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尺、腕围的测量方法及腕尺表带总成技术

技术编号:2597366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腕尺、腕围的测量方法及腕尺表带总成;其中,腕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长度结构和第二长度结构,且腕尺为可弯曲结构;其中,第一长度结构用作测量用户腕围的预留长度部分,第二长度结构用作测量用户腕围的标记部分,第二长度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标记部,从而可以更为精确地模拟腕表在人体手腕上佩戴的形态以更为精确地测量人体的手腕的腕围。腕尺可以绕在人体的手腕一圈后,自第一长度结构远离第二长度结构的一端至第二长度结构重合处的标记部即为腕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腕尺进行精确的腕围测量,可以根据精确的腕围选用长度适宜的表带,以满足佩戴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腕尺、腕围的测量方法及腕尺表带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表带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腕尺、腕围的测量方法及腕尺表带总成。
技术介绍
用户在佩戴手表时,为了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腕围选择手表的表带的长度,以防止手表的表带过长使得手表在手腕上来回晃动造成不便,或者手表的表带过短使得手表佩戴在人体手腕上时会对手腕造成勒痕,给佩戴者带来疼痛感,需要准确测量人体手腕的腕围,从而根据精确的腕围选用长度适宜的表带,以满足佩戴体验感。因此,如何精确获得佩戴者的手腕的腕围,以便选择合适长度的表带,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腕尺、腕围的测量方法及腕尺表带总成,腕尺上设置有刻度值,从而可以精确获得手腕的腕围,从而根据精确的腕围选用长度适宜的表带,满足不同腕围的用户能够更舒适地佩戴腕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腕尺,用于测量用户腕围,所述腕尺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或可弯折材料,所述腕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长度部分和第二长度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长度部分用作测量所述用户腕围的标记部分,所述第一长度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刻线,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用作测量所述用户腕围的预留长度部分,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用户腕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度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长度部分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长度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分成两部分,分设于所述第二长度部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长度部分和第二长度部分直接相连,且所述第一长度部分和第二长度部分之间的连接处无交叠;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长度等于所述手表总长减去所述手表表带中长度可调部分的长度之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度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长度部分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腕尺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长度部分沿其长度方向另一侧的捏手部。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长度方向,所述捏手部的宽度为20-3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度部分的长度为60-72mm,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刻线之间的距离为5-6mm,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长度为60-80mm。进一步地,所述腕尺的材料为硬纸板材料,所述腕尺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刻线的位置均预设有压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长度部分包括对应手表主体的第一部分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两侧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长度方向均间隔预设有压印。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刻线处均设有用于标识该第一刻线的第一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识均为序号字符,且沿所述第一长度部分逐渐远离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标识按顺序依次且连续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识均为数字符号,且沿所述第一长度部分逐渐远离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延伸方向,第一个所述第一标识为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测量腕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上述的腕尺贴合用户的腕部,以所述第二长度部分的一端为起始点,所述腕尺环绕所述腕部后与所述起始点相接,所述第一长度部分在与所述起始点相接处为某一个所述第一刻线,所述起始点与该第一刻线之间的长度为用户腕围。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腕尺与软质表带的组件,包括腕尺以及与所述腕尺对应的软质表带,所述腕尺为上述的腕尺。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表带包括第一表带,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表带设有多个第一生耳孔,多个第一生耳孔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间隔排列分布;第二表带,包括长度方向上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二表带设有多个第二生耳孔,多个所述第二生耳孔自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四端间隔排列分布;第一磁扣,设有第一生耳以及第一磁吸部件,所述第一生耳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表带上最靠近所述第二端端部的所述第一生耳孔;以及第二磁扣,设有第二生耳以及与所述第一磁吸部件磁性相反的第二磁吸部件,所述第二生耳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表带上最靠近所述第三端端部的所述第二生耳孔,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与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吸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带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表带节,各个所述第一表带节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生耳孔;所述第二表带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表带节,各个所述第二表带节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生耳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带还包括多个第一过渡部,各个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所述第一表带节,且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表带节之间,各个第一过渡部在与其自身连接的所述第一表带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表带节内;所述第二表带还包括多个第二过渡部,各个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所述第二表带节,且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二表带节之间,各个第二过渡部在与其自身连接的所述第二表带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表带节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部和所述第二过渡部为块状,所述第一过渡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将所述第一过渡部分隔成两部分;所述第二过渡部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将所述第二过渡部分隔成两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下表面至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表带节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具有间距,所述第二过渡部的下表面至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二表带节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具有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扣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底板以及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分设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且自所述底板的一端延伸凸出所述底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生耳连接于两所述侧板凸出于所述底板位置,且位于两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第二磁扣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凸条,所述第二磁吸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凸条包括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二生耳设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扣还包括副壳体,所述副壳体对合设于所述底板,且所述副壳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侧板,所述副壳体与所述第一生耳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于所述副壳体;所述凸条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且向两侧凸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面设置,所述凸条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接且相邻的第二面,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朝向一致,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二面。进一步地,所述副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副壳体的底面朝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于所述副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贴合于所述副壳体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二磁吸部件对应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副壳体内设有凸起,且所述凸起的端部向外凸出于所述副壳体的底面,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于所述端部的端面,所述凸起的所述端部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设有卡孔,所述第二磁吸部件设于所述卡孔内,所述卡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台阶部,所述卡接部用于卡设于所述台阶部。进一步地,所述凸起滑动设于所述副壳体内,所述侧板凸设有按键,且所述按键延伸至所述副壳体内与所述凸起连接,所述按键用于提供按压作用力带动所述凸起相对所述副壳体滑动,以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尺,用于测量用户腕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长度结构和第二长度结构,且所述腕尺为可弯曲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长度结构用作测量所述用户腕围的预留长度部分,所述第二长度结构用作测量所述用户腕围的标记部分,所述第二长度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标记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4 CN 20201032902701.一种腕尺,用于测量用户腕围,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长度结构和第二长度结构,且所述腕尺为可弯曲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长度结构用作测量所述用户腕围的预留长度部分,所述第二长度结构用作测量所述用户腕围的标记部分,所述第二长度结构上设置有若干标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结构包括仿制主机部分和仿制表带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包括刻线和与所述刻线对应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可以为以下任一种:数字、字母、符号、颜色,所述标识用于起标识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所述数字,所述第二长度结构上靠近所述第一长度结构的所述标记部为起始标记部,所述起始标记部的标识为数字n,n为捏持部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自所述第二长度结构朝远离所述第一长度结构的方向,各所述标记部上的所述标识的数字依次增加,且相邻两个所述标记部上的所述标识的数字差值为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线沿所述腕尺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刻线包括主体线及连接所述主体线一端的端部,所述端部的线宽小于所述主体线的线宽,所述标识设置于所述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结构、所述第二长度结构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腕尺表带节及连接所述腕尺表带节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刻线及所述标识设置于所述第二长度结构的所述连接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结构与所述第二长度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于所述连接部处凹陷使得所述连接部处形成压痕,且所述连接部处的厚度小于所述腕尺表带节处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线覆盖所述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结构远离所述第二长度结构的一侧还设置有捏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尺,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尺采用柔性材料一体压制而成。


12.一种腕围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腕尺测量所述用户腕围;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腕尺缠绕在测量用户的腕部,且以所述第一长度结构远离所述第二长度结构的一端为起始点;所述腕尺环绕所述测量用户的腕部后与所述起始点相接,所述第二长度结构上与所述起始点的相接处至所述起始点的所述标记部上的所述标识为所述测量用户的所述用户腕围。


13.一种腕尺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腕尺,还包括表带,所述表带包括:
第一表带,用于连接手表主机的一端,包括第一预设长度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预设长度部分的第一可裁剪部分;
第二表带,用于连接所述手表主机的另一端,包括第二预设长度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长度部分、所述第二预设长度部分用作佩戴在用户的腕部的预设长度部分,所述第一可裁剪部分可用作根据用户腕围进行裁剪的裁剪部分,所述第一可裁剪部分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裁剪标记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腕尺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带包括连接所述第二预设长度部分的第二可裁剪部分,所述第二可裁剪部分也可用作根据用户腕围进行裁剪的裁剪部分,所述第二可裁剪部分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裁剪标记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腕尺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剪标记部及所述第二裁剪标记部均包括裁剪标识及与所述裁剪标识对应的裁剪刻线;其中,所述裁剪标识可以为以下任一种:数字、字母、符号,所述裁剪标识用于起标识作用,所述裁剪刻线用于指示用于沿所述裁剪刻线进行裁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腕尺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裁剪刻线包括相互间隔的两部分,所述裁剪标识位于所述两部分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腕尺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裁剪部分包括若干第一表带节及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表带节之间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