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鑫蕊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83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在各手指端部均开有手指洞,且手掌面开有手掌洞,手掌洞下方的手腕部两侧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可开闭的尼龙搭扣,且搭扣内侧装有光电脉搏检测传感器与线速度传感器与控制芯片连接,搏击手套的手掌背一面,各手指部分别设指根护垫,手背依次设有掌骨护垫、手背护垫、手腕护垫,且所述指根护垫与掌骨护垫中有压力检测传感器,手背护垫内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可拆卸电池板,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手背上控制芯片连接,控制芯片的存储端与存储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戴舒适、方便,保护功能强,且能检测使用者每次的出拳力度与速度,并跟踪检测使用者心跳等信息,为指导训练提供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
本技术涉及体育锻炼装置,具体为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
技术介绍
随着体育运动激烈程度的日益提高,运动员无论是在平时训练或者在正式比赛中,往往需要及时检测运动数据以便对动作与发力进行改进。而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鉴于可穿戴设备用于测量计步等功能较多,但还少见专门关注上肢锻炼并且兼顾防护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市场存在对搏击运动便捷检测的需求,以及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力情况以及身体状况的了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帮助人们锻炼上肢,在搏击训练或运动时减缓手部所承受的冲击力,同时能保护手掌以提升舒适性,并能检测出拳速度和力度,且能显示使用者脉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包括手套体,所述手套体包括一个手掌状的手心面,一个与所述手心面的形状相应且与所述手心面的两侧边缘相互连接的手背面,所述手心面和手背面的前端设置有手指部,所述手背面上方手指部设有指根护垫,指根护垫中装有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指根护垫下方设有掌骨护垫,掌骨护垫中装有与指根护垫中相同的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掌骨护垫下方手背处存在控制板,控制板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存储端及信息传输组件,手背护垫覆盖在控制板上,且手背护垫的内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可拆卸电池板,所述可拆卸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手背上的控制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控制板下方为手腕护垫,所述手心面的掌心处设置有两个气孔,且所述气孔呈椭圆形,气孔下方腕部设置有尼龙搭扣,尼龙搭扣内侧装有光电脉搏传感器与线速度传感器,上述光电脉搏传感器与线速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背护垫为掀式可拆卸护垫,通过粘扣带与手背面连接,便于可拆卸电池板的更换与充电。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套的指根护垫与掌骨护垫中压力检测传感器均为圆形贴片式传感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指部的顶端设置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防护与出拳力度速度的检测,并能实现使用者脉搏检测。同时数据的保存与传输,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掌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掌心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套体;2-手背面;3-手心面;4-手指部;5-指根护垫;6-压力检测传感器;7-掌骨护垫;8-控制芯片;9-控制芯片存储端;10-信息传输组件;11-手背护垫;12-可拆卸电池板;13-手腕护垫;14-气孔;15-尼龙扣;16-光电脉搏传感器;17-线速度传感器;18-控制面板;19-粘扣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包括手套体,手套体1材料采用双向伸缩的弹性纤维制作,运动员穿戴后贴身、灵活,且所述手套体1包括一个手掌状的手心面2,一个与所述手心面的形状相应且与所述手心面的两侧边缘相互连接的手背面3,所述手心面和手背面的前端设置有手指部4,在各手指部4顶端均开有手指洞,以保持原项目规则及习惯。请参阅图1,所述手背面3上方手指部4设有指根护垫5,指根护垫5中装有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指根护垫5下方设有掌骨护垫7,掌骨护垫7中有与指根护垫5中装有相同的压力检测传感器6实现出拳打击力度检测,且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6均为圆形贴片式传感器,所述掌骨护垫7下方手背处存在控制板18,控制板18包括控制芯片8、控制芯片存储端9及信息传输组件10,手背护垫11覆盖在控制板18上,所述手背护垫11为掀式可拆卸护垫,通过粘扣带19与手背面连接,且手背护垫11内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可拆卸电池板12,所述可拆卸电池板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手背上的控制芯片8的电源端连接,控制板18下方为手腕护垫13,而上述指根护垫5、掌骨护垫7、背护垫11、手腕护垫13是在高强度双向伸缩纤维面料上加一层3~5mm的EVA(泡沫)衬垫,再缝制一层合成革面料制成。请参阅图2,所述手心面2的掌心处设置有两个气孔14,且所述气孔14呈椭圆形,气孔14下方手腕部两侧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可开闭的尼龙搭扣15,扣紧搏击手套后防止其从手上脱落。尼龙搭扣15内侧装有光电脉搏传感器16与线速度传感器17,上述光电脉搏传感器16与线速度传感器1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8连接。工作原理: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使用时,将手从手腕部穿入,各手指由手指部4的手指洞露出。再扣紧尼龙扣15,保证搏击手套不从手上脱落,并且与手紧密附着即可。且使用者在出拳时击打时,其出拳力度由指根护垫5和掌骨护垫7内的压力检测传感器6检测,而出拳速度由尼龙扣15内线速度传感器感应17检测,而使用者的脉搏数据由尼龙扣15内的光电脉搏传感器16检测,以上各路传感器检测出的数据均由导线传输到控制芯片8内,检测到数据后控制芯片8将数据存储到控制芯片存储端9,且控制芯片8可以通过信息传输组件10与外界进行通讯,便于数据的传输,同时手背护垫11护垫内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可拆卸电池板12为控制芯片8供电,当供电不足时撕开粘扣带19掀开手背护垫11拆卸可拆卸电池板12实现电池更换,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使得训练者能实现数据的观察,并能有效的控制力度,同时便于教师以及教练指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体,手套体(1)包括一个手掌状的手心面(2),一个与所述手心面的形状相应且与所述手心面的两侧边缘相互连接的手背面(3),所述手心面和手背面的前端设置有手指部(4),所述手背面(3)上方手指部(4)设有指根护垫(5),指根护垫(5)中装有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指根护垫(5)下方设有掌骨护垫(7),掌骨护垫(7)中装有与指根护垫(5)中相同的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掌骨护垫(7)下方手背处存在控制板(18),控制板(18)包括控制芯片(8)、控制芯片存储端(9)及信息传输组件(10),手背护垫(11)覆盖在控制板(18)上,且手背护垫(11)内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可拆卸电池板(12),所述可拆卸电池板(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手背上的控制芯片(8)的电源端连接,控制板下方为手腕护垫(13),所述手心面(2)的掌心处设置有两个气孔(14),且所述气孔(14)呈椭圆形,气孔(14)下方腕部设置有尼龙搭扣(15),尼龙搭扣(15)内侧装有光电脉搏传感器(16)与线速度传感器(17),上述光电脉搏传感器(16)与线速度传感器(17)均通过导线与控制芯片(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搏击运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体,手套体(1)包括一个手掌状的手心面(2),一个与所述手心面的形状相应且与所述手心面的两侧边缘相互连接的手背面(3),所述手心面和手背面的前端设置有手指部(4),所述手背面(3)上方手指部(4)设有指根护垫(5),指根护垫(5)中装有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指根护垫(5)下方设有掌骨护垫(7),掌骨护垫(7)中装有与指根护垫(5)中相同的压力检测传感器(6),所述掌骨护垫(7)下方手背处存在控制板(18),控制板(18)包括控制芯片(8)、控制芯片存储端(9)及信息传输组件(10),手背护垫(11)覆盖在控制板(18)上,且手背护垫(11)内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可拆卸电池板(12),所述可拆卸电池板(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手背上的控制芯片(8)的电源端连接,控制板下方为手腕护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鑫蕊
申请(专利权)人:郭鑫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