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缠绕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17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耳机头、第一卡和槽和插线头,所述第一卡和槽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一卡和槽靠近第二安装槽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槽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机线,所述第一耳机线远离第二安装槽的一端均设置有耳机头,且耳机头一侧设置有出音孔,所述第一卡和槽远离第一耳机线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卡和槽,且第二卡和槽一端通过第二耳机线设置有插线头,所述第一卡和槽与第二卡和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绕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的铰接作用,当第一铰接杆受力使得第二弹簧压缩,由于第二弹簧缓冲作用,可避免第一耳机线接头处出现断裂,提高了耳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具体为一种防缠绕耳机。
技术介绍
耳机的结构一般是由两根线缆组成,从插头开始,两根线缆拼接成一根总线,总线的一端连着插头,总线的另一端两根线缆分开以形成耳机线的开叉部分,开叉部分再连接两个扬声器,现在有一种耳机使用较为广泛,但是现有的防缠绕耳机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耳机,使用过程中线头易出现缠绕,打结,影响使用。第二,传统的耳机,接头处易出现断裂,耳机的寿命低下。第三,传统的耳机,灰尘易进入出音孔内部,耳机入耳过程不够舒适柔软,且不易更换软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过程中线头易出现缠绕,打结、接头处易出现断裂和耳机入耳过程不够舒适柔软,且不易更换软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耳机头、第一耳机线、和插线头,所述第一卡和槽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一卡和槽靠近第二安装槽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二安装槽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机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耳机头(2)、第一卡和槽(7)和插线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和槽(7)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8),且第一卡和槽(7)靠近第二安装槽(18)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第二安装槽(18)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机线(5),所述第一耳机线(5)远离第二安装槽(18)的一端均设置有耳机头(2),且耳机头(2)一侧设置有出音孔(26),所述第一卡和槽(7)远离第一耳机线(5)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卡和槽(8),且第二卡和槽(8)一端通过第二耳机线(9)设置有插线头(10),所述第一卡和槽(7)与第二卡和槽(8)的内侧均设置有绕线槽(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耳机头(2)、第一卡和槽(7)和插线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和槽(7)一侧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8),且第一卡和槽(7)靠近第二安装槽(18)的一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第二安装槽(18)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机线(5),所述第一耳机线(5)远离第二安装槽(18)的一端均设置有耳机头(2),且耳机头(2)一侧设置有出音孔(26),所述第一卡和槽(7)远离第一耳机线(5)的一侧铰接有第二卡和槽(8),且第二卡和槽(8)一端通过第二耳机线(9)设置有插线头(10),所述第一卡和槽(7)与第二卡和槽(8)的内侧均设置有绕线槽(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线(5)的内侧均设置有拉链(3),且第一耳机线(5)外侧设置有与拉链(3)匹配的链头(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26)底端的外侧设置有软塞(4),且软塞(4)内部的出音孔(26)外侧设置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智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捷顺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