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969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站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其包括继电器、液压泵、压力采集单元和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与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压力控制单元与继电器线圈连接,继电器线圈与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和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机械弹簧式压力继电器进行液压站压力控制的方式存在的触点长时间动作易发生接触不良,引起控制失效的问题,能有效、精确、稳定的实现液压站压力控制,保证液压站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站控制
,是一种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金风1.5MW风力发电机组一直以来采用哈维液压站系统,该液压站系统设计额定工作压力在140至160bar之间,控制系统压力通过唯一的一个机械弹簧式压力继电器执行(该继电器通过油压对弹簧的压力来推动电气触点的开关),由于机组正常运行中偏航动作使得该压力继电器工作比较频繁,触点长时间动作引起接触不良、触点氧化导致机组故障率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通过机械弹簧式压力继电器进行液压站压力控制的方式存在的触点长时间动作易发生接触不良,引起控制失效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继电器、液压泵、能采集液压站压力的压力采集单元和能控制液压泵的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与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压力控制单元与继电器线圈连接,继电器线圈与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和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可包括手动控制开关和显示面板,所述手动控制开关分别与继电器线圈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显示面板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上述压力控制单元可为PLC控制器。上述压力采集单元可为压力变送器。上述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可为KL3454模块,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可为KL2134模块,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可为KL1104模块。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压力采集单元和压力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液压站的压力,及实时根据液压站的压力控制液压泵工作,并且压力控制单元能实时接收液压泵工作的反馈信息,由此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机械弹簧式压力继电器进行液压站压力控制的方式存在的触点长时间动作易发生接触不良,引起控制失效的问题,能有效、精确、稳定的实现液压站压力控制,保证液压站的稳定运行。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K11为继电器线圈,K12为继电器常开触点,Q为手动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继电器、液压泵、能采集液压站压力的压力采集单元和能控制液压泵的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与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压力控制单元与继电器线圈K11连接,继电器线圈K11与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K12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和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压力采集单元采集液压站中的压力数据,并将压力数据通过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发送至压力控制单元;2、压力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压力阈值(压力阈值包括液压泵启动阈值、液压泵停止阈值、设定持续时间),将压力数据与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压力数据小于液压泵启动阈值,且持续时长达到设定持续时间,则依次通过继电器线圈K11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控制液压泵启动,若压力数据大于等于液压泵停止阈值,且持续时长达到设定持续时间,则依次通过继电器线圈K11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控制液压泵停止;3、上述继电器线圈K11带电后,继电器常开触点K12闭合,压力采集单元向压力控制单元实时反馈液压泵启动后,液压站内压力变化情况,便于压力控制单元及时进行相应控制。上述若液压泵启动阈值为140Bar、液压泵停止阈值为160Bar、设定持续时间4S,则控制过程为:若压力数据<140Bar持续4s,则依次通过继电器线圈K11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向液压泵送入24V启动电压,控制液压泵启动,若压力数据≥160Bar持续4s后,则依次通过继电器线圈K11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向液压泵送入0V电压,控制液压泵停止。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压力采集单元和压力控制单元,实时获取液压站的压力,及实时根据液压站的压力控制液压泵工作,并且压力控制单元能实时接收液压泵工作的反馈信息,由此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机械弹簧式压力继电器进行液压站压力控制的方式存在的触点长时间动作易发生接触不良,引起控制失效的问题,能有效、精确、稳定的实现液压站压力控制,保证液压站的稳定运行。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手动控制开关Q和显示面板,所述手动控制开关Q分别与继电器线圈K11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显示面板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上述手动控制开关Q用于工作人员手动控制,避免特殊情况出现时不能紧急控制。上述显示面板用于向工作人员显示液压站压力。根据需要,所述压力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根据需要,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为压力变送器。根据需要,所述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为KL3454模块,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为KL2134模块,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为KL1104模块。上述KL3454模块、KL2134模块、KL1104模块均为现有公知技术,其内部设有多个传输通道,可通过电隔离的信号形式将数据传输到更高层的自动化单元,同时可以进行滤波。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继电器、液压泵、能采集液压站压力的压力采集单元和能控制液压泵的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与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压力控制单元与继电器线圈连接,继电器线圈与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和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继电器、液压泵、能采集液压站压力的压力采集单元和能控制液压泵的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采集单元与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一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压力控制单元与继电器线圈连接,继电器线圈与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分别与压力采集单元和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第三模拟量传输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控制开关和显示面板,所述手动控制开关分别与继电器线圈和第二模拟量传输单元连接,显示面板与压力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站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志潘青川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新疆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