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54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接收方发现通过DigRF协议接收的帧出现错误,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NACK帧通知其进行重传;所述出现错误的帧称为首传帧。步骤S20:发送方收到NACK帧,根据NACK帧中包含的CRI字段的信息向接收方进行所述出现错误的帧的重传,在重传帧中携带首传帧的顺序信息以表示是哪一帧的重传。步骤S30:接收方收到重传帧,根据其中记录的首传帧的顺序信息,将重传帧的负载填入正确的位置。本申请可以方便接收方识别该重传帧是对哪一帧的重传,从而帮助接收方避免重传帧放错位置的问题,也能帮助接收方判断是否出现了重传失败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的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中芯片之间的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UE中的射频电路和基带电路通常是分为RFIC和BBIC两个芯片设计制造的。早期的手机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之间采用模拟接口,随着手机集成度和芯片功能的增强,现代手机都采用数字的基带接口。如果采用并行的数字接口,会占用大量的管脚和布线空间,同时如果各个芯片厂商的信号定义不一样会给手机厂家带来很多兼容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来统一手机上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间的数字接口。当前的手机中,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之间通常采用DigRF(DigitalRF,数字射频)接口进行连接。DigRF接口实现了手机内部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之间的接口数字化并且标准化,在提供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给手机设计厂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的选择。这意味着RFIC芯片和BBIC芯片可以由不同厂商进行设计,两者之间通过DigRF接口兼容而合作工作。DigRF组织在2007年加入MIPI(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行动产业处理器接口)联盟并成为其一个工作组,该工作组于2010年正式发布DigRFV4标准。请参阅图1,这是最基本的DigRFV4标准定义的RFIC和BBIC两个芯片之间的连接方式。在3G、4G时代,DigRFV4协议成为了主流的DigRF接口协议。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个厂商自己同时设计RFIC和BBIC成为主流,从而使得对DigRF协议的定制成为可能。随着5G时代的到来,有厂商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修改和定制DigRF接口协议,但是通常还是以DigRFV4标准作为基础进行修改。DigRFV4协议中存在两种帧结构,第一种是正常帧(normalframe)结构,第二种是采用嵌套(NEST)机制的帧结构。请参阅图2,这是连续的两个正常帧结构的数据。每一个正常帧自前向后依次包含SOF(StartOfFrame,帧起始)标志、Header(头部)、Payload(负载,即传输的数据)、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以及EOF(EndOfFrame,帧结束)标志。DigRFV4协议中还有一些具有更高时效性的帧,例如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应答)帧或者TAS帧(TimingAccurateStrobe,精准时间指示),需要优先发送。所以DigRFV4协议设计了一种嵌套机制,可以把高优先级的帧及时地优先发送。请参阅图3,所述嵌套机制是把高优先级帧嵌入到非高优先级的帧中,该高优先级帧称为嵌套帧(NestedFrame),被嵌入的非高优先级帧称为封装帧(EncapsulatingFrame)。一个封装帧里可以嵌入一个或多个嵌套帧。DigRFV4协议定义的正常帧结构中,头部分为两种:类型一(Type1)和类型二(Type2)。请参阅图4,这是类型一的头部,长度为8比特(bit),自前向后依次是RTI(RetransmissionIndicator,重传指示)字段、CRI(CyclicRunningIndex,循环运行索引)字段、XLC_ID字段和LCI(LogicChannelIndicator,逻辑信道指示)字段。RTI字段的长度为1比特,用来指示是否为重传帧。CRI字段的长度为3比特,取值为十进制数0到7的循环,用来指示帧号。XLC_ID字段的长度为3比特,X指代D或C,用来指示当前数据逻辑信道(DataLogicChannel,DLC)或者控制逻辑信道(ControlLogicChannel,CLC)的ID。LCI字段的长度为1比特,用来指示是数据逻辑信道还是控制逻辑信道。需要注意的是嵌套帧的CRI字段是在封装帧的CRI字段的基础上继续累加的。类型二的头部是在类型一的头部的后面再加一个字节(Byte),总长度为2个字节。请参阅图5,这是类型二的头部的情形一。对于控制逻辑信道,只有在CLC_ID字段等于十进制数5(THLCLC)或7(TSCLC)时才会使用类型二的头部,新增加的一字节的CLC_LEN字段用来指示帧长。请参阅图6,这是类型二的头部的情形二。对于数据逻辑信道,只有在DLC_ID字段等于十进制数7时才会使用类型二的头部,此时数据逻辑信道的数量可以通过第二字节中的四个比特长度的SDLC_ID字段进行扩展,即真正的数据逻辑信道的ID等于此时的DLC_ID字段的内容(就是十进制数7)加上SDLC_ID字段的内容。DigRFV4协议中还规定有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一旦接收方发现某一帧出现错误,会向发送方发送NACK帧通知其进行重传。这里判断一帧出现错误的标准包括出现8B10B解码错误、漏检或误检SOF/EOF/EOT的标记(Marker)错误、CRC校验不通过等。一旦发送方接收到NACK帧会根据NACK帧中包含的CRI字段的信息进行重传。但是DigRFV4协议中只支持一次重传。如果重传再出现错误,虽然接收方会反馈NACK帧给发送方,但是发送方不会再进行重传,而是通过发送连续两个空帧(dummyframe)来通知接收方出现了重传失败。空帧中不包含任何信息。传统的DigRFV4协议规定,重传帧只能使用头部中的RTI字段标识为重传帧,但是无法知道是哪一帧的重传。如果有多个丢失帧,只能按照先丢先重传的逻辑,默认先收到的重传帧就是先丢失的帧。请参阅图7,接收方先后发现CRI1(表示CRI字段的取值为十进制数1)和CRI3的帧丢了,就会先后发NACK帧通知发送方重传。然后发送方就会先后发送CRI1和CRI3的重传帧。接收方默认先收到的重传帧是CRI1帧的重传,然收到的重传帧是CRI3帧的重传。但是如果CRI1帧的重传也丢了,按照DigRFV4协议中的规定,接收方会需要再次反馈NACK帧给发送方,发送方需要连续发送两个空帧通知接收方。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CRI3的重传帧比这两个空帧早到接收方。那么接收方会误把CRI3帧的重传当做CRI1的重传,填入CRI1的位置,从而造成局部数据顺序错乱。也就是说虽然CRI3的重传成功了,但是填入了错误的位置,还是浪费了这次重传。对于这种场景,如果接收方能够识别重传帧是哪一帧的重传,那么就可以把CRI3的重传帧放入正确的位置。同时万一发生了表示重传失败的两帧空帧丢失的情况,该机制也能辅助判断CRI1帧的重传失败。如上所示,传统的DigRFV4协议对于重传帧的识别非常有限,不能识别重传帧是哪一帧的重传,在很多场景中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随着5G等超高速通信系统的发展,类似的场景的发生频率会大大提高。因此改进DigRF重传帧的识别机制能够给系统性能带来增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DigRFV4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提供一种重传帧的识别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接收方发现通过DigRF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0:接收方发现通过DigRF协议接收的帧出现错误,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NACK帧通知其进行重传;所述出现错误的帧称为首传帧;/n步骤S20:发送方收到NACK帧,根据NACK帧中包含的CRI字段的信息向接收方进行所述出现错误的帧的重传,在重传帧中携带首传帧的顺序信息以表示是哪一帧的重传;/n步骤S30:接收方收到重传帧,根据其中记录的首传帧的顺序信息,将重传帧的负载填入正确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方发现通过DigRF协议接收的帧出现错误,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NACK帧通知其进行重传;所述出现错误的帧称为首传帧;
步骤S20:发送方收到NACK帧,根据NACK帧中包含的CRI字段的信息向接收方进行所述出现错误的帧的重传,在重传帧中携带首传帧的顺序信息以表示是哪一帧的重传;
步骤S30:接收方收到重传帧,根据其中记录的首传帧的顺序信息,将重传帧的负载填入正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0中,所述首传帧的顺序信息是指所述首传帧的CRI字段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当所述首传帧是数据逻辑信道时,所述步骤S20中的重传帧始终采用类型二的头部,并在类型二的头部的第二个字节记录所述出现首传帧的CRI字段的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在重传帧的类型二的头部的第二个字节的末尾3个比特设置Old_CRI字段,用来记录所述首传帧的CRI字段的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如果首传帧是类型一的头部,那么重传帧的头部的SDLC_ID字段不起作用;如果首传帧是类型二的头部,那么重传帧的头部的SDLC_ID字段复制首传帧的头部的SDLC_ID字段的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igRF重传帧的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当所述首传帧是控制逻辑信道时,如果首传帧是类型一的头部,那么所述步骤S20中的重传帧采用类型二的头部,并在类型二的头部的第二个字节记录所述出现首传帧的CRI字段的内容;如果首传帧是类型二的头部,那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甲甲朱学庆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