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7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幕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连接结构内部容易腐蚀,导致幕墙安装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外侧的龙骨、设置在龙骨远离墙体一侧的若干个安装杆以及设置在安装杆上且用于连接幕墙的安装件;若干个所述安装杆两两相对设置,幕墙位于两所述安装杆之间,安装杆上设有用于填充安装杆与幕墙之间间隙的密封件;在安装幕墙时,先安装好龙骨,再将若干个安装杆安装在龙骨上,幕墙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两个安装杆之间,再设置好密封件,以此降低安装杆与幕墙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减少雨水等腐蚀连接结构内部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幕墙松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连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墙体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建筑幕墙是由连接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044018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用连接件,包括一连接件及与连接件互相配合安装的幕墙板,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间过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的两端均开设有一插槽,所述幕墙板的后端设有一插块,插块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卡槽,所述幕墙板通过插块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间的插槽内,所述幕墙板与插槽内壁两侧各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内自上而下穿插有一密封条;本技术在安装时只需要将幕墙板自上而下插入到连接件内即可,幕墙板的左右端及上下端均固定,且拆卸时只需要拔出密封条,将需要更换的幕墙板更换即可,无需整体拆卸,使用更加方便,固定更加牢固,使用寿命大大增加。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该结构安装幕墙时,密封条插入插槽内,卡槽插入连接板内,幕墙插入插槽内,螺丝穿过螺丝固定孔,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建筑墙面上,从而完成幕墙的连接与安装座,该结构中,幕墙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插接连接,幕墙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很容易产生缝隙,长期使用过程中,雨水很容易进入插槽内,对钢板制成的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和第二固定板的内侧造成腐蚀,导致幕墙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其优势在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降低雨水进入连接结构内的可能性,减少雨水腐蚀连接结构的可能性,降低减少幕墙安装稳定性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外侧的龙骨和设置在龙骨远离墙体一侧的若干个安装杆,若干个所述安装杆两两相对设置,所述幕墙通过安装件安装在两所述安装杆之间,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用于填充安装杆与幕墙之间间隙的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幕墙时,先安装好龙骨,再将若干个安装杆安装在龙骨上,幕墙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两个安装杆之间,再设置好密封件,以此降低安装杆与幕墙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减少雨水等腐蚀连接结构内部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幕墙松动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幕墙相背离两侧的安装条,两所述安装杆的相对两侧面上均设有供安装条插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所述安装杆之间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壁与所述幕墙的底壁相抵触,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封闭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幕墙时,安装条插入安装槽内,从而将幕墙插入两安装杆之间,以此方便幕墙的安装,当幕墙需要更换时,分离安装条和安装槽,从而顺利完成幕墙的拆卸,承载板增加幕墙底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幕墙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上设有凹面,所述安装条远离所述幕墙的一侧设有与凹面相抵触的弧形面;所述凹面上设有若干个封闭槽,所述封闭槽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弧形面远离所述幕墙的一侧设有插入封闭槽的凸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幕墙时,弧形面和凹面相抵触,弧形面和凹面增加了安装条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降低安装槽与安装条产生间隙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安装条与安装槽的密封性;凸楞插入封闭槽内,增加弧形面和弧形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封闭安装条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以此提高安装条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相对槽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块,所述安装条的相背离两侧面上均设有供密封块插入的密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幕墙安装时,密封块插入密封槽内,既增加安装条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降低安装条与安装槽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也增加幕墙与安装杆的连接强度,降低幕墙与安装杆分离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密封槽槽壁上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所述密封槽的一侧与所述密封块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幕墙前,先在密封槽内设置好密封垫,在插入安装条,从而固定幕墙,密封垫封闭密封块与密封槽之间的间隙,降低雨水等进入安装杆与安装槽内,有利于降低安装杆内部腐蚀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龙骨远离所述建筑墙体的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底壁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杆靠近所述龙骨的一侧设有在固定槽内滑移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底壁上设有插入的卡槽的卡块,所述卡块插入卡槽内的一侧设有插入固定孔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杆时,定位块插入固定槽内并在固定槽内向下滑移,卡块插入卡槽内,凸块插入固定孔内,从而将安装杆固定在龙骨上,以此顺利完成安装杆的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杆的两相对侧面之间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壁上设有供幕墙的底壁插入的承载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幕墙时,幕墙插入承载槽内,增加幕墙底壁与安装杆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幕墙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杆远离承载板的一侧插设有封盖,所述封盖的底壁与所述幕墙的顶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幕墙时,固定好幕墙好,安装好封盖,幕墙顶壁插入插槽内,封闭安装槽的一端,降低雨水进入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盖的外顶壁上设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远离所述封盖的一侧与所述承载板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幕墙完成安装时,设置填充块,填充封盖与承载板之间的空间,降低雨水在封盖外顶壁上积聚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铺设幕墙时,先将龙骨铺设在建筑墙体外侧,若干个安装杆安装在龙骨上,幕墙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两安装杆之间,设置好密封件,以此降低幕墙与安装杆之间产生的间隙的可能性,降低雨水等进入安装杆内部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安装杆内部腐蚀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降低幕墙安装稳定性的可能性;2.安装幕墙时,凹面与弧形面相接触,凸楞与封闭槽相配合,增加安装杆与安装槽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安装条与安装槽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安装条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3.安装幕墙完成后,在封盖与承载板之间设置好填充块,从而填充封盖与承载板之间的空隙,降低雨水积聚在封盖外顶壁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C向剖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1)外侧的龙骨(2)和设置在龙骨(2)远离墙体一侧的若干个安装杆(3),若干个所述安装杆(3)两两相对设置,所述幕墙(4)通过安装件(5)安装在两所述安装杆(3)之间,所述安装杆(3)上设有用于填充安装杆(3)与幕墙(4)之间间隙的密封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1)外侧的龙骨(2)和设置在龙骨(2)远离墙体一侧的若干个安装杆(3),若干个所述安装杆(3)两两相对设置,所述幕墙(4)通过安装件(5)安装在两所述安装杆(3)之间,所述安装杆(3)上设有用于填充安装杆(3)与幕墙(4)之间间隙的密封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5)包括设置幕墙(4)相背离两侧的安装条(41),两所述安装杆(3)的相对两侧面上均设有供安装条(41)插入的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沿所述安装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所述安装杆(3)之间设有承载板(32),所述承载板(32)的顶壁与所述幕墙(4)的底壁相抵触,所述安装槽(31)靠近所述承载板(32)的一侧封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1)的槽底壁上设有凹面(311),所述安装条(41)远离所述幕墙(4)的一侧设有与凹面(311)相抵触的弧形面(411);所述凹面(311)上设有若干个封闭槽(312),所述封闭槽(312)沿所述安装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弧形面(411)远离所述幕墙(4)的一侧设有插入封闭槽(312)的凸楞(4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1)的相对槽侧壁上均设有密封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文明王国金武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迈豪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