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42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包括翅膀前处理、液晶混合溶液制备以及激光器样品制作,具体步骤为将蝴蝶翅膀放入乙醇中浸泡8小时;将浸泡后的蝴蝶翅膀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20分钟;将冲洗后的蝴蝶翅膀静置在无尘环境中晾干;将晾干后的翅膀剪块后得到翅膀小块;在液晶溶液中加入染料分散液,并进行振荡后获得混合溶液;将翅膀小块固定到两块玻璃基片之间;对玻璃基片的两侧进行密封;将混合溶液滴在玻璃基片未密封的两侧,利用毛细现象将混合溶液渗透到玻璃基片之间;静置后获得激光器样品;所获得的激光器样品通过实验数据证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激光发射模式的稳定性,对于未来随机激光器的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随机激光器是指利用随机介质受激辐射构成的激光器称为随机激光器,因随机激光具有不同于传统激光的优良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半导体粉末、液晶、金属纳米结构、薄膜、波导结构等进行随机激光的研究,目前的随机激光器基本以半导体粉末随机激光器为主,半导体粉末随机激光器的激光发射模式不稳定,导致其应用价值不能完全被体现。而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生物材料,可以直接应用在随机激光器的设计中,有关生物随机激光的最早研究是1995年Siddique等人使用染料浸泡过的鸡肉和猪肉脂肪组织进行的随机激光实验,近年来生物组织也逐步被研究者应用到随机激光实验中,例如2012年,Toffanin等人使用蚕丝蛋白作为载体设计了单模发射随机激光器,2013年,DaSilva等人使用蚕丝蛋白制作了基于光栅结构的薄膜随机激光器。上述生物随机激光器相较于半导体粉末随机激光器而言,虽然激光发射模式稳定性有所提高,但稳定性还并未达到实际应用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高激光发射模式稳定性的随机激光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以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以蝴蝶翅膀作为材料制成的随机激光器样品,可以大幅度提高激光发射模式的稳定性,对于未来随机激光器的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翅膀前处理:将蝴蝶翅膀放入乙醇中浸泡7-9小时;将浸泡后的蝴蝶翅膀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0-30分钟;将冲洗后的蝴蝶翅膀静置在无尘环境中晾干;将晾干后的翅膀剪块后得到翅膀小块;液晶混合溶液制备:在液晶溶液中加入染料分散液,并进行振荡后获得混合溶液;激光器样品制作:将翅膀小块固定到两块玻璃基片之间;对玻璃基片的两侧进行密封;将混合溶液滴在玻璃基片未密封的两侧,利用毛细现象将混合溶液渗透到玻璃基片之间;静置后获得激光器样品。优选的,对蝴蝶翅膀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时,将蝴蝶翅膀置于玻璃片上进行反复冲洗。优选的,所述翅膀小块尺寸为0.8-1.2cm。优选的,所述染料分散液为DCM染料分散液,其制备步骤为:使用丙酮将DCM染料进行溶解,配成摩尔体积为10-2的染料分散液。优选的,所述液晶溶液为向列相液晶P0616A溶液,所述液晶混合溶液制备的具体过程为:在1毫升的向列相液晶P0616A溶液中加入0.2毫升的染料分散液,采用超声波振荡30-60分钟后获得混合溶液。优选的,所述玻璃基片为ITO导电玻璃基片,所述ITO导电玻璃基片的长度和宽度为2厘米,厚度为20微米。优选的,在所述静置后获得激光器样品中,静置时间为20-40分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基于蝴蝶翅膀作为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其中先对蝴蝶翅膀进行前处理后,取出蝴蝶翅膀上的灰尘以及杂质,同时以液晶作为散射介质,将液晶溶液和染料分散液混合后获取混合溶液,采用两块玻璃基片作为基底,并将蝴蝶翅膀固定到玻璃基片后,利用毛细现象将混合溶液渗透到玻璃基片之间,所制得的激光器样品相对于传统的半导体粉末随机激光器以及其他生物随机激光器而言,激光发射模式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未来随机激光器的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的流程图;图2为样品1的发射光谱随泵浦能量的变化图;图3为样品1发射光谱能量和谱线半高宽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4为泵浦能量大小为595μJ时,样品1在同一个位置的多个单脉冲发射光谱;图5为图4中标注尖峰对应的相邻模式之间的间隔曲线图;图6为样品2的发射光谱随泵浦能量的变化图;图7为样品3的发射光谱随泵浦能量的变化图;图8为样品2发射光谱能量和谱线半高宽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9为样品3发射光谱能量和谱线半高宽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0为样品3在position2位置处的发射光谱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1为样品3在position3位置处的发射光谱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2为样品3在position4位置处的发射光谱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3为样品3在position2位置处的发射光谱能量和谱线半高宽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4为样品3在position3位置处的发射光谱能量和谱线半高宽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5为样品3在position4位置处的发射光谱能量和谱线半高宽随泵浦能量的变化曲线图;图16为泵浦能量为260μJ时,样品3在position2位置处的多个单脉冲发射光谱;图17为样品3在四个不同位置发射随机激光的阈值比较;图18为样品2和样品3的发射光谱中出现尖峰的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翅膀前处理:将蝴蝶翅膀放入乙醇中浸泡7-9小时,优选的浸泡时间为8小时;将浸泡后的蝴蝶翅膀置于玻璃片上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0-30分钟,优选的冲洗时间为20分钟;将冲洗后的蝴蝶翅膀静置在无尘环境中晾干;将晾干后的翅膀剪块后得到翅膀小块,所述翅膀小块尺寸为0.8-1.2cm,优选的翅膀小块尺寸为1cm;液晶混合溶液制备:使用丙酮将DCM染料进行溶解,配成摩尔体积为10-2的染料分散液;所述液晶溶液为向列相液晶P0616A溶液,在1毫升的向列相液晶P0616A溶液中加入0.2毫升的染料分散液,并采用超声波振荡30-60分钟后获得混合溶液,超声波振荡的时间优选为40分钟;激光器样品制作:将翅膀小块固定到两块玻璃基片之间,玻璃基片选用ITO导电玻璃基片,其厚度为20微米,长度和宽度均为2厘米;对玻璃基片的两侧进行密封;将混合溶液滴在玻璃基片未密封的两侧,利用毛细现象将混合溶液渗透到玻璃基片之间;静置20-40分钟后后获得激光器样品。本专利技术制备获取的生物随机激光器相比于传统的半导体粉末随机激光器以及其他的生物随机激光器而言,具备更加稳定的激光发射模式,对于未来随机激光器的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通过相应的实验来验证蝴蝶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翅膀前处理:/n将蝴蝶翅膀放入乙醇中浸泡7-9小时;/n将浸泡后的蝴蝶翅膀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0-30分钟;/n将冲洗后的蝴蝶翅膀静置在无尘环境中晾干;/n将晾干后的翅膀剪块后得到翅膀小块;/n液晶混合溶液制备:/n在液晶溶液中加入染料分散液,并进行振荡后获得混合溶液;/n激光器样品制作:/n将翅膀小块固定到两块玻璃基片之间;/n对玻璃基片的两侧进行密封;/n将混合溶液滴在玻璃基片未密封的两侧,利用毛细现象将混合溶液渗透到玻璃基片之间;/n静置后获得激光器样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翅膀前处理:
将蝴蝶翅膀放入乙醇中浸泡7-9小时;
将浸泡后的蝴蝶翅膀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10-30分钟;
将冲洗后的蝴蝶翅膀静置在无尘环境中晾干;
将晾干后的翅膀剪块后得到翅膀小块;
液晶混合溶液制备:
在液晶溶液中加入染料分散液,并进行振荡后获得混合溶液;
激光器样品制作:
将翅膀小块固定到两块玻璃基片之间;
对玻璃基片的两侧进行密封;
将混合溶液滴在玻璃基片未密封的两侧,利用毛细现象将混合溶液渗透到玻璃基片之间;
静置后获得激光器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对蝴蝶翅膀使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时,将蝴蝶翅膀置于玻璃片上进行反复冲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随机激光器样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膀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真真戴光王学荣
申请(专利权)人:琼台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