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34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式屋面,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该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包括屋顶承重结构、屋面拼装板、雨水收集单元和顶盖通风单元;所述的屋顶承重结构的上表面铺设有屋面拼装板;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覆盖于屋顶承重结构上方;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包括外顶盖和内顶盖,所述的内顶盖置于外顶盖的下方;所述的外顶盖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的雨水收集单元铺设在顶盖通风单元的外沿四周。该屋面通过拼装,施工时间短,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屋顶构造简单,架空通风,比实体材料隔热屋顶降温效果好,保证白天能隔热,晚上又易散热。解决了自然能源利用不高的问题,实现了绿色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式屋面,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
技术介绍
屋面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女儿墙及避雷措施等,特殊工程时还有瓦面的施工(挂瓦条)。拼装式屋面系统是在原有建筑承重结构基础上采用型钢骨架对屋面结构进行密肋网格状排布网格尺寸一般以600mm为基本排距模数然后在网格状钢骨架上侧覆贴功能性板材;如需要保温的可在网格状型钢骨架上下两侧贴覆功能性板材其内部填充保温材料。绿色建筑屋面系统技术是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绿色建筑屋面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生态、可循环、延长屋面使用寿命和与自然和谐共存等功能,目前的传统屋面结构形式大多为平屋面和坡屋面,采用传统的结构,没有合理利用自然能源,仅考虑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建筑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室内空气流通性差,室内空气在不便与开窗时无法更新;使用中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较差,渗漏严重,使用寿命降低;日照强或雨水多的地区,光照和降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目前在常规能源少,建筑能耗大的情况下,在要求环境保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屋顶架空通风的,安装便利、可有效降温节能的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包括屋顶承重结构、屋面拼装板、雨水收集单元和顶盖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承重结构的上表面铺设有屋面拼装板;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覆盖于屋顶承重结构上方;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包括外顶盖和内顶盖,所述的内顶盖置于外顶盖的下方;所述的外顶盖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的雨水收集单元铺设在顶盖通风单元的外沿四周。所述的内顶盖为一长方体框架,内顶盖上方设置有内盖板,内盖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通风孔,内顶盖两条长边之间设置有两组型材加强筋;所述的内顶盖四周外侧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为外凸结构。所述的内盖板的通风孔内固装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上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的离心风机上设置有能定时开启和关闭的开关,并设置有自然和强制两种通风状态;所述的型材加强筋底部两端固连在内顶盖的内框架上,型材加强筋上部为倒V型结构并与内盖板固连。所述的外顶盖的外框架上设置有外盖板,外盖板上活动安装有太阳能板,外盖板顶部接缝上方设置有梯形盖板,梯形盖板两侧长边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内盖板之间形成通风回路,出风口对准太阳能板。所述的外盖板内部平行于长度方向焊接有两条横梁,外盖板与内盖板通过两条横梁固连,外盖板与内盖板上均设置维修口。所述的雨水收集单元为拼装式结构,包括流槽、落水管、弃流器、蓄水箱、弃流管、雨水井;流槽与顶盖通风单元的外沿贴合处为斜面,流槽两端的出口均与落水管连接,落水管上装有弃流器,弃流器与蓄水箱连通,落水管末端连接到雨水井;所述的蓄水箱上开有清洁用水出口。所述的流槽包括直流槽、转弯流槽和过滤箱,所述的直流槽、转弯流槽和过滤箱的一端均制作有定位凸台,另一端制作有与定位凸台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所述的直流槽分别与转弯流槽和过滤箱拼合围成流槽,流槽沿屋顶承重结构的四周边缘拼合并安装于外顶盖外周下方。所述的过滤箱一端为过滤室,另一端为沉淀室,过滤室和沉淀室相连接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的箱底通道,过滤室左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液口,沉淀室右侧壁上端设置有出液口,过滤室内腔中部制作有与过滤网配合的倾角为45度的凸台,凸台下方的箱体内壁与垂直方向保持锐角A,过滤网放置在凸台上后的上表面与进液口底面齐平,过滤室的底部制作有左端高右端低的弧形坡面,坡面高度从过滤室左端向通道方向逐渐降低;所述的流槽拼装好后的各个外端的端面为制作定位凹槽的一端;流槽拼装完成后两端分别与落水管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双层顶盖的设计能有效隔热、通风,双层设计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能够提高屋面的使用寿命;结构稳固、组合后刚性、强度高,防护等级高;顶盖四周的通风设计便于屋面的通风和散热;模数化设计,节约成本和时间;双层顶盖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能够安装新风系统,进而实现持续而且能控制通风路径的通风方式,通过性能良好的风机和气流控制系统,使新风的更换完全得到控制,在室内不开窗的前提下全天24小时持续不断地将室内污浊空气及时排出,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并有效控制风量大小。新风系统换气不仅仅是排去污染的空气,新风系统除了有换气功能外,还具有除臭、除尘、排湿、调节室温的功能;新风系统主机安装在顶盖通风单元内,能有效降低噪音对室内的影响,让使用者能更舒适地享受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该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结构新颖与定位式拼装流槽拼合,流槽由直流槽、转弯流槽和过滤箱拼装而成,能按照客户的场地需求制作,装配时可直接安装,通过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配合,定位准确,拼装快捷,结构稳定,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不会出现错缝漏水,雨水层流平稳,避免了现有流槽使用时拼装不到位,存在缝隙,拼装不牢和漏水的问题;雨水收集单元通过将雨水收集过滤,雨水在过滤箱中进行了初级过滤,树叶、树枝等粗大杂物被过滤网阻挡,由于屋顶是露天的,容易受到污染,雨水冲洗了房顶等受雨面的灰尘、以及可溶的与不可溶的杂物,过滤箱有过滤室,可在降雨初期将杂质沉淀过滤,经过过滤后收集的雨水可以用做冲洗用水,花草浇灌、景观用水、道路清洗等,对雨水的科学收集和合理储存以及节能使用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充分发挥雨水的利用价值;太阳能发电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没有污染、噪声等公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理想的环保绿色能源,同时建设周期短,方便灵活,而且可以根据负荷的增减,添加或减少太阳能方阵容量,避免浪费。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梯形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屋面拼装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屋顶承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顶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顶盖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顶盖和内顶盖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直流槽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弯流槽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流槽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单元使用结构示意图。图中:、屋面拼装板,2、屋顶承重结构,3、外顶盖,3-1、外盖板,3-2、外框架,3-3、梯形盖板,3-4、横梁,4、新风系统主机,4-1、进风管,4-2、排风管,5、内顶盖,5-1、内盖板,5-2、内框架,5-3、型材加强筋,5-4、百叶窗,6、过滤箱,6-1、过滤室,6-2、沉淀室,6-3、进液口,6-4、出液口,6-5、箱底通道,7、流槽,7-1、直流槽,7-2、转弯流槽,8、雨水收集单元,9、顶盖通风单元,10、太阳能发电板,11、离心风机,12、定位凸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包括屋顶承重结构(2)、屋面拼装板(1)、雨水收集单元(8)和顶盖通风单元(9);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屋顶承重结构(2)的上表面铺设有屋面拼装板(1);/n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9)覆盖于屋顶承重结构(2)上方;/n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9)包括外顶盖(3)和内顶盖(5),所述的内顶盖(5)置于外顶盖(3)的下方;/n所述的外顶盖(3)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10);/n所述的雨水收集单元(8)铺设在顶盖通风单元(9)的外沿四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包括屋顶承重结构(2)、屋面拼装板(1)、雨水收集单元(8)和顶盖通风单元(9);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屋顶承重结构(2)的上表面铺设有屋面拼装板(1);
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9)覆盖于屋顶承重结构(2)上方;
所述的顶盖通风单元(9)包括外顶盖(3)和内顶盖(5),所述的内顶盖(5)置于外顶盖(3)的下方;
所述的外顶盖(3)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10);
所述的雨水收集单元(8)铺设在顶盖通风单元(9)的外沿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顶盖(5)为一长方体框架,内顶盖(5)上方设置有内盖板(5-1),内盖板(5-1)的外表面设置有通风孔,内顶盖(5)两条长边之间设置有两组型材加强筋(5-3);
所述的内顶盖(5)四周外侧设置有百叶窗(5-4);所述百叶窗(5-4)为外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拼装式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盖板(5-1)的通风孔内固装有离心风机(11),离心风机(11)上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的离心风机(11)设置有能定时开启和关闭的开关;
所述的型材加强筋(5-3)底部两端固连在内顶盖(5)的内框架上,型材加强筋(5-3)上部为倒V型结构并与内盖板(5-1)固连。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玲岳沐慈王玉璋许海岩徐洪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