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38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所述内置遮光百叶窗帘设于中空玻璃内,其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托架、翻叶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转向梯绳的顶部与翻叶轮套接,所述百叶帘片等距搭架在所述转向梯绳上;所述百叶帘片上设有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所述升降拉绳的一端与翻叶轮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的过孔并与托架相连,所述托架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叶轮连接且驱动翻叶轮旋转,所述翻叶轮用于旋转驱动百叶帘片翻转及托架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百叶窗帘遮光性好,在中空玻璃内升降和翻转顺畅,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
技术介绍
百叶窗帘通过在百叶窗帘片上设置通孔,将与下梁固定的升降拉绳穿过百叶窗帘片的通孔,通过驱动升降拉绳上升或下降可以实现百叶窗帘的升降;百叶窗帘的百叶窗帘片之间设有梯绳,通过驱动梯绳可以调节百叶窗帘片的转动角度。当百叶窗帘片处于水平状态时,百叶窗帘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当百叶窗帘片处于与水平线呈一定角度倾斜时,则百叶窗帘处于半开半闭或闭合状态。为遮挡住百叶窗帘片上的通孔产生的漏光,申请号为CN201420661347.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百叶窗帘叶片及百叶窗帘,该百叶窗帘叶片包括至少两个叶片孔,叶片孔布置于叶片的内侧;该百叶窗帘包括上梁轨道、梯带、叶片、升降拉绳、方向拉绳、下梁轨道,所述叶片设置有叶片孔,所述上梁轨道内安装有锁绳器和升降拉绳,所述升降拉绳依次穿过上梁轨道、百叶窗帘叶片的叶片孔和下梁轨道,且所述升降拉绳的一端固定在下梁轨道底端的尾扣处;所述升降拉绳的另一端穿过锁绳器从上梁轨道底端出口处连接拉绳连接器,所述叶片孔布置在所述叶片的内侧。该百叶窗帘叶片不漏光,叶片间的重复面积较小,成本降低,且看不见叶片间的升降拉绳,外表美观。然而,由于叶片孔偏置,在升降拉绳驱动百叶窗帘上升的过程中,随着百叶窗帘叶片在下梁轨道上堆积,升降拉绳下部的重心逐渐偏转,对于内置于中空玻璃中的遮阳产品,下梁轨道与百叶窗帘叶片将与中空玻璃内表面发生剐蹭或产生异响,甚至影响百叶窗帘正常的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其遮光性好,在中空玻璃内升降和翻转顺畅,可靠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所述内置遮光百叶窗帘设于中空玻璃内,其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托架、翻叶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转向梯绳的顶部与翻叶轮套接,所述百叶帘片等距搭架在所述转向梯绳上;所述百叶帘片上设有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所述升降拉绳的一端与翻叶轮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的过孔并与托架相连;所述托架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叶轮连接且驱动翻叶轮旋转,所述翻叶轮用于旋转驱动百叶帘片翻转及托架升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件设于托架靠近百叶帘片过孔的一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托架在靠近百叶帘片过孔的一侧设有配重块。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百叶帘片翻转至闭合时,相邻百叶帘片完全遮挡所述过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拉绳呈扁带状。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过孔为向百叶帘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椭圆形或长条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托架的顶部设有与百叶帘片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托架靠近百叶帘片过孔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配重块的插槽。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动件为滚轮;所述托架的两端部设有胶塞,所述胶塞靠近百叶帘片过孔的一侧设有滚轴,所述滚轮套设在所述滚轴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行程控制器,所述电机和行程控制器分别设于转轴的两端部,所述翻叶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电机驱动转轴和翻叶轮一同转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百叶窗帘还包括安装座和盖板,所述驱动机构和翻叶轮设于安装座内,所述安装座内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翻叶轮的轮座。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通过在百叶帘片上设置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升降拉绳的一端与翻叶轮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的过孔并与托架相连,在驱动机构驱动翻叶轮旋转,使托架与百叶帘片下降到位时,驱动机构进一步驱动翻叶轮旋转,转向梯绳受翻叶轮摩擦作用驱动百叶帘片翻转至闭合状态时,相邻百叶帘片可以对过孔进行遮挡,达到良好的遮光效果;此外,当驱动机构驱动翻叶轮旋转,使转向梯绳受翻叶轮摩擦作用驱动百叶帘片翻转复位(即百叶帘片处于水平,百叶窗帘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驱动机构进一步驱动翻叶轮旋转,翻叶轮旋转驱动托架与百叶帘片上升,百叶帘片逐渐堆叠在托架上,由于滑动件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可以避免升降过程中托架由于重心变化在中空玻璃中摇晃或与中空玻璃内表面发生碰撞或产生异响,确保百叶窗帘顺畅翻转和升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一实施例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胶塞取下后百叶窗帘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的一实施例,所述内置遮光百叶窗帘设于中空玻璃内,其包括百叶帘片1、转向梯绳2、升降拉绳3、托架4、翻叶轮5和驱动机构,所述转向梯绳2的顶部与翻叶轮5套接,所述百叶帘片1等距搭架在所述转向梯绳2上;所述百叶帘片1上设有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11,所述升降拉绳3的一端与翻叶轮5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1的过孔11并与托架4相连,托架4上设有滑动件41,所述滑动件41用于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叶轮5连接且驱动翻叶轮5旋转,所述翻叶轮5用于旋转驱动百叶帘片1翻转及托架4升降。本实施例通过在百叶帘片1上设置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11,升降拉绳3的一端与翻叶轮5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1的过孔11并与托架4相连,在驱动机构驱动翻叶轮5旋转,使托架4与百叶帘片1下降到位时,驱动机构进一步驱动翻叶轮5旋转,转向梯绳2受翻叶轮5摩擦作用驱动百叶帘片1翻转至闭合状态时(如图1所示),相邻百叶帘片1可以对过孔11进行遮挡,达到良好的遮光效果;此外,当驱动机构驱动翻叶轮5旋转,使转向梯绳2受翻叶轮5摩擦作用驱动百叶帘片1翻转复位(即百叶帘片1处于水平,如图1所示,百叶窗帘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驱动机构进一步驱动翻叶轮5旋转,翻叶轮5旋转驱动托架4与百叶帘片1上升,百叶帘片1逐渐堆叠在托架4上,由于滑动件41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可以避免升降过程中托架4由于重心变化在中空玻璃中摇晃或与中空玻璃内表面发生碰撞或产生异响,确保百叶窗帘顺畅翻转和升降。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长侧边指的是百叶帘片1四周较长的边部。具体地,所述托架4的顶部设有与百叶帘片1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梯绳固定塞42、梯绳固定扣43和卷带扣44,所述梯绳固定塞42和梯绳固定扣43配合将转向梯绳2的底部固定,所述卷带扣44与升降拉绳3的底部固定。为保证良好的遮光效果,本实施例的百叶帘片1翻转至闭合时,相邻百叶帘片1完全遮挡所述过孔11。所述升降拉绳3优选为呈扁带状的卷带3,所述过孔11为向百叶帘片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椭圆形或长条形,在翻叶轮5旋转时,卷带3在翻叶轮5上堆叠,对比螺旋缠绕在锁绳器上的升降拉绳3,不容易发生打结或错位现象,且卷带3穿过过孔11,也可以对过孔11的光线达到一定的遮光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所述内置遮光百叶窗帘设于中空玻璃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托架、翻叶轮和驱动机构,/n所述转向梯绳的顶部与翻叶轮套接,所述百叶帘片等距搭架在所述转向梯绳上;/n所述百叶帘片上设有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所述升降拉绳的一端与翻叶轮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的过孔并与托架相连;/n所述托架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n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叶轮连接且驱动翻叶轮旋转,所述翻叶轮用于旋转驱动百叶帘片翻转及托架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遮光百叶窗帘,所述内置遮光百叶窗帘设于中空玻璃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百叶帘片、转向梯绳、升降拉绳、托架、翻叶轮和驱动机构,
所述转向梯绳的顶部与翻叶轮套接,所述百叶帘片等距搭架在所述转向梯绳上;
所述百叶帘片上设有向长侧边一侧偏置的过孔,所述升降拉绳的一端与翻叶轮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百叶帘片的过孔并与托架相连;
所述托架上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用于与中空玻璃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所述驱动机构与翻叶轮连接且驱动翻叶轮旋转,所述翻叶轮用于旋转驱动百叶帘片翻转及托架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遮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设于托架靠近百叶帘片过孔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遮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在靠近百叶帘片过孔的一侧设有配重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遮光百叶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帘片翻转至闭合时,相邻百叶帘片完全遮挡所述过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遮光百叶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扬礼徐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汉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