设置有指示灯和按钮,并且指示灯设置于按钮上方,所述外壳左端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嵌入有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并且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的组成结构和大小均相同,所述外壳顶底两端分别与密闭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装置内侧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之间与风机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装置包括通气管、矿物质干燥剂层、通气膜层和无纺布层,所述通气管内壁与矿物质干燥剂层粘接,所述通气管内壁外侧依次固接有通气膜层和无纺布层,并且通气膜层和无纺布层之间贴合,所述通气管内壁与竖板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固定嵌入外壳内部,并且外壳内部与通气管内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密闭装置包括密闭框、接电座、下接电头、上接电头、垫片和闭盖,所述密闭框顶端固定嵌入有接电座,所述接电座底顶两端分别固接有下接电头和上接电头,所述接电座顶端与上接电头外围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上接电头外围贯穿闭盖底端中部,并且上接电头与闭盖螺纹连接,并且闭盖底端与垫片顶端面贴合,所述密闭框底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下接电头内侧与第一电路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路组件包括第一主板、内通电座、变压器、电源控制器和备用电池,所述第一主板前端上下两部分别固接有内通电座,所述第一主板由上至下依次固接有变压器、电源控制器和备用电池,并且变压器、电源控制器和备用电池均设置于内通电座之间,所述内通电座外侧与下接电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板后端通过导热胶与导热硅胶片粘接,所述第一主板左右两端均与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板前端与支撑杆固定插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路组件包括第二主板、储存模块、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定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主板前端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储存模块、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定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并且储存模块、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定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锡焊方式与第二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板后端导热胶与导热硅胶片粘接,所述第二主板后端与支撑杆固定插接。进一步的,所述闭盖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密闭框和闭盖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防尘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该远程时控器当中的元件在长时间持续作业下产生的热量,排出速率低下,而影响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的问题,通过在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后端依次设置导热硅胶片和铝板,进行导热与散热,再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感应,以便于控制启动竖板处的风机进行运转,以便于及时换气散热,达到了通过加设导热与及时排热的部件以提高元件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对于外侧通风与接电的部件裸露而在不使用时容易集尘的问题,通过在外壳顶底两端分别设置密闭装置和外壳左端设置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通过密闭框进行内通电座整体的密闭,再由接电座底端的下接电头进行连接内通电座,而接电座顶端的上接电头由闭盖进行螺纹密闭,并由垫片进行密闭压紧,对不进行使用的上接电头进行密闭,而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内部设置的通气膜层和无纺布层有效提高隔尘,达到了加设密闭隔绝部件以大大减小通风与接电部件集尘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剖面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中:外壳-1、导轨槽-2、挡板-3、插板-4、活动槽-5、凹槽-6、铝板-7、导热硅胶片-8、第一电路组件-9、支撑杆-10、第二电路组件-11、显示屏-12、指示灯-13、按钮-14、第一通风装置-15、第二通风装置-16、密闭装置-17、竖板-18、风机-19、第一主板-91、内通电座-92、变压器-93、电源控制器-94、备用电池-95、第二主板-111、储存模块-112、微处理器-113、无线收发模块-114、定时模块-115、温度传感器-116、通气管-151、矿物质干燥剂层-152、通气膜层-153、无纺布层-154、密闭框-171、接电座-172、下接电头-173、上接电头-174、垫片-175、闭盖-176。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包括外壳1、导轨槽2、挡板3、插板4、活动槽5、凹槽6、铝板7、导热硅胶片8、第一电路组件9、支撑杆10、第二电路组件11、显示屏12、指示灯13、按钮14、第一通风装置15、第二通风装置16、密闭装置17、竖板18和风机19,外壳1后端中段设置有导轨槽2,导轨槽2底端后部与挡板3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导轨槽(2)、挡板(3)、插板(4)、活动槽(5)、凹槽(6)、铝板(7)、导热硅胶片(8)、第一电路组件(9)、支撑杆(10)、第二电路组件(11)、显示屏(12)、指示灯(13)、按钮(14)、第一通风装置(15)、第二通风装置(16)、密闭装置(17)、竖板(18)和风机(19),所述外壳(1)后端中段设置有导轨槽(2),所述导轨槽(2)底端后部与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后端上部设置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内壁与插板(4)活动连接,所述插板(4)底端与导轨槽(2)内侧上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后部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壁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铝板(7)、导热硅胶片(8)和第一电路组件(9),所述凹槽(6)内壁与铝板(7)固定连接,所述铝板(7)前端通过导热胶与导热硅胶片(8)粘接,所述导热硅胶片(8)前端通过导热胶与第一电路组件(9)粘接,所述外壳(1)与第一电路组件(9)外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组件(9)前端与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前端与第二电路组件(11)固定插接,所述第二电路组件(11)后端依次设置有导热硅胶片(8)和铝板(7),所述外壳(1)前端右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12),所述外壳(1)前端左部分别设置有指示灯(13)和按钮(14),并且指示灯(13)设置于按钮(14)上方,所述外壳(1)左端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嵌入有第一通风装置(15)和第二通风装置(16),并且第一通风装置(15)和第二通风装置(16)的组成结构和大小均相同,所述外壳(1)顶底两端分别与密闭装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5)内侧与竖板(18)固定连接,所述竖板(18)之间与风机(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导轨槽(2)、挡板(3)、插板(4)、活动槽(5)、凹槽(6)、铝板(7)、导热硅胶片(8)、第一电路组件(9)、支撑杆(10)、第二电路组件(11)、显示屏(12)、指示灯(13)、按钮(14)、第一通风装置(15)、第二通风装置(16)、密闭装置(17)、竖板(18)和风机(19),所述外壳(1)后端中段设置有导轨槽(2),所述导轨槽(2)底端后部与挡板(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后端上部设置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内壁与插板(4)活动连接,所述插板(4)底端与导轨槽(2)内侧上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后部设置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壁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铝板(7)、导热硅胶片(8)和第一电路组件(9),所述凹槽(6)内壁与铝板(7)固定连接,所述铝板(7)前端通过导热胶与导热硅胶片(8)粘接,所述导热硅胶片(8)前端通过导热胶与第一电路组件(9)粘接,所述外壳(1)与第一电路组件(9)外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组件(9)前端与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前端与第二电路组件(11)固定插接,所述第二电路组件(11)后端依次设置有导热硅胶片(8)和铝板(7),所述外壳(1)前端右部固定嵌入有显示屏(12),所述外壳(1)前端左部分别设置有指示灯(13)和按钮(14),并且指示灯(13)设置于按钮(14)上方,所述外壳(1)左端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嵌入有第一通风装置(15)和第二通风装置(16),并且第一通风装置(15)和第二通风装置(16)的组成结构和大小均相同,所述外壳(1)顶底两端分别与密闭装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5)内侧与竖板(18)固定连接,所述竖板(18)之间与风机(1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装置(15)包括通气管(151)、矿物质干燥剂层(152)、通气膜层(153)和无纺布层(154),所述通气管(151)内壁与矿物质干燥剂层(152)粘接,所述通气管(151)内壁外侧依次固接有通气膜层(153)和无纺布层(154),并且通气膜层(153)和无纺布层(154)之间贴合,所述通气管(151)内壁与竖板(18)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151)固定嵌入外壳(1)内部,并且外壳(1)内部与通气管(151)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尘散热的远程时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装置(17)包括密闭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泉陈源星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睿泽恒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