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包括液压升降装置、挤压机构、顶升释放机构、伸缩阻挡机构和机架,其中,所述挤压机构、顶升释放机构、伸缩阻挡机构均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内侧两边;两组所述挤压机构、顶升释放机构、伸缩阻挡机构均关于所述机架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顶升释放机构正下方;所述伸缩阻挡机构位于所述顶升释放机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实现了在自动化的工厂中对铜板进行自动化整形,使后续的工作更容易完成,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的工厂中,需要对成排放置的板材进行分离输送并且达到固定的状态方便下一步运转,由于板材自重较重,尺寸不规则,板材之间贴合的静摩擦力较大,在分离之前需要将板材进行整形。目前,现有的自动化设备中并没有对板材进行自动整形的机构。因此,如何在板材分离之前对其进行自动整形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包括液压升降装置、挤压机构、顶升释放机构、伸缩阻挡机构和机架,其中,所述挤压机构、顶升释放机构、伸缩阻挡机构均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内侧两边;两组所述挤压机构、顶升释放机构、伸缩阻挡机构均关于所述机架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顶升释放机构正下方;所述伸缩阻挡机构位于所述顶升释放机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抬升板、底板、液压升降杆和支撑架;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抬升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抬升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采用剪叉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板的同一面分别与所述液压升降杆和支撑架连接,所述抬升板能够保持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导向板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导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导向板水平设置,且两个所述挤压导向板互相平行;两个所述挤压导向板能够相向同步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导向板与所述机架侧壁之间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有两个,且关于所述驱动杆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杆能够伸缩,用于加强所述挤压导向板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顶升释放机构包括顶升电机和顶升支架;所述顶升支架水平设置,且两个所述顶升支架互相平行;所述顶升支架与所述机架侧壁活动连接,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顶升电机用于为所述顶升支架的运动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阻挡机构、液压升降杆和驱动杆的动力装置均为液压站。本技术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实现了在自动化的工厂中对铜板进行自动化整形,使后续的工作更容易完成,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侧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剖视图。图中:1液压升降装置、11抬升板、12底板、13液压升降杆、14支撑架、2挤压机构、21挤压导向板、22驱动杆、23限位杆、3顶升释放机构、31顶升支架、4伸缩阻挡机构、5机架、6铜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自动化的工厂中,需要对成排放置的板材进行分离输送并且达到固定的状态方便下一步运转,由于板材自重较重,尺寸不规则,板材之间贴合的静摩擦力较大,在分离之前需要将板材进行整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侧视图,如图1所示,机构主要由液压升降装置1、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和机架5组成。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用于装载板材,将板材放置到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上;所述挤压机构2,用于对成排的板材进行挤压整形;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用于将成排的板材抬起,便于所述挤压机构2对板材进行挤压整形;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用于阻挡板材,将板材的左右挂耳进行对齐,保证输送时板材左右的同步性,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其中,所述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均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5的内侧两边;两组所述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均关于所述机架5中轴面对称设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设置在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正下方;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位于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一端。具体的,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包括抬升板11、底板12、液压升降杆13和支撑架14,所述抬升板11用于放置板材;所述液压升降杆13的一端与所述抬升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4采用剪叉式结构,但不限于剪叉式结构,所述支撑架14顶端的各连接脚与所述抬升板11铰接,底端的各连接脚与所述底板12铰接。所述抬升板11的同一面分别与所述液压升降杆13和支撑架14连接,当所述液压升降杆13带动所述抬升板11升降时,所述支撑架14会跟随伸缩,在水平位置上保证所述抬升板11不会发生偏移,便于板材装载位置的精确,且使所述抬升板11能够保持水平位置。其中,所述液压升降杆13的动力由液压站提供。具体的,所述挤压机构2包括挤压导向板21和驱动杆22,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杆22的一端与所述挤压导向板21的侧面固定连接,优选安装在所述挤压导向板21的侧面中轴线上;所述挤压导向板21水平设置,且两个所述挤压导向板21互相平行;两个所述挤压导向板21能够相向同步运动,以便能够将成排的板材挤压在机架5中间的位置,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所述挤压导向板21与所述机架5侧壁之间连接有限位杆23;所述限位杆23设有两个,但不限于两个,且关于所述驱动杆22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杆23能够伸缩,在随着驱动杆22伸缩而伸缩的同时,能够加强所述挤压导向板21的稳固性,避免发生倾斜。其中,所述驱动杆22的动力由液压站提供。具体的,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包括顶升电机和顶升支架31,所述顶升支架31水平设置,且两个所述顶升支架31互相平行,其中两个所述顶升支架31之间的距离大于板材的最小宽度,但小于板材左右挂耳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顶升支架31与所述机架5侧壁活动连接,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且两个所述顶升支架31同步运动。所述顶升电机为所述顶升支架31的运动提供动力,使所述顶升支架31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具体的,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的动力装置也为液压站,在液压站的动力提供下,两个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能够向所述机架5的内侧做伸缩、相向运动,当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伸出时,能够对板材进行阻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升降装置(1)、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和机架(5),其中,/n所述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均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5)的内侧两边;/n两组所述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均关于所述机架(5)中轴面对称设置;/n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设置在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正下方;/n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位于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升降装置(1)、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和机架(5),其中,
所述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均设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5)的内侧两边;
两组所述挤压机构(2)、顶升释放机构(3)、伸缩阻挡机构(4)均关于所述机架(5)中轴面对称设置;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设置在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正下方;
所述伸缩阻挡机构(4)位于所述顶升释放机构(3)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装置(1)包括抬升板(11)、底板(12)、液压升降杆(13)和支撑架(14);
所述液压升降杆(13)的一端与所述抬升板(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2)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14)的一端与所述抬升板(1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2)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采用剪叉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板自动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11)的同一面分别与所述液压升降杆(13)和支撑架(14)连接,所述抬升板(11)能够保持水平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梅,曹亮,高小军,李群,钟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大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