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50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机座、固定环、夹紧环、定位槽、定位块、限位槽、限位块、固定螺孔、固定螺钉、搅拌筒、出料口、密封橡胶圈、连接耳板、锁紧螺栓、锁紧螺母、筒盖、进料锥斗、升降柱、升降台、减振组件、电机、联轴器、搅拌杆和搅拌叶片;该发明专利技术方便人员对装置的一小部分易损零件进行更换,避免了传统装置的全面维修问题,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制备的效率,增设减振组件,使装置获得了减振的效果,不仅降低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改善了人员的工作环境,还减轻了振动带来的零件磨损和松动问题,降低了制备的安全风险,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制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电容器是电容的一种,金属箔为正极,与正极紧贴金属的氧化膜是电介质,阴极由导电材料、电解质和其他材料共同组成,因电解质是阴极的主要部分,因此得名。电解电容器是各种电子产品中不可替代的基础元件,广泛应用在包括电源器、主机板、音响及不断电系统等电子设备。影响电电解容器性能的因素很多,除了制造工艺水平、阳极铝箔质量等方面外,电容器中的工作电解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工作电解液是电容器的实际阴极,起提供氧离子、修补阳极氧化膜的重要作用。工作电解液介质中的水分子会与金属氧化膜反应生成水合氧化膜,导致电解电容器性能恶化甚至失效,所以,在生产工作电解液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防水合反应催化剂,防止电解电容器发生性能失效问题。工作电解液用防水合反应催化剂主要为磷酸、次亚磷酸、磷酸铵、磷酸二氢铵、硅酸化合物等酸性物质。目前,工作电解液用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工业制备中普遍使用搅拌机进行原料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机座(1)、固定环(2)、夹紧环(3)、定位槽(4)、定位块(5)、限位槽(6)、限位块(7)、固定螺孔(8)、固定螺钉(9)、搅拌筒(10)、出料口(11)、密封橡胶圈(12)、连接耳板(13)、锁紧螺栓(14)、锁紧螺母(15)、筒盖(16)、进料锥斗(17)、升降柱(18)、升降台(19)、减振组件(20)、电机(21)、联轴器(22)、搅拌杆(23)和搅拌叶片(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顶部的外缘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的内圆周通过夹紧环(3)、定位槽(4)、定位块(5)、限位槽(6)、限位块(7)、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包括机座(1)、固定环(2)、夹紧环(3)、定位槽(4)、定位块(5)、限位槽(6)、限位块(7)、固定螺孔(8)、固定螺钉(9)、搅拌筒(10)、出料口(11)、密封橡胶圈(12)、连接耳板(13)、锁紧螺栓(14)、锁紧螺母(15)、筒盖(16)、进料锥斗(17)、升降柱(18)、升降台(19)、减振组件(20)、电机(21)、联轴器(22)、搅拌杆(23)和搅拌叶片(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顶部的外缘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的内圆周通过夹紧环(3)、定位槽(4)、定位块(5)、限位槽(6)、限位块(7)、固定螺孔(8)和固定螺钉(9)与搅拌筒(10)底部的外圆周固定套接,所述搅拌筒(10)底部外圆周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1),且搅拌筒(10)顶部的外缘通过密封橡胶圈(12)、连接耳板(13)、锁紧螺栓(14)和锁紧螺母(15)与筒盖(16)底部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筒盖(16)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锥斗(17);所述机座(1)顶部的两侧与升降柱(1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18)的顶端与升降台(19)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19)顶部的中心与减振组件(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振组件(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22)的另一端与搅拌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23)的另一端穿过筒盖(16)顶部中心的通孔伸入搅拌筒(10)的内部,且搅拌杆(23)的另一端和中段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搅拌叶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用的防水合反应催化剂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20)由减振底板(201)、双头螺栓(202)、螺纹套筒(203)、减振橡胶垫(204)、减振顶板(205)和六角螺母(206)组成,所述减振底板(201)的底部与述升降台(19)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且减振底板(201)顶部的两侧均与双头螺栓(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栓(202)中段的外圆周与螺纹套筒(203)的内圆周固定套接,所述螺纹套筒(203)的外圆周上套接有减振橡胶垫(204);所述双头螺栓(202)的另一端穿过减振顶板(205)底部两侧的通孔与六角螺母(206)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璐邓晗徐洪峰徐冰史继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