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819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属于热挤压设备领域,解决了热挤压过程中,穿孔针极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包括针体、设置在所述针体端部的针头、设置在所述针体另一端的针尾,所述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液的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
本技术涉及热挤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
技术介绍
挤压是一个热加工工序,在整个合金管生产过程中,主要起着开坯作用,在热挤压过程中,挤压穿孔针在每一个挤压周期都要承受一次载荷和温度的剧烈交替。穿孔时穿孔针整体受强烈的压应力作用,而外表与高温铜锭直接接触,温度急剧升高,同时受到金属流动产生的摩擦力作用;稳定挤压过程中,穿孔针不动,铜管轴向流动,因此挤压穿孔针外表面受到极大的轴向摩擦力作用,使整体受拉应力,同时外表面温度升高,而内壁受水冷;一个挤压道次结束后,又采用水冷方式对其内表面进行剧烈冷却。在这种急冷急热的恶劣工作状态下,穿孔针极易产生表面龟裂,变形,弯曲,拉毛,变细,断裂等缺陷,使用寿命很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解决了热挤压过程中,穿孔针极易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包括针体、设置在所述针体端部的针头、设置在所述针体另一端的针尾,所述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液的凹槽。本技术提出一种穿孔针,其针体上设有多个凹槽,在挤压前会将润滑液涂在针体表面,穿孔过程中表层的润滑液基本被消耗掉,但是凹槽里面却还保留有润滑液,在稳定挤压过程中,随着金属流动,润滑液不停被从凹槽中带出润滑管子内壁和针体表面,大幅度减少穿孔针表面拉毛的情况,从而增加了穿孔针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管材的质量。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凹槽为沿所述针体周向设置的环槽。环槽内可以存放更多的润滑液,且可以使得针体受力更加均匀,针体呈现为竹节状,在加工时,可以直接沿着针体外周进行加工,由于凹槽为环形,加工会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序编写也会更加容易。进一步的,所述穿孔针还包括一端敞开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自所述针尾端部向所述针头延伸。冷却槽具有一处开口,能够将冷却槽内注入冷却液以降低穿孔针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穿孔针还包括一层氮化层,所述氮化层覆盖于所述针头、针体、针尾表面。氮化层为一层经过渗氮处理的防护层,表面硬度较高,可达HV850~1200,以保护位于氮化层内部的针头、针体和针尾。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针体100、针头200、针尾300、凹槽400、冷却槽5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解决了热挤压过程中,穿孔针极易损坏的问题,包括针体100、设置在所述针体100端部的针头200、设置在所述针体100另一端的针尾300,所述针体100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液凹槽400。本技术提出一种穿孔针,其针体100上设有多个凹槽400,在挤压前会将润滑液涂在针体100表面,穿孔过程中表层的润滑液基本被消耗掉,但是凹槽400里面却还保留有润滑液,在稳定挤压过程中,随着金属流动,润滑液不停被从凹槽400中带出润滑管子内壁和针体100表面,大幅度减少穿孔针表面拉毛的情况,从而增加了穿孔针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管材的质量。所述多个凹槽400为沿所述针体100周向设置的环槽,环槽内可以存放更多的润滑液,且可以使得针体100受力更加均匀,针体100呈现为竹节状,在加工时,可以直接沿着针体100外周进行加工,由于凹槽400为环形,加工会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序编写也会更加容易。经过大量的生产试验对比,发现拥有竹节式针体100的穿孔针的使用寿命要比圆柱式穿孔针长3~4倍,特别是在生产难挤压铜合金时(例如:B30)效果更为明显。所述穿孔针还包括一端敞开的冷却槽500,所述冷却槽500自所述针尾300端部向所述针头200延伸。冷却槽500具有一处开口,能够将冷却槽500内注入冷却液以降低穿孔针的温度。此外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穿孔针材料来增强穿孔针的强度。穿孔针的材料有着以下三种材料作为选择,分别为:H13;3Cr2W8V;INCONEL718。在进行试验时,使用上面三种材料生产的圆柱式穿孔针,分别用其进行大量的白铜B30挤压生产试验。其中,H13具有优良的抗热裂能力,具有中等耐磨损能力,在工作场合可予以水冷,在实验过程中发现,H13圆柱式穿孔针极易弯曲、变形;3Cr2W8V高温下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由于钢的相变温度较高,故抵抗冷热交变的耐热疲劳性良好,但其韧性和塑性较差,适用于制作高温下,高应力,但不受冲击负荷的高硬度的热压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3Cr2W8V圆柱式穿孔针极易断裂,基本难以完成B30挤压;INCONEL7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设置在所述针体端部的针头、设置在所述针体另一端的针尾,所述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液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设置在所述针体端部的针头、设置在所述针体另一端的针尾,所述针体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用于容纳润滑液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挤压工艺的穿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槽为沿所述针体周向设置的环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莉军傅海东张清华黄国平陈世奇杨建军刘大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