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62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3
本申请适用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包括:模板组件包括用于供注塑产品成型于其中的模仁及设于模仁上的第一模板;顶板结构可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背离第一模板;斜顶一端固定于顶板结构,另一端用于抵紧注塑产品,斜顶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注塑产品的轴线形成夹角,斜顶可在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顶出注塑产品,并在第一预设时间时脱离注塑产品;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顶针及固定套,第一顶针一端连接于顶板结构,另一端设置为通过固定套固定于注塑产品上,第一顶针可在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顶出注塑产品。通过分别设置第一顶针和固定套,防止注塑产品因重力作用掉落,保护注塑产品且便于外部获取注塑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注塑领域中,通常采用金属件作为嵌件进行注塑以获得注塑产品,该注塑产品包括金属件及设于金属件上的塑胶件,注塑模具上一般设置顶出机构,用于在完成注塑并开模时将得到的注塑产品顶出,便于外部的机械手或人工获取该注塑产品。其中,顶出机构一般为斜顶或顶针。斜顶一般用于顶出塑胶件,由于注塑产品两端的结构不完全对称,两端的斜顶与塑胶件的结合力不同,容易使得塑胶件与斜顶之间不易分离,导致注塑产品跟随斜顶同时运动,不利于注塑产品的顶出操作。另外,顶针将注塑产品顶出时,注塑产品容易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导致注塑产品被撞坏或变形,不利于注塑产品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及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产品难以被顶出及注塑产品被顶出时容易掉落导致变形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模具顶出机构,用于顶出注塑产品,包括:模板组件,包括用于供所述注塑产品成型于其中的模仁及设于所述模仁上的第一模板;顶板结构,可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背离所述第一模板;斜顶,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结构上,另一端用于抵紧所述注塑产品,所述斜顶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注塑产品的轴线形成夹角,所述斜顶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并在第一预设时间时脱离所述注塑产品;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顶针及固定套,所述第一顶针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结构,所述第一顶针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注塑产品上,所述第一顶针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径由背离所述注塑产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注塑产品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顶针一端的外周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周壁相互抵紧。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结构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顶针与第三顶针,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第三顶针分别用于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进一步地,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限位套及缓冲件,所述限位套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顶板结构内并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顶板结构外,所述第一顶针套设并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套内,所述缓冲件沿第二方向限位于所述顶板结构内,所述第一顶针另一端与所述缓冲件相抵紧,所述限位套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抵接于所述第一模板,以使所述第一顶针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运动或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并在第二预设时间脱离所述注塑产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短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内一端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顶针另一端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可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缓冲件相抵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一端的外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台阶,所述顶板结构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二台阶可抵接于所述第三台阶上。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叠设的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所述缓冲件限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内,所述限位套限位于所述第二顶板内,所述限位套与所述第一顶板之间间隔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顶板的支撑针及套设于所述支撑针上的弹簧,所述支撑针一端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一顶板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四台阶,所述弹簧抵紧于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四台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组件还包括第二模板及连接板,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间隔且正对设置,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所述顶板结构与所述连接板间隔设置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顶针组件包括固定套与第一顶针,固定套用于固定在注塑产品上,第一顶针连接于顶板结构与固定套之间,斜顶连接于顶板结构上并用于顶出注塑产品。当顶板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注塑产品分别被斜顶和第一顶针推出,在第一顶针的同时推动下,斜顶可在第一预设时间时脱离注塑产品,避免注塑产品难以与斜顶脱离,便于外部获取注塑产品。且第一顶针连接于固定套上,固定套固定在注塑产品上,避免注塑产品因重力作用脱离第一顶针掉落而导致变形,实现对注塑产品的保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顶针组件包括固定套和第一顶针,固定套用于固定在注塑产品上,第一顶针连接于顶板结构与固定套之间,斜顶连接于顶板结构上并用于顶出注塑产品。顶板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注塑产品可分别被斜顶和第一顶针推出,在第一顶针的同时推动下,斜顶可在第一预设时间时脱离注塑产品,避免注塑产品难以与斜顶脱离,便于外部获取注塑产品。且第一顶针连接于固定套上,固定套固定在注塑产品上,避免注塑产品因重力作用脱离第一顶针掉落而导致变形,实现对注塑产品的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具顶出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模具顶出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模具顶出机构的注塑产品配合斜顶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中限位套的剖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模板组件;11-模仁;12-第一模板;13-第二模板;14-连接板;2-顶板结构;21-第一顶板;211-第四台阶;22-第二顶板;221-第三台阶;222-间隙;3-斜顶;4-顶针组件;41-第一顶针;411-第一凸部;42-固定套;43-第二顶针;44-第三顶针;45-限位套;451-第一台阶;452-第二台阶;46-缓冲件;461-支撑针;4611-第二凸部;462-弹簧;5-注塑产品;51-金属件;52-塑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顶出机构,用于顶出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板组件,包括用于供所述注塑产品成型于其中的模仁及设于所述模仁上的第一模板;/n顶板结构,可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背离所述第一模板;/n斜顶,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结构,另一端用于抵紧所述注塑产品,所述斜顶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注塑产品的轴线形成夹角,所述斜顶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并在第一预设时间时脱离所述注塑产品;/n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顶针及固定套,所述第一顶针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结构,所述第一顶针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注塑产品上,所述第一顶针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顶出机构,用于顶出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组件,包括用于供所述注塑产品成型于其中的模仁及设于所述模仁上的第一模板;
顶板结构,可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背离所述第一模板;
斜顶,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结构,另一端用于抵紧所述注塑产品,所述斜顶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注塑产品的轴线形成夹角,所述斜顶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并在第一预设时间时脱离所述注塑产品;
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顶针及固定套,所述第一顶针一端连接于所述顶板结构,所述第一顶针另一端设置为通过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注塑产品上,所述第一顶针可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径由背离所述注塑产品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注塑产品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顶针另一端的外周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周壁相互抵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结构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顶针与第三顶针,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第三顶针分别用于在所述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顶出所述注塑产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组件还包括限位套及缓冲件,所述限位套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顶板结构内并至少部分伸出至所述顶板结构外,所述第一顶针沿所述第一方向限位于所述限位套内,所述缓冲件沿第二方向限位于所述顶板结构内,所述第一顶针一端与所述缓冲件相抵紧,所述限位套可在顶板结构的带动下抵接于所述第一模板,以使所述第一顶针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勇范志兵匡小吉
申请(专利权)人:欧朋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