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29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它包括基础,所述基础上设置有浆砌石驳岸,所述浆砌石驳岸内侧设置有港堤,所述港堤区域设置有第一灌注桩,所述第一灌注桩与浆砌石驳岸之间通过拉梁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外侧设置有第二灌注桩,所述第二灌注桩顶部设置有砼联系梁,所述第二灌注桩内侧设置有填充砼,所述填充砼上方设置有钢筋砼覆面,所述填充砼内设置有连接梁板,所述第二灌注桩与钢筋砼覆面之间通过连接梁板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灌注桩能够起到防撞墩的作用,防止船只靠岸时,对现有护岸造成冲击,砼覆面对现有护岸临水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船行波对护岸冲刷,造成墙后土体被淘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长江两侧临河侧浆砌块石驳岸由于建设标准低,且墙后填土土质较差,运行后出现多处石驳岸向河中滑移迹象。针对此情况,之前已分多期工程对浆砌块石驳岸进行了墙后拉梁灌注桩除险加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浆砌块石驳岸的相对稳定。但近几年来,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驳岸遭受停靠船舶的碰撞;同时,由于年久失修,全段驳岸多处块石严重掏空,石驳岸损毁。加上墙后土质差,常年长江潮汐和雨水的冲刷,块石驳岸存在坍塌风险,地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沉降和破损,面临较大险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灌注桩能够起到防撞墩的作用,防止船只靠岸时,对现有护岸造成冲击,砼覆面对现有护岸临水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船行波对护岸冲刷,造成墙后土体被淘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它包括基础,所述基础上设置有浆砌石驳岸,所述浆砌石驳岸内侧设置有港堤,所述港堤包括堤底段、中间斜坡段和堤顶段,所述堤底段区域设置有第一灌注桩,所述第一灌注桩与浆砌石驳岸之间通过拉梁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外侧设置有第二灌注桩,所述第二灌注桩顶部设置有砼联系梁,所述第二灌注桩内侧设置有填充砼,所述填充砼上方设置有钢筋砼覆面,所述填充砼内设置有连接梁板,所述第二灌注桩与钢筋砼覆面之间通过连接梁板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与填充砼和钢筋砼覆面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挡墙。优选的,所述中间斜坡段的坡度缓于1:3。优选的,所述钢筋砼覆面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所述下连接梁位于钢筋砼覆面底部,所述连接梁板上端与下连接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灌注桩的直径为0.8m,桩长为10m。优选的,所述第二灌注桩的直径为1.2m,桩间距8m,桩长为12m。优选的,所述砼联系梁的截面尺寸为1.2m*0.8m。优选的,所述钢筋砼覆面的厚度为0.3m。优选的,所述第二灌注桩临水侧上部设置有钢护木,所述钢护木向上延伸至砼联系梁区域,所述砼联系梁临水侧转角位置处设置有钢护角。优选的,所述填充砼与挡土墙之间通过多个化学植筋相互锚固。优选的,多个化学植筋呈梅花桩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灌注桩能够起到防撞墩的作用,防止船只靠岸时,对现有护岸造成冲击,砼覆面对现有护岸临水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船行波对护岸冲刷,造成墙后土体被淘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基础1浆砌石驳岸2河床3港堤4堤底段41中间斜坡段42堤顶段43第一灌注桩5拉梁6第二灌注桩7砼联系梁8填充砼9钢筋砼覆面10上连接梁10.1下连接梁10.2连接梁板11挡墙12钢护木13钢护角14化学植筋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它包括基础1,所述基础1上设置有浆砌石驳岸2,所述浆砌石驳岸2内侧(远离河床3一侧)设置有港堤4,所述港堤4包括堤底段41、中间斜坡段42和堤顶段43,所述堤底段41区域设置有第一灌注桩5,所述第一灌注桩5与浆砌石驳岸2之间通过拉梁6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2外侧(靠近河床3一侧)设置有第二灌注桩7,所述第二灌注桩7顶部设置有砼联系梁8,所述第二灌注桩7内侧设置有填充砼9,所述填充砼9上方设置有钢筋砼覆面10,所述填充砼9内设置有连接梁板11,所述第二灌注桩7与钢筋砼覆面10之间通过连接梁板11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2与填充砼9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挡墙12,所述砼联系梁8、钢筋砼覆面10、挡土墙12和堤底段41的顶面齐平;所述中间斜坡段42的坡度缓于1:3;所述钢筋砼覆面10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连接梁10.1和下连接梁10.2,所述下连接梁10.2位于钢筋砼覆面10底部,所述连接梁板11上端与下连接梁10.2相连接;所述第一灌注桩5的直径为0.8m,桩长为10m;所述第二灌注桩7的直径为1.2m,桩间距8m,桩长为12m;所述砼联系梁8的截面尺寸为1.2m*0.8m;所述钢筋砼覆面11的厚度为0.3m;所述第二灌注桩7临水侧上部设置有钢护木13,所述钢护木13向上延伸至砼联系梁8区域;所述砼联系梁8临水侧转角位置处设置有钢护角14;所述填充砼9与挡土墙12之间通过多个化学植筋15相互锚固;多个化学植筋15呈梅花状布置。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础(1),所述基础(1)上设置有浆砌石驳岸(2),所述浆砌石驳岸(2)内侧设置有港堤(4),所述港堤(4)包括堤底段(41)、中间斜坡段(42)和堤顶段(43),所述堤底段(41)区域设置有第一灌注桩(5),所述第一灌注桩(5)与浆砌石驳岸(2)之间通过拉梁(6)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2)外侧设置有第二灌注桩(7),所述第二灌注桩(7)顶部设置有砼联系梁(8),所述第二灌注桩(7)内侧设置有填充砼(9),所述填充砼(9)上方设置有钢筋砼覆面(10),所述填充砼(9)内设置有连接梁板(11),所述第二灌注桩(7)与钢筋砼覆面(10)之间通过连接梁板(11)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2)与填充砼(9)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挡墙(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础(1),所述基础(1)上设置有浆砌石驳岸(2),所述浆砌石驳岸(2)内侧设置有港堤(4),所述港堤(4)包括堤底段(41)、中间斜坡段(42)和堤顶段(43),所述堤底段(41)区域设置有第一灌注桩(5),所述第一灌注桩(5)与浆砌石驳岸(2)之间通过拉梁(6)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2)外侧设置有第二灌注桩(7),所述第二灌注桩(7)顶部设置有砼联系梁(8),所述第二灌注桩(7)内侧设置有填充砼(9),所述填充砼(9)上方设置有钢筋砼覆面(10),所述填充砼(9)内设置有连接梁板(11),所述第二灌注桩(7)与钢筋砼覆面(10)之间通过连接梁板(11)相连接,所述浆砌石驳岸(2)与填充砼(9)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挡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斜坡段(42)的坡度缓于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与砼覆面结合的除险加固断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覆面(10)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上连接梁(10.1)和下连接梁(10.2),所述下连接梁(10.2)位于钢筋砼覆面(10)底部,所述连接梁板(11)上端与下连接梁(10.2)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伯进徐建军苏海刚徐一新陆赵锋冯刚赵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白屈港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