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所述承载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器护套;所述薄膜压力开关包括:薄膜压力开关片体;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的端部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的端部电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器护套。本申请具体地利用承载底座作为本装置的基础底座,其上设有连接器护套,其安装部内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通过顶盖将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约束在承载底座上,当顶盖向下微小活动时,激活层感应到压力而变形下压,使得上层导电层与下层导电层接触导电,形成通路,进而能够启动薄膜压力开关,从而进行人体乘坐占用探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
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座椅使用者监测作为乘员安全提醒、舒适系统功能展开等领域的应用要求,越来越得到市场的重视。采用压力开关元件通过座椅对来自椅面的人体压力的存在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感知座椅使用者的存在,实现使用者存在探测的功能。然而,传统的薄膜压力开关的人体探测传感装置中,需要在薄膜压力开关片体上打端子,再利用导线与外部独立设置的连接器进行连接;此方式连接复杂,材料成本高,因此,现有的传感装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采用一体式结构进行人体乘坐的占用探测,有效降低成本,节省工艺,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包括:承载底座、薄膜压力开关、顶盖和至少一层激活层;所述承载底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所述顶盖置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远离所述承载底座的一侧,且所述顶盖约束在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顶盖、所述激活层与所述薄膜开关相邻设置;所述承载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器护套;所述薄膜压力开关内部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片体;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的端部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的端部电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器护套。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子为插针端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的一端设置穿刺连接部,且所述穿刺连接部与所述插针端子固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针端子上设置有护盖,用于保护并固定所述插针端子。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设置有传感点和定位孔。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激活层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薄膜压力开关与所述承载底座之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底座还设置有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底座与所述连接器护套为一体化结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护套与所述承载底座的水平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0度至90度。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垫和设置在所述座垫底部的座垫骨架;所述座垫骨架上固接有上述的座椅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座垫骨架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利用承载底座作为本装置的基础底座,其上设有连接器护套,其安装部内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通过顶盖将薄膜压力开关片体约束在承载底座上,当顶盖向下微小活动时,激活层感应到压力而变形下压,使得上层导电层与下层导电层接触导电,形成通路,进而能够启动薄膜压力开关,从而进行人体乘坐占用探测。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通过在所述插针端子上设置护盖,用于固定所述插针端子,增强稳定性,同时保护插针端子,使其不外露;并且插针端子具有止退结构,其与连接器护套之间能够形成防止端子脱针的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座椅压力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座垫骨架与座椅压力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座椅压力传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薄膜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端子的端部弯折角度为0度时端子与电路导电层部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端子的端部弯折角度为90度时端子与电路导电层部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连接器护套端部的弯折角度为0度时连接器护套与薄膜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连接器护套端部的弯折角度为90度时连接器护套与薄膜压力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种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汽车座椅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承载底座;2、连接器护套;3、顶盖;4、激活层;5、薄膜压力开关;6、座簧骨架;7、座垫;8、薄膜压力开关片体;9、传感点;10、定位孔;11、插针端子;12、穿刺连接部;13、护盖;14、座垫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承载底座1、薄膜压力开关5、顶盖3和至少一层激活层4;所述承载底座1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5;所述顶盖3置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远离所述承载底座1的一侧,且所述顶盖3约束在所述承载底座1上;所述顶盖3、所述激活层4与所述薄膜开关5相邻设置;所述承载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器护套2;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内部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电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器护套2。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底座1作为本装置的基础底座,其安装部用于安装薄膜压力开关5,其固定部用于固定在座垫骨架14上;激活层4,用于触发启动薄膜压力开关5;其能够设置在所述顶盖3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之间,可以设置在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与所述承载底座1之间,还可以在所述顶盖3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之间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与所述承载底座1之间都设置;当顶盖3向下微小活动时,触发激活层4,进而能够启动薄膜压力开关5,从而进行人体乘坐占用探测;此处,激活层4的数量为至少一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量的设定;激活层4的类型,可选地,例如为硅胶垫。顶盖3,约束在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上,与承载底座1之间上下有微小的活动,起到压倒薄膜压力开关5的作用;连接器护套2,设置在承载底座1上,且其与承载底座1为一体式结构,用于插入端子;此处,所述承载底座1与所述连接器护套2为一体化结构,例如为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连接方式;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设置在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内部,受力时变形下压,触发薄膜压力开关5;端子,设置在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器护套2。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为插针端子11。在本实施例中,端子采用插针端子11,插针端子11具有止退结构,其与连接器护套2之间能够形成防止插针端子11脱针的作用;此处,端子还可为公头端子、母头端子等其他类型端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薄膜压力开关(5)、顶盖(3)和至少一层激活层(4);所述承载底座(1)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5);所述顶盖(3)置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远离所述承载底座(1)的一侧,且所述顶盖(3)约束在所述承载底座(1)上;所述顶盖(3)、所述激活层(4)与所述薄膜开关(5)相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器护套(2);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内部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电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器护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包括:承载底座(1)、薄膜压力开关(5)、顶盖(3)和至少一层激活层(4);所述承载底座(1)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5);所述顶盖(3)置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远离所述承载底座(1)的一侧,且所述顶盖(3)约束在所述承载底座(1)上;所述顶盖(3)、所述激活层(4)与所述薄膜开关(5)相邻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1)上设置有连接器护套(2);所述薄膜压力开关(5)内部设置有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一端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端部电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器护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插针端子(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压力开关片体(8)的一端设置穿刺连接部(12),且所述穿刺连接部(12)与所述插针端子(11)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座椅压力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端子(11)上设置有护盖(13),用于保护并固定所述插针端子(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