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设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96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设备及其应用,属于机械设备领域,该升降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承托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竖向支撑件、轨道、混凝土基础;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件、升降螺杆;承托机构包括:承托台、传动螺母、传动轮;竖向支撑件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轨道位于竖向支撑件上,并自竖向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顶端;升降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位于混凝土基础上,上端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升降螺杆转动;传动螺母位于承托台上,同时与升降螺杆螺纹配合;传动轮位于承托台上,同时与轨道滑动配合。该升降设备的升降距离不受其结构限制,能够获得更高的上升距离,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设备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设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公路限高架作为一种交通安全设施,能够给予车辆高度强制警示限制,对于保障城市道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公路限高架,其包括:支撑架、限高杆和底座,支撑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底座上侧,支撑架下侧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由上支座、下支座和缸体构成,上支座设于缸体上侧,下支座设于缸体下侧,限高杆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支撑架。缸体内部由活塞杆、活塞、油腔、压力筒和底部阀构成,活塞杆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活塞,活塞活动连接在压力筒内部,油腔设于活塞上侧,压力筒设于活塞下侧,底部阀设于缸体底部。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公路限高架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受油腔的限制,伸缩装置的伸长距离有限,造成所限制的最大高度较低,应用时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设备及其应用,升降距离不受其结构限制,能够获得更高的上升距离,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设备,所述升降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承托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向支撑件、轨道、混凝土基础;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件、升降螺杆;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台、传动螺母、传动轮;所述竖向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轨道位于所述竖向支撑件上,并自所述竖向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竖向支撑件的顶端;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升降螺杆的上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螺杆转动;所述传动螺母位于所述承托台上,同时与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所述传动轮位于所述承托台上,同时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竖向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有地脚螺栓;所述法兰通过螺母与所述地脚螺栓紧固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竖向支撑件为钢桁架结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凝土基础上固定有支撑轴承,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轴承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为电力驱动件、内燃机驱动件或人力驱动件,并且,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竖向支撑件的顶部或底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螺母设置有多个,彼此间隔地均匀分布于所述承托台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轮设置有多个,彼此间隔地均匀分布于所述承托台面向所述轨道的壁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托台为中空的钢构件。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的任一种升降设备在具有升降功能的设施中的应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具有升降功能的设施包括:具有升降功能的交通设施、具有升降功能的运输设施、具有升降功能的仓储设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设备,在应用时,通过驱动件驱动升降螺杆正转或者反转,可以使与升降螺杆螺纹配合的传动螺母上升或下降,传动螺母位于承托台上,进而可以带动承托台上升或下降。由于承托台上还具有传动轮,在其升降过程中,传动轮与竖向支撑件上的轨道滑动配合,使得承托台可以沿竖向支撑件稳定可控地进行升降作业。由于轨道自竖向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其顶端,使得承托台的升降范围自竖向支撑件的顶端至底端,升降距离不受升降设备结构所限制,能够获得更高的上升距离,具有更高的适用性。通过螺杆-螺母配合实现升降,在没有驱动件提供动力输入的情况下,依靠承托台自身重力无法下降,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机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机构-升降机构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支撑机构-升降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承托机构的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承托机构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承托机构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升降设备的正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升降设备的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升降设备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支撑机构,101-竖向支撑件,102-轨道,103-混凝土基础,2-升降机构,201-驱动件,202-升降螺杆,203-支撑轴承,3-承托机构,301-承托台,302-传动螺母,303-传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设备,如附图1-附图11所示,该升降设备包括:支撑机构1、升降机构2、承托机构3。其中,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支撑机构1包括:竖向支撑件101、轨道102、混凝土基础103;如附图4、附图5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驱动件201、升降螺杆202;如附图6、附图7、附图8所示,承托机构3包括:承托台301、传动螺母302、传动轮303。如附图9、附图10、附图11所示,竖向支撑件101用于固定于混凝土基础103上,轨道102位于竖向支撑件101上,并自竖向支撑件101的底端延伸至竖向支撑件101的顶端;升降螺杆202的下端可转动地位于混凝土基础103上,上端与驱动件201连接;驱动件201用于驱动升降螺杆202转动;传动螺母302位于承托台301上,同时与升降螺杆202螺纹配合;传动轮303位于承托台301上,同时与轨道102滑动配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设备,在应用时,通过驱动件201驱动升降螺杆202正转或者反转,可以使与升降螺杆202螺纹配合的传动螺母302上升或下降,传动螺母302位于承托台301上,进而可以带动承托台301上升或下降。由于承托台301上还具有传动轮303,在其升降过程中,传动轮303与竖向支撑件101上的轨道102滑动配合,使得承托台301可以沿竖向支撑件101稳定可控地进行升降作业。由于轨道102自竖向支撑件101的底端延伸至其顶端,使得承托台301的升降范围自竖向支撑件101的顶端至底端,升降距离不受升降设备结构所限制,能够获得更高的上升距离,具有更高的适用性。通过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承托机构;/n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向支撑件、轨道、混凝土基础;/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件、升降螺杆;/n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台、传动螺母、传动轮;/n所述竖向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轨道位于所述竖向支撑件上,并自所述竖向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竖向支撑件的顶端;/n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升降螺杆的上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n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螺杆转动;/n所述传动螺母位于所述承托台上,同时与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n所述传动轮位于所述承托台上,同时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设备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承托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向支撑件、轨道、混凝土基础;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件、升降螺杆;
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托台、传动螺母、传动轮;
所述竖向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轨道位于所述竖向支撑件上,并自所述竖向支撑件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竖向支撑件的顶端;
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位于所述混凝土基础上,所述升降螺杆的上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螺杆转动;
所述传动螺母位于所述承托台上,同时与所述升降螺杆螺纹配合;
所述传动轮位于所述承托台上,同时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有法兰,所述混凝土基础上预埋有地脚螺栓;
所述法兰通过螺母与所述地脚螺栓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件为钢桁架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立曹汉江刘兴旺段国钦刘坤安毓铖胡敏涛唐朱宁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