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利用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低压蒸汽可以作为真空系统喷射蒸汽、伴热蒸汽、吹扫蒸汽等,低压蒸汽凝液送至干熄焦车间,而在实际生产中,伴热蒸汽投用时所闪蒸的低压蒸汽不能满足使用,需要补入低压蒸汽,补入的这部分低压蒸汽需消耗高压过热蒸汽,同时外送凝液温度高,送到干熄焦后会影响其正常的补水,同时,大部分的外送凝液都是直接外排至下水道,既会造成浪费还产生很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弥补伴热投用时低压蒸汽量不足,同时可使低压蒸汽凝液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的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包括凝液闪蒸罐、减温减压系统和低压蒸汽总管,低压蒸汽总管的输入端与减温减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低压蒸汽由减温减压系统中向低压蒸汽总管中输送;该凝液闪蒸罐设置有第一气体输出端、第二气体输出端、凝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液闪蒸罐、减温减压系统和低压蒸汽总管,低压蒸汽总管的输入端与减温减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低压蒸汽由减温减压系统中向低压蒸汽总管中输送;该凝液闪蒸罐设置有第一气体输出端、第二气体输出端、凝液输出端,第一气体输出端与低压蒸汽总管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向低压蒸汽总管中供入低压蒸汽;第二气体输出端与负载支路管线相连,该负载支路管线与低压蒸汽总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低压蒸汽总管中的低压蒸汽可经该连通管道向负载支路管线中进行补充;凝液输出端与低压蒸汽总管之间通过低压蒸汽凝液管道相连接,并在该低压蒸汽凝液管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液闪蒸罐、减温减压系统和低压蒸汽总管,低压蒸汽总管的输入端与减温减压系统的输出端相连,低压蒸汽由减温减压系统中向低压蒸汽总管中输送;该凝液闪蒸罐设置有第一气体输出端、第二气体输出端、凝液输出端,第一气体输出端与低压蒸汽总管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向低压蒸汽总管中供入低压蒸汽;第二气体输出端与负载支路管线相连,该负载支路管线与低压蒸汽总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且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三调节阀,低压蒸汽总管中的低压蒸汽可经该连通管道向负载支路管线中进行补充;凝液输出端与低压蒸汽总管之间通过低压蒸汽凝液管道相连接,并在该低压蒸汽凝液管道末端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凝液闪蒸罐中的低压蒸汽凝液由低压蒸汽凝液管道经第二调节阀进入低压蒸汽总管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蒸汽凝液管道上沿低压蒸汽凝液进入所述低压蒸汽总管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液位调节阀、第二三通管和所述第二调节阀,第二三通管的第二分支出水口处设置有凝液外排管,并与该凝液外排管固定连接,且凝液外排管上设置有截止阀,凝液闪蒸罐中的低压蒸汽凝液可依次经液位调节阀、第二三通管和第二调节阀进入所述低压蒸汽总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温减压系统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三通管,并于该第一三通管的第一主路入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气体输出端与第一三通管的第二主路入水口相连,并在所述第一气体输出端与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其中所述低压蒸汽总管的输入端与第一三通的分支出水口相连,所述凝液闪蒸罐中的低压蒸汽依次经第一调节阀、第一三通管进入低压蒸汽总管。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凝液利用效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跃,
申请(专利权)人: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