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纱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13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纱的方法和装置,可切割掉纱中的疵点以及根据一个清纱极限从那些不需切割的疵点中分离出应切割的疵点。为了允许清纱极限可以更好,简化和快速的调整,它在最终产品的效果也能更加明确地预告,从清纱极限出发,应产生最终产品(33)的疵点(34-36)显象,并使最终产品的疵点效果在图中清楚可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纱方法和装置,切割掉纱中疵点,以及一个清纱极限,从不该切除的疵点分离出应予切除的纱疵。这种装置也称为清纱器,通常是人工调节清纱极限,即在一台控制装置上输入一规定清纱曲线的调节值。这种方法很麻烦,因为良好的清纱极限只能通过麻烦的试验和收集。即先用第一次的清纱极限生产细纱,再检测纱的质量和用此纱生产的产品质量,必须从中求得一个新的改进的清纱极限的调节数据。最后,求得的清纱极限也必须例如在转杯纺纱机或络筒机上的许多个控制装置上调节。上述的这种清纱方法和装置可从EPO 877 108中得知,该装置的清纱极限是自动调整的。首先收集第一根纱线段的纱疵,并测定和收集纱的粗节和粗节偏差长度值。这些数值只能借助一台计算机,例如一台PC,它有一个合适的程序,这些数值可以分类和显示在图中,其中粗节值和疵点长度所属数值进入到一个长度/粗节图中。该图中沿着一根轴记录有不同长度纱疵值的范围以及顺着另一根轴记录有纱疵粗节的数值范围。这样得出一个矩形区格,它将长度用上限和下限分界以及纱的粗节也按上限和下限分界。这样能将纱上收集的疵点标绘到该图象中的区格,以此确定每个粗节和长度区域的平均疵点数并获得这个区内的疵点密度。由于在精确测定纱时也收集到粗节一个平均值或一个设定值的小偏差,在这些小的偏差方面得到很多数值,从而也得到很大的疵点密度。可以将这些值去计算一个所谓的“纱线卷装”。它们不属于真正的疵点,因为它们只反映正常的纱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超过一规定大小的粗节偏差值。因此可以在第一个近似值方面理解疵点密度为疵点强度或重要性的一个尺度,亦即疵点密度愈高,相应的疵点破裂性愈小。因此在一个疵点图象中一个最佳清纱极限应当结合许多个相同疵点密度或相同疵点强度的点。在该清纱极限内的这些疵点都是相同的破裂性。在这个工艺过程中,操作员输入清纱器切割次数到电脑PC并获得最佳清纱极限。如果操作员同意所得到的曲线,将此曲线输入到一个用于清纱器的控制装置的存储器内,清纱器连续地工作下去。这种已知方法的缺点是,清纱极限是依据纱上允许的切割数的数值来决定。这里有可能必须检验纱和后续产品的质量,然后再次匹配清纱极限。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专利技术特征,实现了这样一个任务,即创造一种方法和装置,它能克服上述那些缺点,能够具有改进的、简化和快速的调整清纱极限,其在纱中的效果也能够正确的预告。这样就能使清纱器控制装置收集到的每个纱疵按长度、粗节和顺着纱的位置以新的方式评估。这里我们将可选择的尺寸像疵点半径、疵点截面或疵点质量称为粗节。不需要有清纱极限的图象说明,为此在图中只显示一组模拟的纱疵,该图可以有在下文中还加阐述的不同形状。总之,图象只显示那些处于相同清纱极限的疵点。关于那些相同清纱极限的疵点应予显示纱中大多数有缺陷的疵点,经过清纱以后仍保留在纱上,即经过清纱不能去除。但轻微较粗的疵点已被切割掉。模拟的疵点图作为图中的疵点被显示。因此对于每个带预定的长度和粗节的疵点必须模拟和/或预先存储图象或显示。由于疵点是以它的长度和粗节的一对数值来表征,实际上可具有各种形状,甚至考虑到可能的不同疵点形状,可以要求为一个疵点存储许多图象或显示。应用图案样板作为模拟依据,图板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带明确长度和粗节的纱疵。纱疵显示至少有三种可能性。其一,每根设定有疵点的纱段大致可以显示出实际的尺寸。其二,从一块样板织物剪切的一小块布显示其含有的疵点以及其三,可以显示较大的取样块,在该布块上特别可识别织物中疵点的二维分布。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由本身公知的安装在细纱机或络筒机上的清纱器组成,并有一台计算机(PC),在其存储器内有疵点显示和疵点分级程序。计算机还有显示疵点例子的装置以及包含预先储存的疵点显示或一个来自输入数据显示疵点的程序。最好计算机也有可选择的区(域),由这些区来启动清纱极限的计算。通过本专利技术而取得的优点特别能够从下述中看出,即清纱极限的调整作了很大简化,所以也可以由较为适中合格的操作员来执行。已作的调整效果可以很准确地识别。首先清纱极限能够为一个最终产品要求的质量所影响和确定。这种比如用一块机织物或针织物的或多或少相同表面结构表示的质量,可以在确定清纱极限时直接加以考虑。疵点显示可以着重在疵点类型和疵点在最终产品的分布效应。本专利技术举例和依据提供的图作如下较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方框示意图;图2至图7显示区域中所显示的疵点;图8在PC机显示屏上一个显示视图。图1表示一纵向运动的试样,这里是一根纱1,通过一测量区域或一只清纱器3的一个测量间隙2。该清纱器3是由一线路4连接到评估装置5,再经由一根总线6与一台控制装置7连接。当然评估装置也可以是清纱器的一个部分。其余的评估装置以及其他清纱器都可以通过另一根总线8与控制装置7相联。控制装置7是由一根总线或一网络9,例如“以太”网(局域网LAN),等等与一台计算机10,比如常规的一台带显示机构的PC连接。该计算机具有大家公知的元件,如显示器11,输入键盘12和一个处理器13。各种程序存储在计算机10中,例如一个机织物模拟程序,一个确定第一个清纱极限的程序和一个产生疵点图的程序以及一个存储预定的疵点图程序。机织物模拟程序,比如可以从市场购得取名为USTER EXPERT的程序,也在US 5,671,061中作了大体说明。ZELLWEGER USTER公司的确定一清纱极限的程序,商业名称CAY,其大致原理可以从EPO 877 108中得知。典型的纱疵图象可以从乌斯特纱疵分级制(USTER CLASSIMAT)得知,例如已发表在1981年8月的“USTER News Bulletin”刊物,第29期,第4,6和15页。图2表示一个最终产品如纱中的疵点例子,疵点可能都处于相同清纱极限上,因而它们在相同程度上可能是不希望的或是容许的,可以分属一清纱极限的许多个点。将疵点14称为短粗节,疵点17称为长粗节,但它只有较小的厚度。疵点15和16按其粗细程度介于粗细节之间。图3表示图2相似的疵点,但总体只有较小的厚度,因此缺陷也应少些。该显示突出疵点类型。图4表示如图2所示的相同疵点14至17,但取材于剪切的一块织物。图5表示与图3相同的疵点18至21,但疵点是处于一环境中。图6表示一机织物或针织物的一匹布幅25,其中的纱疵用标号26至29标志。图7表示一机织物或针织物的一布幅30,其中的纱疵用标号31和32标志。该显示强调最终产品内的疵点分布。图8展示的一个视图是与它在一个显示屏上结构相同。用33表示一最终产品,比如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布幅,布上可看到纱疵点,例如用34,35和36所标志的。在区域37右边是放大了的纱疵并在相同高度上显示,使人们能识别其本性。同一个疵点的五种不同形状展示在区域38内。所有这些不同形状都在同一区内分级,因为它们感觉上是作为相同的缺陷,即使它们的形状相互有些差异。区域39和40,例如可以借助鼠标器进行选择。选择区域39限制清纱极限,选择区域40可使清纱极限更多的容差。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方式如下在纱生产之前或开始时或为了一规定的批量输入一个清纱极限。这点例如在EPO 877 108即采取这种方式。在任何情况下,该清纱极限最终必须预先存储到计算机10中或通过一合适的程序进行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纱方法,其中可切割纱中疵点以及一个清纱极限从不应切割的那些疵点内分别开应切除的疵点,其特征在于,从清纱极限出发产生一最终产品(1,25,30)内的疵点(14-21,26-29,31,32)显象,使最终产品中的疵点效果清楚可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赫勒
申请(专利权)人: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