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809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由把手、内部凸台、内部凹槽、轴承定位圈、外部凹槽、外部凸台A、外部凸台B、外部凹槽、开槽口、轴承、轴承座、轴承座内凸台、轴承座内凹槽、垫圈A、锁头、垫圈B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跳绳把手结构进行简化,采用模块化设计,有效提高组装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跳绳是一种常规的简单的运动器材,主要用途是用于体能训练,有氧训练,传统带轴承的跳绳把手,都采用两颗轴承,把手前后各一颗轴承,造成结构复杂,组装困难,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包括把手、内部凸台、内部凹槽、轴承定位圈、外部凹槽A、外部凸台A、外部凸台B、外部凹槽B、开槽口、轴承、轴承座、轴承座内凸台、轴承座内凹槽、垫圈A、锁头、垫圈B、螺丝,所述轴承定位圈的中部设有外部凸台A,外部凹槽A位于外部凸台A的左侧,外部凸台B和外部凹槽B由左到右依次排列在外部凸台A的右侧,所述开槽口共有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分别位于轴承定位圈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且同一组的两个开槽口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轴承嵌入轴承定位圈的左端凹槽内,所述轴承座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轴承座内凸台和轴承座内凹槽,且轴承座的左端凹槽内嵌有垫圈A,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包括把手(1)、内部凸台(2)、内部凹槽(3)、轴承定位圈(4)、外部凹槽A(5)、外部凸台A(6)、外部凸台B(7)、外部凹槽B(8)、开槽口(9)、轴承(10)、轴承座(11)、轴承座内凸台(12)、轴承座内凹槽(13)、垫圈A(14)、锁头(15)、垫圈B(16)、螺丝(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定位圈(4)的中部设有外部凸台A(6),外部凹槽A(5)位于外部凸台A(6)的左侧,外部凸台B(7)和外部凹槽B(8)由左到右依次排列在外部凸台A(6)的右侧,所述开槽口(9)共有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分别位于轴承定位圈(4)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且同一组的两个开槽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轴承的跳绳把手结构,包括把手(1)、内部凸台(2)、内部凹槽(3)、轴承定位圈(4)、外部凹槽A(5)、外部凸台A(6)、外部凸台B(7)、外部凹槽B(8)、开槽口(9)、轴承(10)、轴承座(11)、轴承座内凸台(12)、轴承座内凹槽(13)、垫圈A(14)、锁头(15)、垫圈B(16)、螺丝(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定位圈(4)的中部设有外部凸台A(6),外部凹槽A(5)位于外部凸台A(6)的左侧,外部凸台B(7)和外部凹槽B(8)由左到右依次排列在外部凸台A(6)的右侧,所述开槽口(9)共有四个,每两个为一组分别位于轴承定位圈(4)的左右两端的侧壁上,且同一组的两个开槽口(9)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轴承(10)嵌入轴承定位圈(4)的左端凹槽内,所述轴承座(1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体成型的轴承座内凸台(12)和轴承座内凹槽(13),且轴承座(11)的左端凹槽内嵌有垫圈A(14),所述锁头(15)的右端嵌有垫圈B(16),所述螺丝(17)由轴承定位圈(4)右端依次穿过轴承(10)、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容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瑞俏运动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