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包括倾斜的支撑钢架,支撑钢架上安装有依次扣合并锁紧的多个波形瓦,相邻波形瓦拼接处形成的导流沟,导流沟内固定安装抵靠在相邻波形瓦上的导流壳;导流壳由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两侧的弧形侧板围合成的“V”形结构;改善了现有屋面结构通过水泥砂浆涂覆起到防水作用造成不便于拆卸、维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房屋是将需现场加工制造的构件和配件在工厂加工后,运送到作业现场进行装配,从而提高整个房屋的建造效率;装配式房屋在门卫岗亭、移动岗亭、售货亭等建筑中均有大量应用。在装配式房屋的屋面结构主要采用石棉瓦、彩钢或者水泥瓦进行组装构成,构成的屋面结构具有搭接缝隙,在雨水较大的情况下会从搭接缝隙中泄漏,在搭接缝隙处均要通过水泥砂浆进行涂覆已进行防水,但是造成后续维护、拆卸需要再次通过水泥砂浆涂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解决了现有屋面结构通过水泥砂浆涂覆起到防水作用造成不便于拆卸、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包括倾斜的支撑钢架,所述支撑钢架上安装有依次扣合并锁紧的多个波形瓦,相邻波形瓦拼接处形成的导流沟,所述导流沟内固定安装抵靠在相邻波形瓦上的导流壳;所述导流壳由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两侧的弧形侧板围合成的“V”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波形瓦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弧形板及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接,所述第一弧形板上固接有截面呈倒“凸”字形结构的上定位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上固接有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的下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的结构相互扣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位置对齐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与限位槽匹配的弧形凸起。<br>优选的,所述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外侧面上均涂覆有防水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材质为丙烯酸。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多个波形瓦相互扣合并锁紧形成稳定的导流沟,并在导流沟内安装导流壳对雨水进行疏导,从而提高整个屋面的结构的疏水效果,有效避免产生雨水泄漏的情况;并且整个结构主要采用拼接方式,在后续维护、维修时能够将出现问题的波形瓦单独替换;避免现有技术中增加水泥砂浆进行防水涂覆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波形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波形瓦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钢架1、波形瓦2、第一弧形板21、第二弧形板22、连接板23、上定位板24、下定位板25、限位槽26、弧形凸起27、导流沟3、导流壳4、底板41、弧形侧板42、防水层5、安装孔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包括倾斜的支撑钢架1,支撑钢架1为固定在装配式房屋墙壁上的支架,整体为四坡结构,以保证在支撑钢架1上增加屋面结构后对房屋内起到良好的遮蔽作用。在支撑钢架1上安装有依次扣合并锁紧的多个波形瓦2,相邻波形瓦2拼接处形成的导流沟3,所述导流沟3内固定安装抵靠在相邻波形瓦2上的导流壳4;通过多个波形瓦2沿着支撑钢架1的坡面进行层叠组合并让相邻的波形瓦2之间进行拼合锁紧,从而形成连片结构的屋面,并且在波形瓦2拼接处形成具有防水作用的导流沟3,以便于雨水流通;为了适应较大雨水的冲击,在导流沟3中安装导流壳4将大量雨水快速导出,避免出现拼缝处受到较大雨水冲击产生泄漏的情况;而导流壳4由底板41以及固接在底板41两侧的弧形侧板42围合成的“V”形结构,通过弧形板抵靠在相邻的波形瓦2上,使得流下的雨水能够直接进入到导流壳4中,减少流入到拼缝处的雨水量。具体的,波形瓦2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弧形板21及第二弧形板22,并让第一弧形板21与第二弧形板22之间通过连接板23固接,在第一弧形板21上固接有截面呈倒“凸”字形结构的上定位板24,所述第二弧形板22上固接有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的下定位板25,所述上定位板24与下定位板25的结构相互扣合;通过相邻两个波形瓦2中的上定位板24与下定位板25扣合后形成无缝的导流通道,并且将相邻两个波形瓦2稳定连接;并且在上定位板24与下定位板25上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安装孔6,通过锁紧螺栓插入安装孔6内进行连接,并且能够对导流壳4的位置进行固定。为了在波形瓦2沿着坡度拼接过程中能够快速进行定位,并保持拼接长度一致性,在第一弧形板21与第二弧形板2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位置对齐的限位槽26,并且在第一弧形板21与第二弧形板22的内侧面上设有与限位槽26匹配的弧形凸起27,通过相邻波形瓦2之间的弧形凸起27与限位槽26配合来确定相邻波形瓦2的拼接长度;起到稳定限位作用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屋面结构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为了便于对整个波形瓦2加工制造,让第一弧形板21、第二弧形板22、连接板23、上定位板24及下定位板25为一体式结构,并通过模具成型,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及强度,还能提高批量加工产品的一致性,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为了对第一弧形板21、第二弧形板22本身的防水性进行提升,在第一弧形板21与第二弧形板22的外侧面上均涂覆有防水层5,而防水层5材质为丙烯酸,通过防水层5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浸入的情况。本技术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使用数量、安装顺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包括倾斜的支撑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1)上安装有依次扣合并锁紧的多个波形瓦(2),相邻波形瓦(2)拼接处形成的导流沟(3),所述导流沟(3)内固定安装抵靠在相邻波形瓦(2)上的导流壳(4);所述导流壳(4)由底板(41)以及固接在底板(41)两侧的弧形侧板(42)围合成的“V”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包括倾斜的支撑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架(1)上安装有依次扣合并锁紧的多个波形瓦(2),相邻波形瓦(2)拼接处形成的导流沟(3),所述导流沟(3)内固定安装抵靠在相邻波形瓦(2)上的导流壳(4);所述导流壳(4)由底板(41)以及固接在底板(41)两侧的弧形侧板(42)围合成的“V”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瓦(2)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弧形板(21)及第二弧形板(22),所述第一弧形板(21)与第二弧形板(22)之间通过连接板(23)固接,所述第一弧形板(21)上固接有截面呈倒“凸”字形结构的上定位板(24),所述第二弧形板(22)上固接有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的下定位板(25),所述上定位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红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成铭绿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