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20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包括炉外料车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料车框架上方设有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下方设有积油漏斗,所述积油漏斗下方设有漏油槽,所述漏油槽下方设有封闭扣,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一侧设有纵向移动减速机,所述纵向移动减速机一侧设有驱动连轴器,所述驱动连轴器一侧设有纵向驱动轴,所述驱动连轴器与纵向驱动轴连接处设有驱动螺母,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中部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设有锁紧脱钩装置,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中部设有三道车托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了送料位置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
技术介绍
装料外料车是真空热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装置,常常用于自动化热处理热处理生产。目前国产的真空油淬炉的外料车结构均采用双导轨结构,三道车的轮子直接在导轨内实现水平移动,由于真空炉的三道车较长,工件必须由三道车直接送入加热式加热,导致前面的轮子受力很大,一般是装载工件重量的三倍以上,所以在三道车水平运行时人工推动时需要相当大的力度。甚至需要两个员工方能操作,劳动力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控制可将工件直接送到加热室内,设有多组三道车托辊降低受力,减少应人为操作出现不安全因素,以及保证送料位置的精准度,同时减少劳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包括炉外料车框架,所述炉外料车框架上方设有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下方设有积油漏斗,所述积油漏斗下方设有漏油槽,所述漏油槽下方设有封闭扣,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一侧设有纵向移动减速机,所述纵向移动减速机一侧设有驱动连轴器,所述驱动连轴器一侧设有纵向驱动轴,所述驱动连轴器与纵向驱动轴连接处设有驱动螺母,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中部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设有锁紧脱钩装置,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中部设有三道车托辊,所述三道车托辊内部设有三道车托辊轴,所述三道车托辊轴两侧设有侧面托辊轴承座,所述三道车托辊上方设有三道车固定轴,所述三道车固定轴下方设有外料车加强筋板,所述三道车固定轴一侧设有三道车后滚轮,所述三道车后滚轮一侧设有三道车叉,所述三道车叉一侧设有三道车连接轴,所述三道车固定轴中部设有三道车前滚轮,所述三道车托辊轴上方设有装料料框,所述炉外料车框架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减速机,所述炉外料车框架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后滚轮,所述炉外料车框架下方另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前滚轮,所述炉外料车框架与横向运行后滚轮连接处设有滚轮旋转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三道车托辊的数量为七组,分布于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上方,所述装料料框通过三道车托辊与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面托辊轴承座的数量为十四组,分布于三道车托辊轴两侧,所述三道车托辊轴通过侧面托辊轴承座与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连轴器通过驱动螺母与纵向驱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推杆插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横向运行后滚轮通过滚轮旋转轴与炉外料车框架转动连接,横向运行前滚轮通过滚轮旋转轴与炉外料车框架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积油漏斗通过封闭扣与漏油槽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料车可实现纵向将三道车自动送入油淬炉的炉内取送料机构,也可实现纵向取料后,实现横向移动,将工件送到下一个工站继续加工,所述的三道车由原来的轨道侧面受力结构改成底部受力结构,在三道车的底部设计了辊道,这样侧面的轨道不再受力,三道车完全依靠底部的辊道来实现向前推动,工件和小车直接放在小车的辊道上所以水平运行滑动自然,三道车的推进是通过安装在三道车的侧面的减速机和丝杆的运行来实现对小车推动,减速电机驱动丝杆,丝杠带动螺母,螺母带动推杆,实现纵向运动,所述的推杆和三道车的连接设计有自动脱挂钩机构,通过电动推杆来实现脱钩或挂钩,从而达到自动送料和出料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的上方连接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的侧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的托辊连接图。图中:1、三道车后滚轮;2、三道车固定轴;3、三道车前滚轮;4、装料料框;5、三道车叉;6、三道车连接轴;7、三道车托辊;8、积油漏斗;9、炉外料车框架;10、横向运行前滚轮;11、横向运行减速机;12、滚轮旋转轴;13、横向运行后滚轮;14、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5、电动推杆;16、锁紧脱钩装置;17、纵向移动减速机;18、驱动连轴器;19、驱动螺母;20、纵向驱动轴;21、推杆;22、三道车托辊轴;23、外料车加强筋板;24、侧面托辊轴承座;25、漏油槽;26、封闭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包括炉外料车框架9,炉外料车框架9上方设有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下方设有积油漏斗8,积油漏斗8下方设有漏油槽25,漏油槽25下方设有封闭扣26,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一侧设有纵向移动减速机17,纵向移动减速机17一侧设有驱动连轴器18,驱动连轴器18一侧设有纵向驱动轴20,驱动连轴器18与纵向驱动轴20连接处设有驱动螺母19,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中部一侧设有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内设有推杆21,推杆21一侧设有锁紧脱钩装置16,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中部设有三道车托辊7,三道车托辊7内部设有三道车托辊轴22,三道车托辊轴22两侧设有侧面托辊轴承座24,三道车托辊7上方设有三道车固定轴2,三道车固定轴2下方设有外料车加强筋板23,三道车固定轴2一侧设有三道车后滚轮1,三道车后滚轮1一侧设有三道车叉5,三道车叉5一侧设有三道车连接轴6,三道车固定轴2中部设有三道车前滚轮3,三道车托辊轴22上方设有装料料框4,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减速机11,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后滚轮13,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另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前滚轮10,炉外料车框架9与横向运行后滚轮13连接处设有滚轮旋转轴12。本实施例中,三道车托辊7的数量为七组,分布于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上方,装料料框4通过三道车托辊7与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滑动连接,通过三道车托辊7将上方的装料料框4平滑运行,侧面托辊轴承座24的数量为十四组,分布于三道车托辊轴22两侧,三道车托辊轴22通过侧面托辊轴承座24与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转动连接,通过侧面托辊轴承座24固定三道车托辊轴22使托辊转动,驱动连轴器18通过驱动螺母19与纵向驱动轴20转动连接,电动推杆15与推杆21插接,通过推杆21推动装料料框4移动,横向运行后滚轮13通过滚轮旋转轴12与炉外料车框架9转动连接,横向运行前滚轮10通过滚轮旋转轴12与炉外料车框架9转动连接,通过两组滚轮使外料车横向移动,积油漏斗8通过封闭扣26与漏油槽25固定连接,通过漏油槽25满油后可拧下将油倒回真空炉内。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为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在使用时,该料车可实现纵向将三道车自动送入油淬炉的炉内取送料机构,也可实现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包括炉外料车框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上方设有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下方设有积油漏斗(8),所述积油漏斗(8)下方设有漏油槽(25),所述漏油槽(25)下方设有封闭扣(26),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一侧设有纵向移动减速机(17),所述纵向移动减速机(17)一侧设有驱动连轴器(18),所述驱动连轴器(18)一侧设有纵向驱动轴(20),所述驱动连轴器(18)与纵向驱动轴(20)连接处设有驱动螺母(19),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中部一侧设有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内设有推杆(21),所述推杆(21)一侧设有锁紧脱钩装置(16),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中部设有三道车托辊(7),所述三道车托辊(7)内部设有三道车托辊轴(22),所述三道车托辊轴(22)两侧设有侧面托辊轴承座(24),所述三道车托辊(7)上方设有三道车固定轴(2),所述三道车固定轴(2)下方设有外料车加强筋板(23),所述三道车固定轴(2)一侧设有三道车后滚轮(1),所述三道车后滚轮(1)一侧设有三道车叉(5),所述三道车叉(5)一侧设有三道车连接轴(6),所述三道车固定轴(2)中部设有三道车前滚轮(3),所述三道车托辊轴(22)上方设有装料料框(4),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减速机(11),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后滚轮(13),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另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前滚轮(10),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与横向运行后滚轮(13)连接处设有滚轮旋转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室油淬真空炉自动装料外料车,包括炉外料车框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上方设有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下方设有积油漏斗(8),所述积油漏斗(8)下方设有漏油槽(25),所述漏油槽(25)下方设有封闭扣(26),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一侧设有纵向移动减速机(17),所述纵向移动减速机(17)一侧设有驱动连轴器(18),所述驱动连轴器(18)一侧设有纵向驱动轴(20),所述驱动连轴器(18)与纵向驱动轴(20)连接处设有驱动螺母(19),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中部一侧设有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内设有推杆(21),所述推杆(21)一侧设有锁紧脱钩装置(16),所述炉外料车上平台支架(14)中部设有三道车托辊(7),所述三道车托辊(7)内部设有三道车托辊轴(22),所述三道车托辊轴(22)两侧设有侧面托辊轴承座(24),所述三道车托辊(7)上方设有三道车固定轴(2),所述三道车固定轴(2)下方设有外料车加强筋板(23),所述三道车固定轴(2)一侧设有三道车后滚轮(1),所述三道车后滚轮(1)一侧设有三道车叉(5),所述三道车叉(5)一侧设有三道车连接轴(6),所述三道车固定轴(2)中部设有三道车前滚轮(3),所述三道车托辊轴(22)上方设有装料料框(4),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一侧设有横向运行减速机(11),所述炉外料车框架(9)下方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子云工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