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医疗护理床
本公开涉及医疗护理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医疗护理床。
技术介绍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有各种瘫痪病人4600万,其中全瘫病人为2100万。护理瘫痪病人比较困难,尤其是护理全瘫病人。每4个小时要由至少两个护理人员帮肋翻身一次,每10个小时要护理人员帮助其大小便一次,便后还要清冼。病人内心因此十分痛苦,其家人也不堪重负。还有生活很难自理的病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多面临同样的困境,目前这类病人和老年人的护理主要依靠人工,护理工作十分繁重。为此有各种各样的护理床供病人使用,以实现病人起身、曲腿和左右侧翻,而大多数的护理床是由护理人员通过人工操纵来实现护理床的起身、曲腿和左右侧翻功能。根据医学上的理论,瘫痪病人需要简单的运动:如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变换、床上移动训练、起坐训练等,这些各部位的动作是目前的护理床无法做到。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床支架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支架上,所述床身包括:/n左右对称横向铰接的一对背部活动床板、臀部活动床板、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所述背部活动床板、臀部活动床板、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由前至后纵向铰接,左右所述臀部活动床板上分别开设有左开口和右开口,所述左开口和右开口上覆盖有可相对滑动的左滑板和右滑板;/n所述床支架包括:/n起身支架,设置在所述背部活动床板的下方以驱动所述背部活动床板相对与所述臀部活动床板转动抬升或下降;/n曲腿支架,设置在所述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的下方以驱动所述大腿活动床板相对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床支架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床支架上,所述床身包括:
左右对称横向铰接的一对背部活动床板、臀部活动床板、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所述背部活动床板、臀部活动床板、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由前至后纵向铰接,左右所述臀部活动床板上分别开设有左开口和右开口,所述左开口和右开口上覆盖有可相对滑动的左滑板和右滑板;
所述床支架包括:
起身支架,设置在所述背部活动床板的下方以驱动所述背部活动床板相对与所述臀部活动床板转动抬升或下降;
曲腿支架,设置在所述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的下方以驱动所述大腿活动床板相对与所述臀部活动床板转动抬升或下降,和驱动所述小腿活动床板相对与所述大腿活动床板转动;
翻身支架,设置在所述背部活动床板、臀部活动床板、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的下方以驱动一侧的所述背部活动床板、臀部活动床板、大腿活动床板和小腿活动床板向另一侧翻转;
排便支架,设置在所述臀部活动床板的下方以驱动所述左滑板和所述右滑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起身控制模块,用以接收外部起身控制指令并将所述起身控制指令传输至所述起身支架以控制所述起身支架的动作;
曲腿控制模块,用以接收外部曲腿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曲腿控制指令传输至所述曲腿支架以控制所述曲腿支架的动作;
翻身控制模块,用以接收外部翻身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翻身控制指令传输至所述翻身支架以控制所述翻身支架的动作;
排便控制模块,用以接收外部排便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排便控制指令传输至所述排便支架以控制所述排便支架的动作;
生命体征监控模块,用以自动监控用户的生命体征信息并将所述生命体征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远程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支架还包括一进餐支架,所述进餐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大腿活动床板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餐支架包括支撑连杆、旋转连杆、顶部横杆、支撑板和支撑板挡块,所述支撑连杆设置为L形,所述旋转连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连杆的顶端,所述旋转连杆设置为Z字形,所述顶部横杆连接在所述旋转连杆末端,所述支撑板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顶部横杆上,所述支撑板挡块设置在所述顶部横杆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医疗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监控模块包括生命体征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显示单元以及通信单元,所述生命体征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炜,吕向成,钱正伟,林宗德,许书烟,林新英,陈文,王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