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及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86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与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通过安装臂与卡块配合灯具的卡装导槽,实现感应模组通过按压、转动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在灯具一侧进行拆装,进而更换感应模组时不需要拆下整体,更换操作简单快速,便利性极高。感应模组的可伸缩的导电触头配合灯具的顶抵导通柱,感应模组安装到位后,导电触头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产生预紧力,防止感应模组在外力作用下掉出。当需要拆下更换时,用手稍微施加压力再转动到位,即可取下感应模组;安装同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更换感应模组而无需更换灯具,不同灯具可共用感应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及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
本技术涉及感应开关与灯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以及一种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
技术介绍
当前市面上具有感应功能的灯产品中,绝大多产品的感应数模组通常为单功能的感应模组,即只设置一种感应功能,如红外感应、光线感应或声控感应等。而且,当需要更换感应模组时,需要将整灯拆下;同时,感应模组的拆装也十分不便。中国技术专利201721764898.5公开了一种小型微波感应器,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透光的面盖,所述底座内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板面向面盖设置有电性连接主控芯片的微波检测探头和红外接收头,所述底座向后延伸出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中间用于穿过电线,所述螺纹管穿过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并利用一螺母将底座夹紧在安装板上。上述技术通过螺母与螺纹管配合,安装于安装板上,而螺母与螺纹管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拆装时均需要拆下整灯;并且,狭小的空间也不便于螺母的旋拧操作,拆装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以及一种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从外侧即可通过简单的按压、转动操作进行感应模组的拆装,拆装便利性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包括外壳、内衬件、功能主板、泡壳,外壳、内衬件、功能主板与泡壳装配为一体;所述的外壳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臂,安装臂的外侧设置有卡块;安装于灯具时,安装臂与卡块配合灯具的卡装导槽进行装配,感应模组挂装并定位于灯具上。>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可伸缩的导电触头,导电触头与安装臂同向设置,从内衬件穿出,并保持向外的运动趋势。作为优选,导电触头为金属帽,金属帽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卡环,另一端从内衬件的穿设孔延伸至内衬件之外;卡环与内衬件顶抵限位。作为优选,功能主板固定于内衬件内,功能主板对应导电触头设置有导电柱,导电柱套设有压缩弹簧,导电触头套设于导电柱与压缩弹簧外,并通过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保持向外的运动趋势。作为优选,筒状结构的内衬件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卡勾,功能主板背向导电柱的一面卡装于卡勾上,并通过压缩弹簧将功能主板朝向卡勾压紧。作为优选,外壳背面安装臂的端面进行开口,泡壳从开口处伸出,泡壳通过外壁的限位环与外壳形成顶抵限位,并通过内衬件压紧固定。作为优选,泡壳的限位环朝向内衬件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内衬件的内壁对应定位柱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柱穿设于定位槽内。作为优选,内衬件对应泡壳的限位环设置有压紧凸筋,用于压紧泡壳的限位环;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竖直的定位筋,压紧凸筋对应定位筋开设有定位口,定位筋卡装于定位口内。一种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包括灯头、灯体、灯罩、通用的感应模组,灯体对应感应模组的安装臂与卡块,设置有安装口与卡装导槽,安装臂从安装口插入后,转动感应模组,卡块与卡装导槽形成挂装。作为优选,安装口对应导电触头设置有顶抵导通柱,感应模组安装到位后,导电触头与顶抵导通柱上的导电触点对应接通,且导电触头受顶抵导通柱的挤压而收缩,将卡块朝向卡装导槽压紧。作为优选,灯罩对应安装口设置有引导通道,感应模组位于引导通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与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通过安装臂与卡块配合灯具的卡装导槽,实现感应模组通过按压、转动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在灯具一侧进行拆装,进而更换感应模组时不需要拆下整体,更换操作简单快速,便利性极高。感应模组的可伸缩的导电触头配合灯具的顶抵导通柱,感应模组安装到位后,导电触头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产生预紧力,防止感应模组在外力作用下掉出。当需要拆下更换时,用手稍微施加压力再转动到位,即可取下感应模组;安装同理。本技术可实现更换感应模组而无需更换灯具,节省时间及成本,且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感应功能的感应模组,不同灯具可共用感应模组。标准化模块的实施,对生产厂家而言,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并能够以更低的生产成本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对消费者而言,购买与维护成本更低,并能够能更低的购买成本满足需求的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是感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感应模组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感应模组的剖视图;图4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内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灯的结构爆炸图;图8是灯的剖视图;图9是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10隐去顶抵导通柱的示意图;图中:10是外壳,11是安装臂、12是卡块,13是定位筋,20是内衬件,21是穿设孔,22是卡勾,23是定位槽,24是压紧凸筋,25是定位口,30是功能主板,31是导电柱,40是泡壳,41是限位环,42是定位柱,50是导电触头,51是卡环,52是压缩弹簧,60是灯头,70是灯具,71是安装口,711是让位缺口,72是卡装导槽,73是顶抵导通柱,80是灯罩,81是引导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感应模组拆装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以及基于所述的感应模组的方便更换感应模组的灯。本技术所述的感应模组具有拆装简单的特点,进一步实施为标准化模块后,可大大增加产品的多样化,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本技术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外壳10、内衬件20、功能主板30、泡壳40,外壳10、内衬件20、功能主板30与泡壳40装配为一体。其中,泡壳40设置于外壳10的一端,外壳10的另一端设置竖直的安装臂11,用于与灯具70进行连接。具体地,外壳10背面安装臂11的端面进行开口,泡壳40从开口处伸出,泡壳40通过外壁的限位环41与外壳10形成顶抵限位,并通过内衬件20压紧固定。泡壳40的限位环41朝向内衬件20设置有若干定位柱42,内衬件20的内壁对应定位柱42开设有定位槽23,定位柱42穿设于定位槽23内,进而泡壳40与内衬件20相对固定(不发生相对的转动)。本实施例中,定位槽23设置于卡勾22的正下方。内衬件20对应泡壳40的限位环41设置有压紧凸筋23,用于压紧泡壳40的限位环41;外壳10的内壁设置有竖直的定位筋13,压紧凸筋24对应定位筋13开设有定位口25,定位筋13卡装于定位口25内,实现内衬件20在外壳10内的防呆安装。所述的外壳10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臂11,安装臂11的外侧设置有卡块12。安装于灯具70时,安装臂11与卡块12配合灯具70的卡装导槽72进行装配,感应模组挂装并定位于灯具70上。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感应模组易脱落掉出,往往将卡块12与灯具70的安装位置进行过盈配合,或者感应模组与灯具70之间的接触面形成过盈配合,以保证感应模组的稳固安装。但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加,过盈配合的位置将因磨损而失效,使得感应模组与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衬件、功能主板、泡壳,外壳、内衬件、功能主板与泡壳装配为一体;所述的外壳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臂,安装臂的外侧设置有卡块;安装于灯具时,安装臂与卡块配合灯具的卡装导槽进行装配,感应模组挂装并定位于灯具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衬件、功能主板、泡壳,外壳、内衬件、功能主板与泡壳装配为一体;所述的外壳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臂,安装臂的外侧设置有卡块;安装于灯具时,安装臂与卡块配合灯具的卡装导槽进行装配,感应模组挂装并定位于灯具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可伸缩的导电触头,导电触头与安装臂同向设置,从内衬件穿出,并保持向外的运动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导电触头为金属帽,金属帽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卡环,另一端从内衬件的穿设孔延伸至内衬件之外;卡环与内衬件顶抵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功能主板固定于内衬件内,功能主板对应导电触头设置有导电柱,导电柱套设有压缩弹簧,导电触头套设于导电柱与压缩弹簧外,并通过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保持向外的运动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筒状结构的内衬件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卡勾,功能主板背向导电柱的一面卡装于卡勾上,并通过压缩弹簧将功能主板朝向卡勾压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的感应模组,其特征在于,外壳背面安装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亮亮许金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