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84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属于机械工程设计领域。包括重力机构、驱动行驶机构和转向机构,重力机构设于底板的中部、驱动行驶机构设于底板的后部、转向机构设于底板的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简单,具备可粗调可细调,调节方便准确,耐用、结实、便于测量记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属于机械工程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无碳小车是设计一种可将该重力势能(以砝码4焦耳)转换为机械能并可以用来驱动三轮结构小车行走、转向的机械装置。通过能量的转换可实现小车按照设计者预定的轨迹行驶,从本质上能强化人们对节能减排的理解。现有的无碳小车通常采用正弦转向机构,通过对曲柄连杆机构中连杆的长度进行微量调节,使得小车按规定路径行驶避开障碍物。小车曲柄连杆机构结构复杂且小巧精细,加工困难,使得转向机构难于调节和测量记录。同时受制于小车行驶震动调节的长度保持的持久性不高、稳定性差,不能达到长期满足周期和振幅的要求,使小车行驶转向周期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足,提出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小车曲柄连杆机构难于调节、难于测量记录、持久度不高、稳定性差、不精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包括重力机构、驱动行驶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重力机构设于底板1的中部、驱动行驶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机构、驱动行驶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重力机构设于底板(1)的中部、驱动行驶机构设于底板(1)的后部、转向机构设于底板(1)的前部;所述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轴(32)的两端在轴承支座(18)的轴孔内转动,转向轴(32)的一侧设有与驱动齿轮(7)相互啮合的转向齿轮(5),转向齿轮(5)的轴承支座(18)通过螺栓Ⅱ(29)固定于底板(1)上;转向齿轮(5)的中心孔位置处有一台肩、侧面靠近齿根圆内侧设有支撑小圆柱(28),支撑小圆柱(28)的上平面和转向齿轮(5)的中心台肩的平面在同一平面,在该平面上设有带有长槽的曲柄(4),台肩处用螺钉和转向轴(3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轴距的S型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机构、驱动行驶机构和转向机构,所述重力机构设于底板(1)的中部、驱动行驶机构设于底板(1)的后部、转向机构设于底板(1)的前部;所述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轴(32)的两端在轴承支座(18)的轴孔内转动,转向轴(32)的一侧设有与驱动齿轮(7)相互啮合的转向齿轮(5),转向齿轮(5)的轴承支座(18)通过螺栓Ⅱ(29)固定于底板(1)上;转向齿轮(5)的中心孔位置处有一台肩、侧面靠近齿根圆内侧设有支撑小圆柱(28),支撑小圆柱(28)的上平面和转向齿轮(5)的中心台肩的平面在同一平面,在该平面上设有带有长槽的曲柄(4),台肩处用螺钉和转向轴(32)的端部连接,在曲柄(4)槽上设有螺栓Ⅰ(26),螺栓Ⅰ(26)和由两个鱼眼杆端关节轴承(2)和鱼眼杆端关节轴承连接杆(3)构成的连杆构件形成铰链机构;鱼眼杆端关节轴承(2)的一端与贯穿T型连接块(35)的摇杆(22)连接,形成空间摇杆机构,T型连接块(35)的底端与滑块(37)连接,滑块(37)底部的前轮轴承套(47)贯穿底板(1)后与前轮支撑架(25)连接,前轮(23)通过前轮轴(24)安装于前轮支撑架(25)上;导向圆柱Ⅰ(48)、导向圆柱Ⅱ(38)和丝杆(39)的两端均贯穿滑块(37)、并与调节机构前支撑块(46)和调节机构后支撑块(33)连接,涡轮(44)的一端与丝杆(39)连接、另一端与丝杆支撑块(45)连接,丝杆支撑块(45)通过螺栓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石飞吴小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