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804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生物炭40‑60份、腐殖酸钾2‑4份、硫酸钾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尿素15‑20份、粘结剂6‑7份、蒙脱石4‑6份、凹凸棒土2‑3份、稀土0.5‑2份、聚乙烯酸钾6‑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6‑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以生物炭为主化肥为辅的肥料,能够改善农业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孔隙度,改善桑树园土壤的肥力,在提高桑树园碳氮比的同时,也使桑树园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满足桑树生长的需求,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叶产量,进而改善桑树叶品质;还添加了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铵能够防止土壤结块,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是家蚕的饲料,桑树所产桑叶的多少直接影响桑蚕养殖业的发展,而对桑树种植园的田间管理中,传统方法为施加农家肥或者是重点施加化肥辅以农家肥用于提高桑叶的产量,而土壤中理想的氮磷钾比例为1:0.4-0.5:0.4-0.5,若只施加农家肥,虽然不会造成桑园土壤板结,但是长期施用农家肥会导致桑树的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衡,影响桑树的光合作用,如果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桑树生长,但是长期施用化肥辅以农家肥,使得桑树园土壤板结、透气性和保水性差、微生物菌落失衡,从而使得桑树园桑树出现增肥不增产,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改善桑树园土壤的肥力以及氮磷钾含量是提高桑树产量的关键。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桑树园田间管理时土壤肥力差、易于出现板结、保水性和透气性不高,进而导致影响桑树增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生物炭40-60份、腐殖酸钾2-4份、硫酸钾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尿素15-20份、粘结剂6-7份、蒙脱石4-6份、凹凸棒土2-3份、稀土0.5-2份、聚乙烯酸钾6-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6-7份。较佳地,所述生物炭50份、腐殖酸钾4份、硫酸钾18份、磷酸氢二铵15份、尿素20份、蒙脱石5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1份、聚乙烯酸钾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7份。较佳地,所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6-8。较佳地,所述生物炭由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作为生物炭原料经煅烧热解制成。较佳地,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50-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的制备方法,(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400-500℃,热解时间为1-2min;(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3)将硫酸钾、磷酸氢二铵以及尿素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10-20min取出过筛得到粉料;(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和粘结剂内搅拌25-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1-3mm的颗粒。较佳地,所述过筛时的筛网孔径为40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生物炭能够改善农业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可用作缓释肥料,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改善桑树种植土壤的微生物环境。(2)以生物炭为主以化肥为辅制备桑树复合肥,能够大大改善桑树园土壤的肥力,在提高桑树园碳氮比的同时也使桑树园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满足桑树生长的需求,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叶产量,进而改善桑树叶品质。(3)在本专利技术原料中添加了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铵,各物质间相互协同作用,改善了土壤的分散性,防止土壤结块的同时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400℃,热解时间为1min;(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3)将硫酸钾15份、磷酸氢二铵15份、尿素15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4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1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2份、蒙脱石4份、凹凸棒土2份、稀土0.5份、聚乙烯酸钾份6份、聚丙烯酸铵6份和粘结剂6份内搅拌2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1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6,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5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实施例2(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450℃,热解时间为1.5min;(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3)将硫酸钾18份、磷酸氢二铵18份、尿素17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5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15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3份、蒙脱石5份、凹凸棒土2.5份、稀土1份、聚乙烯酸钾份6.5份、聚丙烯酸铵6.5份和粘结剂6.5份内搅拌30min,最后保证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2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5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7,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55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实施例3(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2min;(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3)将硫酸钾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尿素20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6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2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4份、蒙脱石6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2份、聚乙烯酸钾份7份、聚丙烯酸铵7份和粘结剂7份内搅拌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3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8,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对比例1(1)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进行粉碎;(2)将硫酸钾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尿素20份以及上述粉碎物6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2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3)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4份、蒙脱石6份、凹凸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生物炭40-60份、腐殖酸钾2-4份、硫酸钾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尿素15-20份、粘结剂6-7份、蒙脱石4-6份、凹凸棒土2-3份、稀土0.5-2份、聚乙烯酸钾6-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6-7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生物炭40-60份、腐殖酸钾2-4份、硫酸钾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尿素15-20份、粘结剂6-7份、蒙脱石4-6份、凹凸棒土2-3份、稀土0.5-2份、聚乙烯酸钾6-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6-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50份、腐殖酸钾4份、硫酸钾18份、磷酸氢二铵15份、尿素20份、蒙脱石5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1份、聚乙烯酸钾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由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作为生物炭原料经煅烧热解制成。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林周艳霞秦和生何梦秀谢振奖唐国森张世来蒋振华李家文黄志琼王雁翔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