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扈洪美专利>正文

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20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包括底座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在底座的上方,且底座的下端四角均安装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为四个,所述水箱的左侧下端横向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端通过管夹水平向内固定有淋水管,淋水管的下端安装有淋水头,且淋水头为多个,所述淋水管通过导管与水箱的底部连通,底座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水箱的左侧上端焊接固定有挂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淋水管和洒水管,不仅可以使用淋水管上的淋水头快速进行淋水操作,也可以通过使洒水管连接至出水管,使其通过洒水管上的溢水口缓慢的将水淋在混凝土表面起到养护作用,使用方便且自重轻体积小对路面的压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给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施工给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房屋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不管是房建还是市政,均会涉及到地面混凝土的铺设,为了保证混凝土凝固后的强度和自身较好的性能,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操作,采用洒水等养护方式。传统的洒水养护装置通过洒水车拉水或者连接很长的水管去水,但是上述方法使用的洒水车或者较长的水管使得使用成本和操作复杂度都会提高,同时上述的方法洒水在混凝土表面会快速的流失或者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洒水车本省自重大,宽度大,不适合在窄路面和混凝土承重强度还不够高的路面行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施工给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给水装置,通过设置有淋水管和洒水管,不仅可以使用淋水管上的淋水头快速进行淋水操作,也可以通过使洒水管连接至出水管,使其通过洒水管上的溢水口缓慢的将水淋在混凝土表面起到养护作用,使用方便且自重轻体积小对路面的压力较小,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包括底座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在底座的上方,且底座的下端四角均安装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为四个;所述水箱的左侧下端横向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端通过管夹水平向内固定有淋水管,淋水管的下端安装有淋水头,且淋水头为多个,所述淋水管通过导管与水箱的底部连通,底座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水箱的左侧上端焊接固定有挂架,且挂架上挂置固定有洒水管,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口,且溢水口为多个,所述导管和出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且出水管的底部和洒水管的左侧均设置有接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前侧中部表面竖向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注水管上安装有阀门,且注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接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与水箱内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右侧上端连接固定有推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施工给水装置,通过设置有淋水管和洒水管,不仅可以使用淋水管上的淋水头快速进行淋水操作,也可以通过使洒水管连接至出水管,使其通过洒水管上的溢水口缓慢的将水淋在混凝土表面起到养护作用,使用方便且自重轻体积小对路面的压力较小。2.本技术的施工给水装置,通过使水箱的前侧中部表面竖向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在使用水箱内的水时,可以通过观察窗上刻度线知晓水箱内的水剩余量,方便及时添加水。3.本技术的施工给水装置,通过使水箱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水箱内部连通,注水管上安装有阀门,且注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接头,在向水箱内加水时,不仅可以通过加水口加水,还可以通过水管连接至注水管快速的给水箱内加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施工给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施工给水装置的结淋水管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施工给水装置的洒水管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水箱;3、洒水管;4、挂架;5、固定杆;6、淋水管;7、淋水头;8、导管;9、出水管;10、阀门;11、滚轮;12、推柄;13、刻度线;14、加水口;15、观察窗;16、注水管;17、溢水口;18、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包括底座1和水箱2,所述水箱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且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安装固定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为四个;所述水箱2的左侧下端横向固定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下端通过管夹水平向内固定有淋水管6,淋水管6的下端安装有淋水头7,且淋水头7为多个,所述淋水管6通过导管8与水箱2的底部连通,底座1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水箱2的左侧上端焊接固定有挂架4,且挂架4上挂置固定有洒水管3,洒水管3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口17,且溢水口17为多个,所述导管8和出水管9上均安装有阀门10,且出水管9的底部和洒水管3的左侧均设置有接头1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通过设置有淋水管6和洒水管3,不仅可以使用淋水管6上的淋水头7快速进行淋水操作,也可以通过使洒水管3连接至出水管9,使其通过洒水管3上的溢水口17缓慢的将水淋在混凝土表面起到养护作用,使用方便且自重轻体积小对路面的压力较小。其中,所述水箱2的前侧中部表面竖向设置有观察窗15,且观察窗15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使水箱2的前侧中部表面竖向设置有观察窗15,且观察窗15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13,在使用水箱2内的水时,可以通过观察窗15上刻度线13知晓水箱2内的水剩余量,方便及时添加水。其中,所述水箱2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注水管16,注水管16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注水管16上安装有阀门10,且注水管16的末端设置有接头1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使水箱2的右侧上端连接有注水管16,注水管16与水箱2内部连通,注水管16上安装有阀门10,且注水管16的末端设置有接头18,在向水箱2内加水时,不仅可以通过加水口14加水,还可以通过水管连接至注水管16快速的给水箱2内加水。其中,所述水箱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水口14,所述加水口14与水箱2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使水箱2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水口14,可以通过加水口14向水箱2内部加水。其中,所述底座1的右侧上端连接固定有推柄1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底座1的右侧上端连接固定有推柄12,可以通过推柄12推动底座1和上端的水箱2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包括底座1、水箱2、洒水管3、挂架4、固定杆5、淋水管6、淋水头7、导管8、出水管9、阀门10、滚轮11、推柄12、刻度线13、加水口14、观察窗15、注水管16、溢水口17、接头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通过加水口14向水箱2内注入水然后密封住加水口14,同时还可以使水管通过接头18与注水管16连接,打开注水管16上阀门10,可以通过注水管16向水箱2内部加水,通过推柄12可以将底座1和水箱2推至指定的场地,在使用时可以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养护操作:1、直接打开导管8上的阀门10使水箱2内部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包括底座(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且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安装固定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为四个;/n所述水箱(2)的左侧下端横向固定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下端通过管夹水平向内固定有淋水管(6),淋水管(6)的下端安装有淋水头(7),且淋水头(7)为多个,所述淋水管(6)通过导管(8)与水箱(2)的底部连通,底座(1)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水箱(2)的左侧上端焊接固定有挂架(4),且挂架(4)上挂置固定有洒水管(3),洒水管(3)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口(17),且溢水口(17)为多个,所述导管(8)和出水管(9)上均安装有阀门(10),且出水管(9)的底部和洒水管(3)的左侧均设置有接头(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给水装置,包括底座(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且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安装固定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为四个;
所述水箱(2)的左侧下端横向固定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的下端通过管夹水平向内固定有淋水管(6),淋水管(6)的下端安装有淋水头(7),且淋水头(7)为多个,所述淋水管(6)通过导管(8)与水箱(2)的底部连通,底座(1)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与水箱(2)内部连通,所述水箱(2)的左侧上端焊接固定有挂架(4),且挂架(4)上挂置固定有洒水管(3),洒水管(3)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口(17),且溢水口(17)为多个,所述导管(8)和出水管(9)上均安装有阀门(10),且出水管(9)的底部和洒水管(3)的左侧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扈洪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