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36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智能分析系统、云端服务器、移动终端与PC端,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所述智能分析系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和PC端均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户可自行在机器人本体上采集检测自身的健康数据,当健康数据存在异常时,则通过视频连通模块让工作人员与用户通过视频沟通,工作人员在线对用户的各项数据进行诊断,同时生成结果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或PC端,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资源匮乏、就诊人员多等问题,工作人员无需一个个进行诊断,比较有针对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健康诊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同时社会的发展导致当今社会竞争的加剧,亚健康人群也快速增加,老龄人口增长、平均寿命延长也促使了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的增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人口也呈上升趋势,健康服务日益成为人们眼中的关键焦点,现有的个人健康管理中的体重、血压、血糖、心率等客观体征状态数据及医疗过程数据,通常是由多个独立的闭环采集过程完成,并进行随机或独立的数据输出处理。目前,对于用户的健康诊断通常需要挂号、面对面就诊、检查、再就诊等流程,对于医院来说,工作人员资源匮乏,就诊人员多,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导致许多医院的健康诊断效率较低,无论用户各项指标是否健康,都需要工作人员一个个诊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智能分析系统、云端服务器、移动终端与PC端,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所述智能分析系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和PC端均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采集与发送,所述智能分析系统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收集与分析,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的保存与共享,所述移动终端与PC端用于接收反馈数据。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处理器、检测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充电供电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画面显示模块与视频连通模块,所述检测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充电供电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画面显示模块和视频连通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有线网络将采集检测的健康数据发送给智能分析系统,所述充电供电模块用于给机器人本体充电以及给各模块提供电力。优选的,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语音沟通,所述画面显示模块用于实现健康数据显示以及传输画面显示,所述视频连通模块用于实现用户的在线视频沟通。优选的,所述智能分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智能生成模块、异常警示模块、远程交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诊断反馈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智能生成模块、异常警示模块、远程交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诊断反馈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健康数据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所述智能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健康数据的分析结果,结合大数据判断结果的差异性,所述异常警示模块用于针对超出正常范围的差异性结果做出报警。优选的,所述远程交流模块用于实现用户与工作人员的视频沟通,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实现存储每一个用户的健康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所述诊断反馈模块用于实现工作人员的诊断以及诊断结果的传输。优选的,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用户通过账号密码或者微信二维码登录上机器人本体,选择需要采集检测的项目,可以通过机器人本体上的触摸屏选择,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模块选择,然后检测采集模块根据用户选择的项目进行健康数据采集,然后发送给智能分析系统;2)智能分析系统接收到健康数据之后,立即对各项健康数据逐一进行分析,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则自动反馈到机器人本体上以及移动终端或PC端上,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则通过视频连通模块与机器人本体建立视频通讯,此时工作人员与用户通过视频沟通,工作人员对用户的各项数据进行诊断;3)分析的结果以及诊断的结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中,然后云端服务器将每一个用户的结果同步到移动终端或PC端上,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或PC端可以查询结果。(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与物的相连,用户可自行在机器人本体上采集检测自身的健康数据,当健康数据存在异常时,则通过视频连通模块让工作人员与用户通过视频沟通,工作人员在线对用户的各项数据进行诊断,同时生成结果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或PC端,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资源匮乏、就诊人员多等问题,工作人员无需一个个进行诊断,比较有针对性,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健康诊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器人本体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分析系统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智能分析系统、云端服务器、移动终端与PC端,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智能分析系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移动终端和PC端均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机器人本体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采集与发送,智能分析系统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收集与分析,云端服务器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的保存与共享,移动终端与PC端用于接收反馈数据。机器人本体包括处理器、检测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充电供电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画面显示模块与视频连通模块,检测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充电供电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画面显示模块和视频连通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检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数据,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有线网络将采集检测的健康数据发送给智能分析系统,充电供电模块用于给机器人本体充电以及给各模块提供电力;语音交互模块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语音沟通,画面显示模块用于实现健康数据显示以及传输画面显示,视频连通模块用于实现用户的在线视频沟通。智能分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智能生成模块、异常警示模块、远程交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诊断反馈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智能生成模块、异常警示模块、远程交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诊断反馈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健康数据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智能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健康数据的分析结果,结合大数据判断结果的差异性,异常警示模块用于针对超出正常范围的差异性结果做出报警;远程交流模块用于实现用户与工作人员的视频沟通,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实现存储每一个用户的健康数据以及分析结果,诊断反馈模块用于实现工作人员的诊断以及诊断结果的传输。本专利技术中,健康机器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用户通过账号密码或者微信二维码登录上机器人本体,选择需要采集检测的项目,可以通过机器人本体上的触摸屏选择,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模块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智能分析系统、云端服务器、移动终端与PC端,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所述智能分析系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和PC端均与云端服务器连接;/n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采集与发送,所述智能分析系统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收集与分析,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的保存与共享,所述移动终端与PC端用于接收反馈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智能分析系统、云端服务器、移动终端与PC端,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所述智能分析系统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和PC端均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所述机器人本体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采集与发送,所述智能分析系统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收集与分析,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实现用户健康数据的保存与共享,所述移动终端与PC端用于接收反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处理器、检测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充电供电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画面显示模块与视频连通模块,所述检测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充电供电模块、语音交互模块、画面显示模块和视频连通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有线网络将采集检测的健康数据发送给智能分析系统,所述充电供电模块用于给机器人本体充电以及给各模块提供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交互模块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与机器人之间的语音沟通,所述画面显示模块用于实现健康数据显示以及传输画面显示,所述视频连通模块用于实现用户的在线视频沟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健康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智能生成模块、异常警示模块、远程交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诊断反馈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蔷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