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89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所述包装盒主体由一张裁切成形并带有折痕的纸板折叠而成;所述包装盒主体包括封盖、盒盖、盒底、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第四连接片、折痕组、收纳折痕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盒能够节省占用面积,且沿折痕组推拉成型方便快捷,效率高;无论是插片封盖还是胶条封盖方式都能够确保包装盒的密封性,同时,可以重复打开使用的插片以及胶条都可以实现多次封装的功能,并且无论是插片方式还是撕拉条方式,本包装盒很容易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包装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现有的包装盒,不但占用面积较大,而且无法快速立体成型,这完全无法满足物流包装运输的极高的效率要求。包装盒作为物流行业的关键链,很多包装盒虽然可以重复返厂加工,有利于环保,但是无法实现多次封装的功能,从而节省生产成本,即使包装可以重复利用,也无法实现快捷拆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本技术的方案如下: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所述包装盒主体由一张裁切成形并带有折痕的纸板折叠而成;所述包装盒主体包括封盖、盒盖、盒底、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第四连接片、折痕组、收纳折痕组;收纳折痕组包括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第三收纳折痕、第四收纳折痕;折痕组包括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第五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第九折痕、第十折痕、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第十三折痕、第十四折痕、第十七折痕、第十八折痕;封盖通过第一折痕与盒盖的前端相连;盒盖通过第二折痕与后侧板的顶端相连;后侧板的底端通过第三折痕与盒底的后端相连;盒底的前端通过第四折痕与前侧板的底端相连;左侧板的底端通过第十一折痕与盒底的左端相连;右侧板的底端通过第十二折痕与盒底的右端相连;左侧板的顶端通过第十三折痕与第一侧翼的一端相连;右侧板的顶端通过第十四折痕与第二侧翼的另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片的一边通过第五折痕与后侧板的左端相连,一边的垂直边通过第七折痕与左侧板的后端相连;第二连接片的一边通过第六折痕与后侧板的右端相连,一边的垂直边通过第八折痕与右侧板的后端相连;第九折痕经过第一连接片的垂足将第一连接片等分成两份;第十折痕经过第二连接片的垂足将第二连接片等分成两份;第一收纳折痕设在第一侧翼与左侧板组成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上,第二收纳折痕设在第二侧翼与右侧板组成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上,第三连接片的一端通过第十七折痕与前侧板的左端相连,第四连接片的一端通过第十八折痕与前侧板的右端相连;前侧板的左端通过第三连接片与左侧板的前端相连;沿收纳折痕组向内翻折收纳;沿折痕组向内翻折成盒体;且盒盖与盒底相对应布置,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应布置,前侧板与后侧板相对应布置。优选的,所述前侧板沿第四折痕向内翻折,第三连接片沿第十七折痕向内翻折,第四连接片沿第十八折痕向内翻折,左侧板沿第十一折痕向内翻折,右侧板沿第十二折痕向内翻折,第一连接片沿第五折痕向内翻折,第二连接片沿第六折痕向内翻折;第三连接片通过胶粘固定在左侧板上,第四连接片通过胶粘固定在右侧板上,前侧板沿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向内翻折且两端分别与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重叠;向外翻拉折叠的前侧板,带动左侧板、右侧板立体成型,沿折痕组余下折痕向内翻折成盒体,其中第一收纳折痕平行于第九折痕;第二收纳折痕平行于第十折痕。向外翻拉折叠的前侧板,带动左侧板、右侧板立体成型,沿折痕组余下折痕向内翻折成盒体,一体成型,快速便捷,大大节省了包装盒成型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前侧板沿第四折痕向内翻折,第三连接片沿第十七折痕向内翻折,第四连接片沿第十八折痕向内翻折,左侧板沿第十一折痕向内翻折,右侧板沿第十二折痕向内翻折,第一连接片沿第五折痕向内翻折,第二连接片沿第六折痕向内翻折;第三连接片通过胶粘固定在左侧板上,第四连接片通过胶粘固定在右侧板上;第一连接片沿第九折痕向内推折,第二连接片沿第十折痕向内推折;前侧板带动左侧板、右侧板沿着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第三收纳折痕以及第四收纳折痕同时向内推叠,前侧板的顶端与盒盖的第一折痕相重叠且前侧板折叠成等腰梯形形状;向外翻拉折叠的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立体成型,盖上盒盖成盒体;其中,第一收纳折痕与第九折痕相交的角度≦90度;第二收纳折痕与第十折痕相交的角度≦90度。随手打开折叠状态下的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包装盒立体成型;一体成型,节省包装效率,快速便捷。优选的,所述包装盒主体还包括封盖上依次设有的第一撕拉条和相连第一撕拉条的第一胶条贴、向前侧板顶端方向依次延伸出的第二十折痕、第二撕拉条、相连第二撕拉条的第二胶条贴、盒盖左侧方向延伸出的第二十一折痕、第三侧翼以及盒盖右侧方向延伸出的第二十二折痕、第四侧翼,其中,第二撕拉条与第二胶条贴通过第二十折痕向内折叠,与前侧板重叠;第一侧翼与第三侧翼均设为直角梯形,且第二十一折痕与第二十二折痕的长度相同,第二十一折痕与第十三折痕的长度之和等于第十一折痕的长度。第一胶条贴可以在第一次封装后,通过第一撕拉条打开封装,将折入盒体内的第二胶条贴拔出进行二次封装;第二十一折痕、第二十二折痕的长度之和等于第十一折痕的长度,确保了左侧板顶端与右侧板顶端的密封性。优选的,第三收纳折痕将前侧板的左底端直角等分成两个45度锐角,第四收纳折痕将前侧板的右底端直角等分成两个45度锐角。优选的,所述第五折痕与第七折痕重叠在一条直线上;第六折痕与第八折痕重叠在一条直线上。折痕的重叠确保了包装盒的密封性良好。优选的,所述封盖上设有U型插片。优选的,所述前侧板的顶端设有W型缺口,且W型缺口与U型插片在同一竖直线上相互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十三折痕、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第十四折痕之间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封盖上设有第十五折痕以及第十六折痕,且第十五折痕垂直于第三收纳折痕,第十六折痕垂直于第四收纳折痕;沿着收纳折痕组折叠收纳,封盖沿着第二十折痕向内折叠,前侧板带动左侧板、右侧板沿着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第三收纳折痕以及第四收纳折痕同时向内推叠,前侧板的顶端与盒盖的第一折痕相重叠且前侧板折叠成等腰梯形形状。本技术的包装盒能够节省占用面积,且沿折痕组推拉成型方便快捷,效率高;无论是插片封盖还是胶条封盖方式都能够确保包装盒的密封性,同时,可以重复打开使用的插片以及胶条都可以实现多次封装的功能,并且无论是插片方式还是撕拉条方式,本包装盒很容易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无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无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由折叠状态推拉翻折立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无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无第三收纳折痕的胶条包装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无第三收纳折痕的胶条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有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展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有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有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的收纳折叠状态过程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有第三收纳折痕的U型插片式的包装盒的收纳折叠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所述包装盒主体由一张裁切成形并带有折痕的纸板折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主体包括封盖、盒盖、盒底、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第四连接片、折痕组、收纳折痕组;收纳折痕组包括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折痕组包括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第五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第九折痕、第十折痕、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第十三折痕、第十四折痕、第十七折痕、第十八折痕;封盖通过第一折痕与盒盖的前端相连;盒盖通过第二折痕与后侧板的顶端相连;后侧板的底端通过第三折痕与盒底的后端相连;盒底的前端通过第四折痕与前侧板的底端相连;左侧板的底端通过第十一折痕与盒底的左端相连;右侧板的底端通过第十二折痕与盒底的右端相连;左侧板的顶端通过第十三折痕与第一侧翼的一端相连;右侧板的顶端通过第十四折痕与第二侧翼的另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片的一边通过第五折痕与后侧板的左端相连,一边的垂直边通过第七折痕与左侧板的后端相连;第二连接片的一边通过第六折痕与后侧板的右端相连,一边的垂直边通过第八折痕与右侧板的后端相连;第九折痕经过第一连接片的垂足将第一连接片等分成两份;第十折痕经过第二连接片的垂足将第二连接片等分成两份;第一收纳折痕设在第一侧翼与左侧板组成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上,第二收纳折痕设在第二侧翼与右侧板组成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上,第三连接片的一端通过第十七折痕与前侧板的左端相连,第四连接片的一端通过第十八折痕与前侧板的右端相连;前侧板的左端通过第三连接片与左侧板的前端相连;沿收纳折痕组向内翻折收纳;沿折痕组向内翻折成盒体;且盒盖与盒底相对应布置,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应布置,前侧板与后侧板相对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其包括包装盒主体,所述包装盒主体由一张裁切成形并带有折痕的纸板折叠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主体包括封盖、盒盖、盒底、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第一侧翼、第二侧翼、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三连接片、第四连接片、折痕组、收纳折痕组;收纳折痕组包括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折痕组包括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第四折痕、第五折痕、第六折痕、第七折痕、第八折痕、第九折痕、第十折痕、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第十三折痕、第十四折痕、第十七折痕、第十八折痕;封盖通过第一折痕与盒盖的前端相连;盒盖通过第二折痕与后侧板的顶端相连;后侧板的底端通过第三折痕与盒底的后端相连;盒底的前端通过第四折痕与前侧板的底端相连;左侧板的底端通过第十一折痕与盒底的左端相连;右侧板的底端通过第十二折痕与盒底的右端相连;左侧板的顶端通过第十三折痕与第一侧翼的一端相连;右侧板的顶端通过第十四折痕与第二侧翼的另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片的一边通过第五折痕与后侧板的左端相连,一边的垂直边通过第七折痕与左侧板的后端相连;第二连接片的一边通过第六折痕与后侧板的右端相连,一边的垂直边通过第八折痕与右侧板的后端相连;第九折痕经过第一连接片的垂足将第一连接片等分成两份;第十折痕经过第二连接片的垂足将第二连接片等分成两份;第一收纳折痕设在第一侧翼与左侧板组成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上,第二收纳折痕设在第二侧翼与右侧板组成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上,第三连接片的一端通过第十七折痕与前侧板的左端相连,第四连接片的一端通过第十八折痕与前侧板的右端相连;前侧板的左端通过第三连接片与左侧板的前端相连;沿收纳折痕组向内翻折收纳;沿折痕组向内翻折成盒体;且盒盖与盒底相对应布置,左侧板与右侧板相对应布置,前侧板与后侧板相对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成型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沿第四折痕向内翻折,第三连接片沿第十七折痕向内翻折,第四连接片沿第十八折痕向内翻折,左侧板沿第十一折痕向内翻折,右侧板沿第十二折痕向内翻折,第一连接片沿第五折痕向内翻折,第二连接片沿第六折痕向内翻折;第三连接片通过胶粘固定在左侧板上,第四连接片通过胶粘固定在右侧板上,前侧板沿第一收纳折痕、第二收纳折痕向内翻折且两端分别与第十一折痕、第十二折痕重叠;向外翻拉折叠的前侧板,带动左侧板、右侧板立体成型,沿折痕组余下折痕向内翻折成盒体,其中第一收纳折痕平行于第九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来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丽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