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521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属于建筑施工用的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该马凳包括面板、支架、水平泡和调节装置,该面板为长方形的金属板,该支架又包括前、后支架和纵杆,该前支架为包括两根前支腿和横杆的梯子状的前支架,在前支腿的下端段上开设螺孔Ⅰ,该后支架为包括两根后支腿和横杆的后支架,该前支腿的长度大于后支腿的长度,在两根前支腿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面板,在上部的纵杆、横杆的中部设置水平泡,该调节装置又包括套管、螺孔Ⅱ、旋钮和防滑垫,在套管上开设螺孔Ⅱ,在套管的底部设置防滑垫,在前支腿上设置套管,在螺孔Ⅱ和螺孔Ⅰ中设置旋钮,以固定套管并调节前支架的高度,使用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用的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
技术介绍
无论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还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或是室内精装修施工,都避免不了在楼梯段上施工作业,因楼梯段的特殊造型,对在其上施工用的辅助脚手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和常规的施工辅助工具是采用单个小尺寸脚凳放置于楼梯踏步上或采用单直梯靠于楼梯间的墙上,采用这类辅助工具,不但施工效率低,作业环境凌乱,而且还存在因支撑不稳固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而且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施工安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简称马凳),其特征是:该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包括面板、支架、水平泡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面板为长方形的防滑的金属板,该面板可用厚度为5mm的轻型铝合金板制成,所述的支架又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纵杆,所述的前支架又包括两根前支腿和横杆,所述的前支腿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前支腿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前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组成梯子状的前支架,在所述的前支腿的下端段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Ⅰ,所述的后支架包括两根后支腿和横杆,所述的后支腿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后支腿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后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组成梯子状的后支架,所述的前支腿的长度大于后支腿的长度,该前支腿的长度可为900mm,该后支腿的长度可为400mm,该前支腿、后支腿、横杆和纵杆均可用壁厚为3.2mm的外直径为25mm的镀锌钢管制成,将所述的前支架在前而后支架在后地对称、间隔竖向设置,使两根前支腿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成长方形布置,在左侧的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在右侧的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也对称地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这样,就形成了支架,接着,在两根前支腿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面板,在上部的纵杆的中部设置水平泡,在最上部的横杆的中部也设置水平泡,所述的调节装置又包括套管、螺孔Ⅱ、旋钮和防滑垫,所述的套管的内直径大于或等于前支腿的外直径,在所述的套管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Ⅱ,在所述的套管的底部设置防滑垫,该防滑垫可用橡胶制成,该套管可用壁厚×长度为3.5mm×150mm的外直径为32mm的镀锌钢管制成,在所述的前支腿的下端段上设置套管,在对应的螺孔Ⅱ和螺孔Ⅰ中设置旋钮,以固定套管并调节前支架的高度。使用本马凳时,将本马凳的两个后支腿放置在楼梯的高处的踏步面上,将本马凳的两个前支腿对应放置在楼梯的低处的踏步面上,然后根据安装在纵杆、横杆上的水平泡的指示,通过调整前支腿上的套管的高度,使面板处于水平状态,锁紧旋钮之后,操作人员便可登上面板进行施工作业,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施工安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使用时的示意图。图1、图2中:1、面板2-1、前支腿2-2、后支腿3-1、纵杆3-2、横杆4-1、旋钮4-2、防滑垫4-3、套管5、水平泡6、楼梯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简称马凳),其特征是:该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包括面板1、支架、水平泡5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面板1为长方形的防滑的金属板,该面板1可用厚度为5mm的轻型铝合金板制成,所述的支架又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纵杆3-1,所述的前支架又包括两根前支腿2-1和横杆3-2,所述的前支腿2-1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前支腿2-1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前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3-2,组成梯子状的前支架,在所述的前支腿2-1的下端段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Ⅰ,所述的后支架包括两根后支腿2-2和横杆,所述的后支腿2-2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后支腿2-2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后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组成梯子状的后支架,所述的前支腿2-1的长度大于后支腿2-2的长度,该前支腿2-1的长度可为900mm,该后支腿2-2的长度可为400mm,该前支腿2-1、后支腿2-2、横杆3-2和纵杆3-1均可用壁厚为3.2mm的外直径为25mm的镀锌钢管制成,将所述的前支架在前而后支架在后地对称、间隔竖向设置,使两根前支腿2-1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2-2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成长方形布置,在左侧的前支腿2-1与后支腿2-2之间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在右侧的前支腿2-1与后支腿2-2之间也对称地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3-1,这样,就形成了支架,接着,在两根前支腿2-1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2-2的顶面上固定设置面板1,在上部的纵杆3-1的中部设置水平泡5,在最上部的横杆3-2的中部也设置水平泡5,所述的调节装置又包括套管4-3、螺孔Ⅱ、旋钮4-1和防滑垫4-2,所述的套管4-3的内直径大于或等于前支腿2-1的外直径,在所述的套管4-3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Ⅱ,在所述的套管4-3的底部设置防滑垫4-2,该防滑垫4-2可用橡胶制成,该套管4-3可用壁厚×长度为3.5mm×150mm的外直径为32mm的镀锌钢管制成,在所述的前支腿2-1的下端段上设置套管4-3,在对应的螺孔Ⅱ和螺孔Ⅰ中设置旋钮4-1,以固定套管4-3并调节前支架的高度。使用本马凳时,将本马凳的两个后支腿2-2放置在楼梯6的高处的踏步面上,将本马凳的两个前支腿2-1对应放置在楼梯6的低处的踏步面上,然后根据安装在纵杆3-1、横杆3-2上的水平泡5的指示,通过调整前支腿2-1上的套管4-3的高度,使面板1处于水平状态,锁紧旋钮4-1之后,操作人员便可登上面板1进行施工作业,使用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同时本马凳还能反复周转使用,极具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其特征是:该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包括面板(1)、支架、水平泡(5)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面板(1)为长方形的防滑的金属板,所述的支架又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纵杆(3-1),所述的前支架又包括两根前支腿(2-1)和横杆(3-2),所述的前支腿(2-1)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前支腿(2-1)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前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3-2),组成梯子状的前支架,在所述的前支腿(2-1)的下端段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Ⅰ,所述的后支架包括两根后支腿(2-2)和横杆,所述的后支腿(2-2)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后支腿(2-2)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后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组成梯子状的后支架,所述的前支腿(2-1)的长度大于后支腿(2-2)的长度,将所述的前支架在前而后支架在后地对称、间隔竖向设置,使两根前支腿(2-1)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2-2)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成长方形布置,在左侧的前支腿(2-1)与后支腿(2-2)之间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在右侧的前支腿(2-1)与后支腿(2-2)之间也对称地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3-1),这样,就形成了支架,接着,在两根前支腿(2-1)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2-2)的顶面上固定设置面板(1),在上部的纵杆(3-1)的中部设置水平泡(5),在最上部的横杆(3-2)的中部也设置水平泡(5),所述的调节装置又包括套管(4-3)、螺孔Ⅱ、旋钮(4-1)和防滑垫(4-2),所述的套管(4-3)的内直径大于或等于前支腿(2-1)的外直径,在所述的套管(4-3)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Ⅱ,在所述的套管(4-3)的底部设置防滑垫(4-2),在所述的前支腿(2-1)的下端段上设置套管(4-3),在对应的螺孔Ⅱ和螺孔Ⅰ中设置旋钮(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其特征是:该一种用于楼梯施工的马凳包括面板(1)、支架、水平泡(5)和调节装置,所述的面板(1)为长方形的防滑的金属板,所述的支架又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纵杆(3-1),所述的前支架又包括两根前支腿(2-1)和横杆(3-2),所述的前支腿(2-1)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前支腿(2-1)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前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3-2),组成梯子状的前支架,在所述的前支腿(2-1)的下端段上圆周均布地开设螺孔Ⅰ,所述的后支架包括两根后支腿(2-2)和横杆,所述的后支腿(2-2)是竖向设置的圆直杆,将两根后支腿(2-2)呈左右对称、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的两根后支腿之间由上至下均布地固定设置横杆,组成梯子状的后支架,所述的前支腿(2-1)的长度大于后支腿(2-2)的长度,将所述的前支架在前而后支架在后地对称、间隔竖向设置,使两根前支腿(2-1)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2-2)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成长方形布置,在左侧的前支腿(2-1)与后支腿(2-2)之间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在右侧的前支腿(2-1)与后支腿(2-2)之间也对称地固定设置上下两根纵杆(3-1),这样,就形成了支架,接着,在两根前支腿(2-1)的顶面和两根后支腿(2-2)的顶面上固定设置面板(1),在上部的纵杆(3-1)的中部设置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亮廖明生郭慧慧姚玉明叶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