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自心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49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40
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进气管固定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底面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装盛有碱性溶液,所述储液槽的底部设有两根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气管内设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雾化板,所述雾化板的上端同轴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进气管的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碱性溶液分隔为较小液滴状态,充分与空气中酸性气体接触反应,提高了对空气中酸性气体的吸收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地下施工环境空间有限,空气流通性差,导致施工机械工作时,燃油因缺氧燃烧不充分,其产生的尾气中酸性气体含量升高,从而影响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安全性,对施工人员造成危害。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以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保证施工安全进行,传统的地下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大多是将空气通入碱性溶液中,通过碱性溶液对酸性气体进行吸收净化,然而空气中酸性气体的含量较少,且空气在碱性溶液中形成的气泡较大,导致酸性气体与碱液的接触几率小,净化效果有限,难以有效降低空气中酸性气体的含量,无法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降低空气中酸性气体含量的措施难度较大且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强、使用灵活的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壳体的内顶面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进气管固定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底面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装盛有碱性溶液,所述储液槽的底部设有两根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气管内设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雾化板,所述雾化板的上端同轴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进气管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本装置设置在地下施工环境中,启动风机,将施工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气管内,空气携带酸性气体在进气管内流动,根据文丘里效应可知,流体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由伯努利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则进气管中部气压大大降低,继而可将储液槽内碱性溶液由毛细管抽吸至进气管内,因进气管内气体流速较快,碱性溶液无法凝聚,被分隔为较小液滴状态,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空气中酸性气体的吸收净化效果。空气与碱液混合后冲击在雾化板上,因风扇设置在进气管出口端,气流带动风扇旋转,从而带动雾化板转动,根据转盘雾化原理,碱液随气流撞击在转动的雾化板上,液滴被雾化板击碎、雾化,进一步增大碱液与酸性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果,离心力作用下,雾化板上未反应完全的碱液被甩向壳体内壁,并流回下方储液槽内回收,净化后的空气由上方排气管排出。优选的,所述毛细管的上端贯穿进气管的内壁并固定贴附在进气管中部的内侧壁上,所述毛细管沿进气管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毛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优选的,所述雾化板为多孔网板,所述储液槽的上端安装有滤网板,滤网板可将回收的碱液中携带的杂质颗粒滤除,防止对储液槽内的碱液造成污染。优选的,所述雾化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环形磁铁,所述环形磁铁由两块磁极相反的半环形磁铁组成,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永磁块,两块所述永磁块的磁极相反且均与环形磁铁的位置相对,雾化板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环形磁铁转动,环形磁铁的两极周期性与两个永磁块靠近并远离,继而对永磁块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带动雾化板上下往复抖动,进一步加速将雾化板表面的碱液抖落,保证其良好的雾化效果。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雾化板通过缓冲弹簧与转动环固定连接,缓冲弹簧可防止雾化板在上下抖动时与进气管发生碰撞损坏,且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使雾化板可平稳匀速抖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实施例2中雾化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排气管;3进气管;4风机;5储液槽;6毛细管;7雾化板;8风扇;9环形磁铁;10永磁块;11滤网板;12缓冲弹簧;13转动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壳体1的内顶面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进气管3,进气管3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风机4,风机4的输出端与进气管3固定连通,壳体1的内底面设有储液槽5,储液槽5内装盛有碱性溶液,储液槽5的底部设有两根毛细管6,毛细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气管3内设置,毛细管6的上端贯穿进气管3的内壁并固定贴附在进气管3中部的内侧壁上,毛细管6沿进气管3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毛细管6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壳体1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雾化板7,雾化板7为多孔网板,储液槽5的上端安装有滤网板11,滤网板11可将回收的碱液中携带的杂质颗粒滤除,防止对储液槽5内的碱液造成污染,雾化板7的上端同轴安装有风扇8,风扇8位于进气管3的正下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装置设置在地下施工环境中,启动风机4,将施工环境中的空气抽吸至进气管3内,空气携带酸性气体在进气管3内流动,根据文丘里效应可知,流体受限流动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由伯努利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则进气管3中部气压大大降低,继而可将储液槽5内碱性溶液由毛细管6抽吸至进气管3内,因进气管3内气体流速较快,碱性溶液无法凝聚,被分隔为较小液滴状态,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空气中酸性气体的吸收净化效果。空气与碱液混合后冲击在雾化板7上,因风扇8设置在进气管3出口端,气流带动风扇8旋转,从而带动雾化板7转动,根据转盘雾化原理,碱液随气流撞击在转动的雾化板7上,液滴被雾化板7击碎、雾化,进一步增大碱液与酸性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效果,且在离心力作用下,雾化板7上未反应完全的碱液被甩向壳体1内壁,并流回下方储液槽5内回收,净化后的空气由上方排气管排出。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雾化板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环形磁铁9,环形磁铁9由两块磁极相反的半环形磁铁组成,壳体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永磁块10,两块永磁块10的磁极相反且均与环形磁铁9的位置相对,壳体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3,雾化板7通过缓冲弹簧12与转动环13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2可防止雾化板7在上下抖动时与进气管3发生碰撞损坏,且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作用,使雾化板7可平稳匀速抖动。在本实施例中,雾化板7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环形磁铁9转动,环形磁铁9的两极周期性与两个永磁块10靠近并远离,继而对永磁块10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带动雾化板7上下往复抖动,进一步加速将雾化板7表面的碱液抖落,保证其良好的雾化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所述壳体(1)的内顶面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风机(4),所述风机(4)的输出端与进气管(3)固定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设有储液槽(5),所述储液槽(5)内装盛有碱性溶液,所述储液槽(5)的底部设有两根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气管(3)内设置,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雾化板(7),所述雾化板(7)的上端同轴安装有风扇(8),所述风扇(8)位于进气管(3)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所述壳体(1)的内顶面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风机(4),所述风机(4)的输出端与进气管(3)固定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底面设有储液槽(5),所述储液槽(5)内装盛有碱性溶液,所述储液槽(5)的底部设有两根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进气管(3)内设置,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雾化板(7),所述雾化板(7)的上端同轴安装有风扇(8),所述风扇(8)位于进气管(3)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6)的上端贯穿进气管(3)的内壁并固定贴附在进气管(3)中部的内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自心刘荣带
申请(专利权)人:顾自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