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连涛专利>正文

现浇板垫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9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4
现浇板垫块,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垫块本体(1),在垫块本体(1)的下部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下层钢筋支撑台(2),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3)。该现浇板垫块在垫块本体的上部设有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利用该现浇板垫块可以同时支撑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具有普通垫块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代替现有的马蹬,一次性对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分别支撑,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钢筋绑扎的工作效率,而且垫块本体的高度就是现浇板的厚度,从而可以准确控制现浇板的厚度,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板垫块
现浇板垫块,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用到垫块,将垫块垫在钢筋下侧,以防止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露出混凝土,从而通过垫块保证钢筋与混凝土最外侧面之间具有足够厚度的保护层,但是现有垫块功能单一,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有两层钢筋,上层钢筋还需要用马蹬等其他结构的垫块进行限位,操作繁琐,施工量大,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支撑上下两层钢筋,施工效率高的现浇板垫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本体,在垫块本体的下部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下层钢筋支撑台,在垫块本体的上部设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上层钢筋支撑台的高度低于垫块本体顶部的高度。本申请所记载下层钢筋是指在浇筑现浇板混凝土时,现浇板内最下侧的钢筋,最下侧的钢筋是由纵向钢筋及其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并绑扎固定形成,纵向钢筋固定在下层钢筋支撑台上,上层钢筋是指从下数第二层钢筋,也是由纵向钢筋及其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并绑扎固定构成,通常上层钢筋就是现浇板内最上侧的钢筋。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下层钢筋支撑台的长度方向,则下层钢筋支撑台上的下层钢筋垂直于上层钢筋支撑台上的上层钢筋,在支撑钢筋的同时,垫块本体受力更加均衡,利用钢筋对垫块本体进行固定。本申请所记载的支撑台长度方向就是钢筋的长度方向。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设置在垫块本体的上部一侧。相对于在垫块本体上侧中部开槽并放置上层钢筋,本申请将上层钢筋支撑台设置在垫块本体的上部一侧,不需要将钢筋抬起很高的高度,便于将垫块本体放置在钢筋下侧,操作方便、省力。优选的,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远离垫块本体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上层钢筋限位凸起,上层钢筋限位凸起、上层钢筋支撑台与垫块本体之间形成上层钢筋固定槽。优选的,所述下层钢筋支撑台远离垫块本体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下层钢筋限位凸起,下层钢筋限位凸起、下层钢筋支撑台与垫块本体之间形成下层钢筋固定槽。优选的,所述下层钢筋支撑台与上层钢筋支撑台之间的垫块本体一个侧面上还开设有下层上钢筋固定槽,下层上钢筋固定槽与下层钢筋支撑台分别设置在垫块本体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且下层钢筋支撑台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下层上钢筋固定槽的长度方向,即两者异面垂直,下层钢筋中的两个十字交叉钢筋分别固定在下层钢筋支撑台上以及下层上钢筋固定槽内。下层上钢筋固定槽内与上层钢筋支撑台设置在垫块本体的同一侧,这样便于模具设计,便于脱模,加工成本低。最下侧的钢筋通常是由纵向钢筋及其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并绑扎固定形成,上层钢筋通常也是由纵向钢筋及其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并绑扎固定构成,下层的两根钢筋分别固定在下层钢筋支撑台上和下层上钢筋固定槽内。优选的,所述垫块本体的顶面和/或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联结槽,横向联结槽的两端贯穿垫块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横向联结槽,与垫块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合更好,避免出现垫块本体与后浇筑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优选的,所述垫块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开设有竖向联结槽。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竖向联结槽,与垫块本体连接为一个整体,结合更好,避免出现垫块本体与后浇筑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优选的,所述垫块本体的高度为6~25cm。垫块本体的高度优选为6、8、10、12、15、20、25cm。优选的,所述垫块本体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在所述垫块本体侧面或顶面开设凹槽,凹槽底面形成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本申请的支撑台表面并不必要限定为的平面,其也可以为凹形面、梯形面等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现浇板垫块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现浇板垫块在垫块本体的上部设有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利用该现浇板垫块可以同时支撑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具有普通垫块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代替现有的马蹬,一次性对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分别支撑,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钢筋绑扎的工作效率,而且垫块本体的高度就是现浇板的厚度,从而可以准确控制现浇板的厚度,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下层钢筋支撑台保证了现浇板的下层保护层厚度,上层钢筋支撑台则保证了现浇板的上侧保护层厚度。附图说明图1为该现浇板垫块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该现浇板垫块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现浇板垫块与钢筋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该现浇板垫块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5为该现浇板垫块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6为该现浇板垫块实施例5的示意图。其中:1、垫块本体2、下层钢筋支撑台3、上层钢筋支撑台4、下层上钢筋固定槽5、下层纵向钢筋6、下层横向钢筋7、上层纵向钢筋8、上层横向钢筋9、下层钢筋限位凸起10、上层钢筋限位凸起11、上联结槽12、下联结槽13、竖向联结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该现浇板垫块包括垫块本体1,在垫块本体1的下部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下层钢筋支撑台2,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设有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3,且上层钢筋支撑台3的高度低于垫块本体1顶部的高度。本申请所记载下层钢筋是指在浇筑现浇板混凝土时,现浇板内最下侧的钢筋,上层钢筋是指从下数第二层钢筋,通常上层钢筋就是现浇板内最上侧的钢筋。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层钢筋支撑台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下层钢筋支撑台2的长度方向,下层钢筋支撑台2上的下层钢筋垂直于上层钢筋支撑台3上的上层钢筋,在支撑钢筋的同时,利用钢筋对垫块本体1进行固定,避免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垫块本体1发生移位甚至倾倒后与钢筋分离。上层钢筋支撑台3设置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一侧,相对于在垫块本体1上侧中部开槽并放置上层钢筋,本申请将上层钢筋支撑台3设置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一侧,便于将垫块本体1放置在钢筋下侧,操作方便。当然在垫块本体1上侧中部开槽形成上层钢筋支撑台仍然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施例的所述垫块本体1的高度为6~25cm,根据现浇板的厚度要求,垫块本体1的高度通常为6、8、10、12、15、20、25cm。垫块本体1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垫块本体1与后面浇筑的混凝土结合更好,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便于脱模,该现浇板垫块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实施例2参照图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下层钢筋支撑台2与上层钢筋支撑台3之间的垫块本体1的一个侧面上还开设有下层上钢筋固定槽4,下层上钢筋固定槽4与下层钢筋支撑台2分别设置在垫块本体1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且下层钢筋支撑台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下层上钢筋固定槽4的长度方向。下层钢筋通常是由纵向钢筋及其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并绑扎固定形成,上层钢筋通常也是由纵向钢筋及其上的横向钢筋十字交叉并绑扎固定构成,本实施例中下层纵向钢筋5支撑在下层钢筋支撑台2上,下层横向钢筋6穿设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本体(1),在垫块本体(1)的下部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下层钢筋支撑台(2),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本体(1),在垫块本体(1)的下部外侧设有用于支撑下层钢筋的下层钢筋支撑台(2),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支撑上层钢筋的上层钢筋支撑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下层钢筋支撑台(2)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3)设置在垫块本体(1)的上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钢筋支撑台(3)远离垫块本体(1)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上层钢筋限位凸起(10),上层钢筋限位凸起(10)、上层钢筋支撑台(3)与垫块本体(1)之间形成上层钢筋固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钢筋支撑台(2)远离垫块本体(1)的一侧向上凸起,形成下层钢筋限位凸起(9),下层钢筋限位凸起(9)、下层钢筋支撑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连涛袁永根
申请(专利权)人:曹连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