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19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格栅井、沉砂池和集水井;还包括转鼓过滤机、隔油沉淀池、预曝气池、初次沉淀池和集水池;还包括水解酸化池、缺氧水解池、活性污泥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集水池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解酸化池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缺氧水解池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活性污泥池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污泥池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次沉淀池顶部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解酸化池与A/O工艺法相结合,具有较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适应水质广,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和去除有机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肉类食品是满足人类对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食品年消耗量逐年增长。在屠宰和肉类加工的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较多鸡毛鸭毛、血污、油脂、毛、畜禽内脏杂物、碎肉、未消化的食料和粪便等污染物质,氨氮含量高,悬浮物浓度较高,还含有多种影响人体健康的细菌,并且带有令人不适的血红色和使人厌恶的血腥味,处理难度较大,如不作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对屠宰和肉类加工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其污染,对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屠宰废水因受淡、旺季和生产的非连续性影响,排水量变化较大。目前,该类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是接触氧化加混凝沉淀,但由于废水中的油脂沉降性能差,可生化性不是很强,氨氮高,处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屠宰废水综合处理的有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井、沉砂池和集水井;所述格栅井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沉沙池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沙井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集水井顶部进水口连接;还包括转鼓过滤机、隔油沉淀池、预曝气池、初次沉淀池和集水池;所述集水井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转鼓过滤机进水口连接,所述转鼓过滤机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隔油沉淀池中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井与转鼓过滤机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泵;所述隔油沉淀池中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预曝气池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与预曝气池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预曝气池顶部出水口与初次沉淀池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初次沉淀池中部出水口与集水池顶部进水口连接;还包括水解酸化池、缺氧水解池、活性污泥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集水池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解酸化池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缺氧水解池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活性污泥池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污泥池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次沉淀池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与水解酸化池连接的水管上依次安装有泵和单向阀,所述缺氧水解池与活性污泥池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二次沉淀池中部出水口连接有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格栅井内顶部设置有凸缘,凸缘上方放置有栅格板,栅格板顶部设置有拉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油沉淀池顶部通过水管连接有浮油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解酸化池和缺氧水解池顶部封闭。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鼓风机,鼓风机出风口通过风管分别连接至预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池内底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污泥浓缩池,所述隔油沉淀池、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顶部进料口连接,沉淀池、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底部连接的管道靠近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浓缩池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叠螺脱水机,污泥浓缩池与叠螺脱水机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螺杆泵。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废水在隔油沉淀池内进行隔油、沉渣,漂浮的废油流入浮油池内进行收集,方便废水的后续处理;2、通过水解酸化池与A/O工艺法相结合,水解过程可改变污水中有机物形态及性质,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具有较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在低温条件下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适应水质广,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和去除有机物能力;3、通过设置多道废水处理程序,多方位对屠宰废水进行处理净化,处理效率高、处理氨氮、有机污染物效果好,实现了废水的达标排放,同时降低了外排水对环境的影响;4、废水处理完成后,将隔油沉淀池、初次沉淀池的浮渣、污泥及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送入污泥浓缩池内浓缩,再通过螺杆泵泵入叠螺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方便后续对废物的再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格栅井、2-沉砂池、3-集水井、4-转鼓过滤机、5-隔油沉淀池、6-浮油池、7-预曝气池、8-初次沉淀池、9-集水池、10-水解酸化池、11-缺氧水解池、12-活性污泥池、13-二次沉淀池、14-鼓风机、15-污泥浓缩池、16-叠螺脱水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井1、沉砂池2和集水井3;所述格栅井1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沉沙池2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沙井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集水井3顶部进水口连接;生产综合废水经过车间内部初步捞毛撇油后由渠道自流入格栅井1,去除大部分漂浮物、碎肉屑等固体杂质后进入沉砂池2,沉淀去除水中的泥沙等杂质后进入集水井3;所述格栅井1内顶部设置有凸缘,凸缘上方放置有栅格板101,栅格板101顶部设置有拉环,从而可以轻易对栅格板101进行更换或清理,更方便;还包括转鼓过滤机4、隔油沉淀池5、预曝气池7、初次沉淀池8和集水池9;所述集水井3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转鼓过滤机4进水口连接,所述转鼓过滤机4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隔油沉淀池5中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井3与转鼓过滤机4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泵,沉淀后的废水通过泵提升经过转鼓过滤机3进一步去除体积更小的肉屑、羽毛等物质后自流入隔油沉淀池5;所述隔油沉淀池5顶部通过水管连接有浮油池6,废水在隔油沉淀池5内进行隔油、沉渣,漂浮的废油流入浮油池6内进行收集,方便废水的后续处理;所述隔油沉淀池5中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预曝气池7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5与预曝气池7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避免废水等回流;所述预曝气池7顶部出水口与初次沉淀池8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初次沉淀池8中部出水口与集水池9顶部进水口连接;隔油、沉渣后的废水调节均质并沉淀大部分杂质后自流入集水池9内;还包括水解酸化池10、缺氧水解池11、活性污泥池12和二次沉淀池13,所述集水池9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解酸化池10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10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缺氧水解池11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11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活性污泥池12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污泥池12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次沉淀池13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9与水解酸化池10连接的水管上依次安装有泵和单向阀,所述缺氧水解池11与活性污泥池12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集水池9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井(1)、沉砂池(2)和集水井(3);所述格栅井(1)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沉砂池(2)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沉砂池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集水井(3)顶部进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鼓过滤机(4)、隔油沉淀池(5)、预曝气池(7)、初次沉淀池(8)和集水池(9);所述集水井(3)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转鼓过滤机(4)进水口连接,所述转鼓过滤机(4)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隔油沉淀池(5)中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井(3)与转鼓过滤机(4)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泵;所述隔油沉淀池(5)中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预曝气池(7)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5)与预曝气池(7)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预曝气池(7)顶部出水口与初次沉淀池(8)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初次沉淀池(8)中部出水口与集水池(9)顶部进水口连接;/n还包括水解酸化池(10)、缺氧水解池(11)、活性污泥池(12)和二次沉淀池(13),所述集水池(9)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解酸化池(10)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10)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缺氧水解池(11)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11)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活性污泥池(12)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污泥池(12)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次沉淀池(13)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9)与水解酸化池(10)连接的水管上依次安装有泵和单向阀,所述缺氧水解池(11)与活性污泥池(12)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二次沉淀池(13)中部出水口连接有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屠宰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井(1)、沉砂池(2)和集水井(3);所述格栅井(1)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沉砂池(2)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沉砂池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集水井(3)顶部进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鼓过滤机(4)、隔油沉淀池(5)、预曝气池(7)、初次沉淀池(8)和集水池(9);所述集水井(3)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转鼓过滤机(4)进水口连接,所述转鼓过滤机(4)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隔油沉淀池(5)中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井(3)与转鼓过滤机(4)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泵;所述隔油沉淀池(5)中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预曝气池(7)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5)与预曝气池(7)连接的水管上安装有单向阀;所述预曝气池(7)顶部出水口与初次沉淀池(8)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初次沉淀池(8)中部出水口与集水池(9)顶部进水口连接;
还包括水解酸化池(10)、缺氧水解池(11)、活性污泥池(12)和二次沉淀池(13),所述集水池(9)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水解酸化池(10)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10)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缺氧水解池(11)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11)底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活性污泥池(12)底部进水口连接;所述活性污泥池(12)顶部出水口通过水管与二次沉淀池(13)顶部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9)与水解酸化池(10)连接的水管上依次安装有泵和单向阀,所述缺氧水解池(11)与活性污泥池(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继龙王赓王红明冯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科恒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