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及超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61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座、外电极触片和内电极触片,所述电极座具有限位腔和设于所述限位腔内的定位柱,所述外电极触片和内电极触片均具有至少部分环状结构,外电极触片设于所述限位腔内壁,所述内电极触片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设于所述外电极触片的环状结构内侧,所述外电极触片和内电极触片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外电极触点和内电极触点,本申请通过设相对设置的内外电极触片,与传统的全外侧或者全内侧导电环相比,定位更加准确,拆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及超声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及超声刀。
技术介绍
超声刀是利用超声波极强的穿透力,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声波发生器)发射的数百束高能超声波,像聚集太阳能一样使焦点汇集在组织上,利用高能超声的空化作用使组织细胞膜破裂,同时高能超声波释放出巨大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瞬间使焦点处人体组织的温度达70~100℃,从而进行切割。在临床上,相较于普通手术刀和其他能量手术设备,超声切割止血刀具备手术精度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区域小、无烟雾、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内科手术。现有技术中,超声波换能器连接的电极,用于向刀柄和刀头传递电信号、控制信号等,例如公开号CN101543420公开的超声波处理装置记载了如下内容:电极保持构件具有外径尺寸不同的三个电极座部。前端部一侧的第一电极座部直径最小,后端部一侧的第三电极座部直径最大。三个电极座部设置在同一侧,通过直径的不同来匹配与之插接的电路连接装置,从而对应连接三个电极。连接处需要进行不同电极的对位,安装复杂;且电极座和换能手柄连接后,也没有稳定的结构能使两者在稳定的位置连接,容易因为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形变而导致换能手柄的导电片与电极座的电极脱开,造成断电等影响。并且,多数超声切割止血刀的手柄电极为径向弹片式,电极接通为电极弹片和电极环沿径向滑动接触,电极弹片需要一定的回弹空间,且需要精密的成型工艺,选材、制造难度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拆装的电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便于拆装的电连接结构。用于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座、外电极触片和内电极触片,所述电极座具有限位腔和设于所述限位腔内的定位柱,所述外电极触片和内电极触片均具有至少部分环状结构,外电极触片设于所述限位腔内壁,所述内电极触片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且设于所述外电极触片的环状结构内侧,所述外电极触片和内电极触片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外电极触点和内电极触点。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腔内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外电极触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匹配的第一卡接片。进一步地,所述外电极触片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外电极触片位于所述限位腔内时为收缩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腔内还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于所述外电极触片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内电极触片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电极触片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时为扩开状态。进一步地,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电极座还包括线路板接口,所述线路板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另外,本申请还保护一种超声刀,包括换能手柄组件和如上所述的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所述换能手柄组件具有环形连接架,所述环形连接架外周设有与所述外电极触片相匹配的外导电环,所述环形连接架内周设有与所述内电极触片相匹配的内导电环。进一步地,所述超声刀还包括用于向换能手柄提供能量的供电源,所述外导电环和所述内导电环均所述供电源电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申请设相对设置的内外电极触片,与传统的全外侧或者全内侧导电环相比,定位更加准确,拆装更加方便;2)相对设置的内外电极触片均为弹性材料制成,可以稳定安装在电极座上,并且通过两侧的弹性力可以压紧在两者之间的导电环;3)电极座额外设置卡槽卡块等固定限位结构,使内外电极触片更加稳定精确地固定在电极座上。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结构零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结构零件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超声刀中电连接结构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超声刀中电连接结构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电极座1、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电极座1具有限位腔11和设于限位腔内11的定位柱12,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均具有至少部分环状结构,外电极触片2设于限位腔11内壁,内电极触片3套设于定位柱12上且设于外电极触片2的环状结构内侧,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外电极触点21和内电极触点31。本申请设相对设置的内外电极触片,与传统的全外侧或者全内侧导电环相比,定位更加准确,拆装更加方便。外电极触点21和内电极触点31均为金属导电材料制成,其用于与换能手柄组件5上的外导电环52以及内导电环53相接触以接收相关的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传输给线路板4以用于后续的超声刀电路控制。具体地,如图2所示,限位腔11内设有第一卡接槽13,外电极触片2上设有与第一卡接槽13相匹配的第一卡接片22。外电极触片2具体为由长条金属片弯折而成的环状结构,其两端延伸有第一卡接片22,其第一卡接片22的两个端部通过间距的压缩后压入第一卡接槽13,再通过外电极触片2的金属弹性属性,使得第一卡接片22卡接在第一卡接槽13中,外电极触片2位于限位腔11内时为收缩状态。这样不仅使得外电极触片2能够与限位腔11稳定连接,而且通过第一卡接槽13的定位可以准确地将外电极触点21定位在固定位置。更进一步地,限位腔11内还设有卡接块14,卡接块14设于外电极触片2的内侧,用于更加稳定固定外电极触片2。另外,同样地,内电极触片3为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为由长条金属片弯折而成的环状结构,但与外电极触片2不同的是,内电极触片3套设于定位柱12上时为扩开状态,定位柱12可以设置为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而内电极触片3的内表面与之相匹配,因此也可以实现快速的定位。另外,本实施例中,电连接结构还包括线路板4,电极座1还包括线路板接口15,线路板接口15与线路板4电连接,用于将电信号传输给线路板4以用于后续的超声刀电路控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声刀,包括换能手柄组件5和上述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换能手柄组件5具有环形连接架51,其套设于换能器连接头54上,环形连接架51外周设有与外电极触片2相匹配的外导电环52,环形连接架51内周设有与内电极触片3相匹配的内导电环53,具体地,内导电环53与外导电环52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相对表面的距离,因此插入时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会产生弹性形变,从而更加加紧换能器组件5。定位柱12上还有供换能器连接头54穿过的空腔,当换能器连接头54插入定位柱12的空腔时,内导电环53与外导电环52插入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之间,外导电环52与外电极触片2的外电极触点21接触,并且在外电极触片2的弹性变形在紧密贴合;内导电环53与内电极触片3的内电极触点31接触,并且在内电极触片3的弹性变形在紧密贴合。优选地,超声刀还包括用于向换能手柄提供能量的供电源(图中未示出),外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座(1)、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所述电极座(1)具有限位腔(11)和设于所述限位腔内(11)的定位柱(12),所述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均具有至少部分环状结构,外电极触片(2)设于所述限位腔(11)内壁,所述内电极触片(3)套设于所述定位柱(12)上且设于所述外电极触片(2)的环状结构内侧,所述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外电极触点(21)和内电极触点(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座(1)、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所述电极座(1)具有限位腔(11)和设于所述限位腔内(11)的定位柱(12),所述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均具有至少部分环状结构,外电极触片(2)设于所述限位腔(11)内壁,所述内电极触片(3)套设于所述定位柱(12)上且设于所述外电极触片(2)的环状结构内侧,所述外电极触片(2)和内电极触片(3)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外电极触点(21)和内电极触点(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11)内设有第一卡接槽(13),所述外电极触片(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相匹配的第一卡接片(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触片(2)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外电极触片(2)位于所述限位腔(11)内时为收缩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超声刀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训根陆春明侯仲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脉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