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63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包括固定夹持架、滑动支架、调节支架、支撑底座和上下调节装置;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U型座,所述U型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接槽,所述U型座的滑接槽一侧设有定位销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U型架下端与U型座的滑接槽滑动连接;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滑接座与调节支架的调节支架滑动连接;上下调节装置:所述上下调节装置的支撑座设置在滑接柱的一端,通过支撑脚板上的固定通孔可以对装置固定,使得安装更牢固,该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结构简单,不但使得对装置固定更方便,而且使得调节更全面,方便医生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
技术介绍
经皮肺组织穿刺,已成为临床上鉴别肺部病变病理性质的重要方法,目前,经皮肺组织穿刺主要有B超定位和常规CT引导定位,B超引导进行肺部穿刺时,如果病变位置紧贴胸壁,在B超下可清楚显示。B超实时引导进针切割,可减少进针时间,有时还能区别肿块、不张和炎症,且费用低廉。但因超声不能透过气体,故适合于与胸壁紧贴的肿块,对于肺部内部一定深度的肿块,则B超定位引导肺穿刺定位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目前常规CT引导定位,需要在体表贴铅丝,做记号,操作时间长,明显增加患者的恐惧心理,而且误差大,而现有的定位架结构复杂,而且固定不方便,并且现有的定位架调节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结构简单,不但使得对装置固定更方便,而且使得调节更全面,方便医生操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包括固定夹持架、滑动支架、调节支架、支撑底座和上下调节装置;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U型座,所述U型座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接槽,所述U型座的滑接槽一侧设有定位销二;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U型架下端与U型座的滑接槽滑动连接;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滑接座与调节支架的调节支架滑动连接;上下调节装置:所述上下调节装置的支撑座设置在滑接柱的一端;固定夹持架:所述固定夹持架固定在L型转动架的一端;其中: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上下调节装置的竖直板和L型转动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支架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上表面设有滑动轨道,通过U型架在U型座的滑接槽内部滑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高度调节,通过定位销二可以对U型座和U型架之间固定,并且通过滑动轨道使得滑接座移动更流畅。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支架包括滑接座,所述滑接座上设有圆形通孔,并且滑接座的圆形通孔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接柱,所述滑接座上设有与滑接柱对应的定位销一,通过滑接柱在滑接座内部左右移动,以此对固定夹持架的左右位置调节,并且通过滑接柱在滑接座内部转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水平角度调节,通过定位销一可以将滑接柱与滑接座固定,使得固定更方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架上表面一端的支撑耳座,所述支撑耳座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通过螺栓与滑接座的一侧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通过外部开关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滑接座前后移动,通过滑接座前后移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前后位置调节,使得调节更全面。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通过转轴连接有L型转动架,并且支撑座的上表面一端焊接有竖直板,通过L型转动架与支撑座之间转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上下角度调节。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通过铰座与竖直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支座的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的一端通过铰座与L型转动架的一侧连接,通过连接管转动可以调节螺纹柱裸露在外侧的长度,以此调节L型转动架的转动角度,使得调节更方便。进一步的,所述U型座的下端焊接有两个支撑脚板,所述支撑脚板上设有两个固定通孔,通过支撑脚板上的固定通孔可以对装置固定,使得安装更牢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具有以下好处:1、本技术上设置了U型架,通过U型架在U型座的滑接槽内部滑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高度调节,通过定位销二可以对U型座和U型架之间固定,通过电动伸缩杆可以带动滑接座前后移动,通过滑接座前后移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前后位置调节,通过固定夹持架可以对器械加持定位。2、本技术上设置了滑接柱,通过滑接柱在滑接座内部转动来对固定夹持架的水平角度调节,通过定位销一可以将滑接柱与滑接座固定,使得固定更方便,通过连接管转动可以调节螺纹柱裸露在外侧的长度,以此调节L型转动架的转动角度,使得调节更方便。3、本技术上设置了支撑脚板,通过支撑脚板上的固定通孔可以对装置固定,使得安装更牢固,该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结构简单,不但使得对装置固定更方便,而且使得调节更全面,方便医生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夹持架、2调节组件、21螺纹柱、22连接管、23连接支座、3驱动组件、31支撑耳座、32电动伸缩杆、4滑动支架、41定位销一、42滑接座、43滑接柱、5调节支架、51滑动轨道、52U型架、6支撑底座、61U型座、62定位销二、63支撑脚板、7上下调节装置、71竖直板、72支撑座、73L型转动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包括固定夹持架1、滑动支架4、调节支架5、支撑底座6和上下调节装置7;支撑底座6:支撑底座6包括U型座61,U型座6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接槽,U型座61的滑接槽一侧设有定位销二62;调节支架5:调节支架5的U型架52下端与U型座61的滑接槽滑动连接;滑动支架4:滑动支架4的滑接座42与调节支架5的调节支架5滑动连接;上下调节装置7:上下调节装置7的支撑座72设置在滑接柱43的一端;固定夹持架1:固定夹持架1固定在L型转动架73的一端;其中:还包括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设置在上下调节装置7的竖直板71和L型转动架73之间。进一步的,调节支架5包括U型架52,U型架52的上表面设有滑动轨道51,通过U型架52在U型座61的滑接槽内部滑动来对固定夹持架1的高度调节,通过定位销二62可以对U型座61和U型架52之间固定,并且通过滑动轨道51使得滑接座42移动更流畅,滑动支架4包括滑接座42,滑接座42上设有圆形通孔,并且滑接座42的圆形通孔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接柱43,滑接座42上设有与滑接柱43对应的定位销一41,通过滑接柱43在滑接座42内部左右移动,以此对固定夹持架1的左右位置调节,并且通过滑接柱43在滑接座42内部转动来对固定夹持架1的水平角度调节,通过定位销一41可以将滑接柱43与滑接座42固定,使得固定更方便,驱动组件3包括设置在U型架52上表面一端的支撑耳座31,支撑耳座3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2,电动伸缩杆32的伸缩端通过螺栓与滑接座42的一侧连接,电动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夹持架(1)、滑动支架(4)、调节支架(5)、支撑底座(6)和上下调节装置(7);/n支撑底座(6):所述支撑底座(6)包括U型座(61),所述U型座(6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接槽,所述U型座(61)的滑接槽一侧设有定位销二(62);/n调节支架(5):所述调节支架(5)的U型架(52)下端与U型座(61)的滑接槽滑动连接;/n滑动支架(4):所述滑动支架(4)的滑接座(42)与调节支架(5)的调节支架(5)滑动连接;/n上下调节装置(7):所述上下调节装置(7)的支撑座(72)设置在滑接柱(43)的一端;/n固定夹持架(1):所述固定夹持架(1)固定在L型转动架(73)的一端;/n其中:还包括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设置在上下调节装置(7)的竖直板(71)和L型转动架(7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夹持架(1)、滑动支架(4)、调节支架(5)、支撑底座(6)和上下调节装置(7);
支撑底座(6):所述支撑底座(6)包括U型座(61),所述U型座(6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滑接槽,所述U型座(61)的滑接槽一侧设有定位销二(62);
调节支架(5):所述调节支架(5)的U型架(52)下端与U型座(61)的滑接槽滑动连接;
滑动支架(4):所述滑动支架(4)的滑接座(42)与调节支架(5)的调节支架(5)滑动连接;
上下调节装置(7):所述上下调节装置(7)的支撑座(72)设置在滑接柱(43)的一端;
固定夹持架(1):所述固定夹持架(1)固定在L型转动架(73)的一端;
其中:还包括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设置在上下调节装置(7)的竖直板(71)和L型转动架(7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5)包括U型架(52),所述U型架(52)的上表面设有滑动轨道(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立体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4)包括滑接座(42),所述滑接座(42)上设有圆形通孔,并且滑接座(42)的圆形通孔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滑接柱(43),所述滑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中原医院管理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