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磊专利>正文

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09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包括移动基座,移动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转盘,转盘上绕设有软管,软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阀门的一侧设置有流量计,流量计远离阀门的一侧设置有万向法兰;移动基座的顶部且位于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配电箱,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实现对软管的收放与移动,而且可以在软管输送油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驳油量的计量,从而使得其可以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工作台
,具体来说,涉及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
技术介绍
驳油是指将油从一个舱通过输送泵输送至另一个舱,由于驳油过程中,主燃油管路里会有油,并且如果是燃油的话,还需要加热,因此透气帽处会有油气散发,从消防安全的角度出发,相关区域是需要禁止热作业的,此外,驳油时,施工队必须安排专人对驳油管路进行全程监控及检查。现场必须准备防污染及消防物资。在驳油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驳油软管,目前,对于驳油软管一般采用缠绕成圈并通过固定带固定的方式进行保存,使用时,则需要逐一解开固定带再将其展开以便使用,从而导致其使用和移动起来较为麻烦,此外,现有的驳油软管功能较为单一,只能起到简单的输油功能,不能在输油的工程中实现对驳油量的计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包括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转盘,所述转盘上绕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一侧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远离所述阀门的一侧设置有万向法兰;所述移动基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且所述主动轮通过齿轮链条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使得转盘的转动可以实现手动和自动之间的切换,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开设有手动摇杆插口,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转盘靠近所述手动摇杆插口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离合器。进一步的,为了可以起到预防紧急事故的效果,右侧所述支架的顶部穿插设置有刹车杆,且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刹车杆相配合的限位槽。进一步的,为了可以起到固定转盘的效果,避免了转盘随意转动现象的发生,右侧所述支架上穿插设置有固定销,且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销相配合的限位销孔。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设备的移动与固定,所述移动基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顶部设置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与之相连接的电机二,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线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且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套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均与连接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支撑板的上下移动,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配合的开口。进一步的,为了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起到缓冲效果,所述万向轮的固定架为倾斜设置,且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基座、支架、转动轴、转盘、配电箱、电机一、主动轮和齿轮链条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实现对软管的收放与移动,便于人们的使用;此外,通过流量计、万向法兰和阀门的配合使用,使得软管在输送油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驳油量的计量,可以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本技术通过配电箱、电机一、主动轮、齿轮链条、手摇杆抽口和离合器的配合使用,还可以实现转盘手动转动和自动转动之间的切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中移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基座;101、壳体;102、转动杆;103、电机二;104、外螺纹;105、滑块;106、连接杆;107、支撑板;108、万向轮;109、开口;110、弹簧;2、支架;3、转动轴;4、转盘;5、软管;6、阀门;7、流量计;8、万向法兰;9、配电箱;10、电机一;11、主动轮;12、齿轮链条;13、手动摇杆插口;14、离合器;15、刹车杆;16、固定销。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包括移动基座1,所述移动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转盘4,所述转盘4上绕设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一端设置有阀门6,所述阀门6的一侧设置有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远离所述阀门6的一侧设置有万向法兰8;所述移动基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配电箱9,所述配电箱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10,所述电机一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1,且所述主动轮11通过齿轮链条12与所述转动轴3连接。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基座1、支架2、转动轴3、转盘4、配电箱9、电机一10、主动轮11和齿轮链条12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实现对软管的收放与移动,便于人们的使用;此外,通过流量计7、万向法兰8和阀门6的配合使用,使得软管5在输送油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驳油量的计量,可以更好地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3的一端开设有手动摇杆插口13,所述转动轴3上且位于所述转盘4靠近所述手动摇杆插口1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2之间设置有离合器14。通过这样设置,使得转盘4的转动可以通过离合器14来实现手动和自动之间的切换。在一个实施例中,右侧所述支架2的顶部穿插设置有刹车杆15,且所述转动轴3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刹车杆15相配合的限位槽。通过这样设置,可以起到预防紧急事故的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右侧所述支架2上穿插设置有固定销16,且所述转盘4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销16相配合的限位销孔。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固定销16可以起到固定转盘4的效果,避免了转盘4随意转动现象的发生。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基座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的内顶部设置有转动杆102,且所述转动杆102的一端设置有与之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基座(1),所述移动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转盘(4),所述转盘(4)上绕设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一端设置有阀门(6),所述阀门(6)的一侧设置有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远离所述阀门(6)的一侧设置有万向法兰(8);/n所述移动基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配电箱(9),所述配电箱(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10),所述电机一(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1),且所述主动轮(11)通过齿轮链条(12)与所述转动轴(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基座(1),所述移动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3),所述转动轴(3)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转盘(4),所述转盘(4)上绕设有软管(5),所述软管(5)的一端设置有阀门(6),所述阀门(6)的一侧设置有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远离所述阀门(6)的一侧设置有万向法兰(8);
所述移动基座(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配电箱(9),所述配电箱(9)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10),所述电机一(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1),且所述主动轮(11)通过齿轮链条(12)与所述转动轴(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的一端开设有手动摇杆插口(13),所述转动轴(3)上且位于所述转盘(4)靠近所述手动摇杆插口(13)的一端与所述支架(2)之间设置有离合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多功能、可移动、可收放式软管驳油计量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支架(2)的顶部穿插设置有刹车杆(15),且所述转动轴(3)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刹车杆(15)相配合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顾远文杨明滕健
申请(专利权)人:吕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