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05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承载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转筒,所述主动转筒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转筒,所述带动转筒外壁套嵌有连接带,通过设有的各个转轴与各个转轴,可以很好的通过驱动电机的协作配合,可以很好的利用传动与辅助带动的原理,让第一搅拌杆带动第二搅拌杆,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打碎,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干燥机,可以很好的让物料与其内部的水分在被搅碎时进行分离,且通过空气引流管协作配合,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属于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条件,70年代以后,自动化开始向复杂的系统控制和高级的智能控制发展,自动化的应用正从工程领域向非工程领域扩展,如医疗自动化、人口控制、经济管理自动化等,自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机器人已在工业生产、海洋开发和宇宙探测等领域得到应用,专家系统在医疗诊断、地质勘探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以及家庭自动化中,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是一些行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但现有的下料装置,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充分的进行打碎且制作某个设备或产品所需的材料形状、质量,为此,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可以充分的进行打碎,且制作某个设备或产品所需要的形状材料、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包括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承载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转筒,所述主动转筒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转筒,所述带动转筒外壁套嵌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带动转筒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转轴呈对称贯穿机体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于机体内腔,所述承载框架顶部对称设有辅助转筒,所述辅助转筒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相对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所述机体底部贯穿连接有下料杆,所述下料杆内腔固定连接有出料阀,所述承载框架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进一步而言,所述驱动电机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驱动电机顶部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于带动转筒底部。进一步而言,所述主动转筒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顶部左右两侧,且所述主动转筒与带动转筒结构相契合。进一步而言,所述机体顶部右侧贯穿连接有空气引流管,所述机体左侧贯穿连接有进料口。进一步而言,所述机体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内腔,且所述机体右侧固定连接有干燥机。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杆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支撑杆顶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机体底部。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通过设有的各个转轴与各个转轴,可以很好的通过驱动电机的协作配合,可以很好的利用传动与辅助带动的原理,让第一搅拌杆带动第二搅拌杆,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打碎,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干燥机,可以很好的让物料与其内部的水分在被搅碎时进行分离,且通过空气引流管协作配合,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侧视图;图中标号:1、承载框架;2、支撑杆;3、支撑板;4、机体;5、主动转筒;6、带动转筒;7、连接带;8、驱动电机;9、第一转轴;10、第一搅拌杆;11、辅助转筒;12、第二转轴;13、第二搅拌杆;14、下料杆;15、出料阀;16、控制面板;17、空气引流管;18、进料口;19、干燥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包括承载框架1,所述承载框架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4,所述承载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转筒5,所述主动转筒5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转筒6,所述带动转筒6外壁套嵌有连接带7,所述连接带7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带动转筒6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0,所述第一转轴9呈对称贯穿机体4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10通过第一转轴9活动连接于机体4内腔,所述承载框架1顶部对称设有辅助转筒11,所述辅助转筒11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相对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3,所述机体4底部贯穿连接有下料杆14,所述下料杆14内腔固定连接有出料阀15,所述承载框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8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驱动电机8顶部通过连接带7活动连接于带动转筒6底部,所述主动转筒5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1顶部左右两侧,且所述主动转筒5与带动转筒6结构相契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4顶部右侧贯穿连接有空气引流管17,所述机体4左侧贯穿连接有进料口18,所述机体4通过支撑杆2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1内腔,且所述机体4右侧固定连接有干燥机19。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2呈对称固定连接于承载框架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支撑杆2顶部通过支撑板3固定连接于机体4底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前,此装置上的各个电器均通过导线连接于外部电源,且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此控制面板16通过外部编程),在使用时,将物料通过进料口18进入机体4内腔,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通过连接带7带着带动转筒6进行旋转,带动转筒6通过主动转筒5的协作,带动第一转轴9第一旋转,第一转轴9带动第一搅拌杆10进行旋转,第一搅拌杆10带动第二搅拌杆13进行旋转,第二搅拌杆13通过第二转轴12与辅助转筒11进行协作旋转,可以充分的打碎物料,同时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干燥机19,干燥机19对物料中的水分进行热能降低,同时热量通过空气引流管17排出,加工后的物料通过下料杆14排出(通过控制面板16控制出料阀15开启)。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包括承载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4),所述承载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转筒(5),所述主动转筒(5)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转筒(6),所述带动转筒(6)外壁套嵌有连接带(7),所述连接带(7)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带动转筒(6)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0),所述第一转轴(9)呈对称贯穿机体(4)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10)通过第一转轴(9)活动连接于机体(4)内腔,所述承载框架(1)顶部对称设有辅助转筒(11),所述辅助转筒(11)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相对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3),所述机体(4)底部贯穿连接有下料杆(14),所述下料杆(14)内腔固定连接有出料阀(15),所述承载框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装置,包括承载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4),所述承载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转筒(5),所述主动转筒(5)相对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转筒(6),所述带动转筒(6)外壁套嵌有连接带(7),所述连接带(7)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带动转筒(6)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10),所述第一转轴(9)呈对称贯穿机体(4)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搅拌杆(10)通过第一转轴(9)活动连接于机体(4)内腔,所述承载框架(1)顶部对称设有辅助转筒(11),所述辅助转筒(11)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相对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杆(13),所述机体(4)底部贯穿连接有下料杆(14),所述下料杆(14)内腔固定连接有出料阀(15),所述承载框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港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