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08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包括顶管主体;所述顶管主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钢筋混凝土筒状结构,顶管主体内至少预埋有两层波纹管,使用的玻波纹管具有钢板厚度薄,玻纹小的特点。相邻两层波纹管沿顶管主体径向方向间隔布置,顶管主体的内侧端面和外侧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顶管主体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相邻顶管主体连接的接插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管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有效解决顶管内电缆的电磁干扰问题,极大程度方便了顶管的组装,且对于接缝位置的处理远远优于现有技术,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
本技术涉及管道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
技术介绍
在目前综合管廊大力推进的情况下,电力电缆会和其他通信、热力管道、地铁等地下设施存在电磁干扰;钢筋混凝土的顶管重量重,防水功能差,抗电磁干扰能力弱。部分金属波纹管重量轻,但是防腐能力差,无法当顶管使用。当前有人提出使用钢筋混凝土和波纹管的结构结构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专利号为“CN108086349A”的名为“一种钢波纹管叠合截面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波纹管和混凝土结构管道结构,钢波纹管的外部为镀锌保护层,钢波纹管设置在由混凝土浇筑成的预制块内;预制块的两端设有加强截面,其中一端的加强截面上设置凹槽,另一端的加强截面上设置凸起;预制块的中部设有承压截面,承压截面上设置纵筋和箍筋。该专利解决了一部分电磁干扰的问题,但该结构在使用安装过程中装配比较困难,存在端口接插不方便的问题,其结构受力难以满足大直径、长距离顶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管主体;所述顶管主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钢筋混凝土筒状结构,顶管主体内至少预埋有两层波纹管,相邻两层波纹管沿顶管主体径向方向间隔布置,顶管主体的内侧端面和外侧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顶管主体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相邻顶管主体连接的接插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接插结构包括设置于顶管主体一端的钢制插口以及另一端的钢制承口;所述钢制插口为通过预埋钢筋固定在顶管主体上沿顶管主体轴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起结构;所述钢制承口为固定在顶管主体内侧端面沿顶管主体轴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凹槽结构;相邻顶管主体通过钢制插口与钢制承口固连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顶管主体内至少有一层波纹管的两端与顶管主体两端的钢制插口和钢制承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钢制插口背离轴线的端面上设置有环状的止水条;所述止水条在钢制插口插入到钢制承口时紧密充填于两者间隙内。进一步的所述顶管主体的轴向两端外侧包有镀锌铁板。进一步的所述顶管主体的内侧预埋有用于安装电缆支架的双拼环形哈芬槽。本技术的优点有:1、本技术通过在顶管主体内预埋多层波纹钢,能够完全隔绝顶管内电缆的电磁干扰,且顶管主体的两侧均为混凝土结构,能有效起到防火防水的目的,顶管主体两端的接插结构方便顶管主体的组合安装;2、本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钢制插口和钢制承口,便于相邻顶管主体的组合安装,且钢制插口和钢制承口安装方便,可在顶管主体浇筑时安装于顶管主体上,形成装配简单的单元件,极大程度方便了顶管主体的快速组装;3、本技术将一层波纹管与两端的钢制插口和钢制承口连接,使整个顶管形成良好电磁屏蔽结构,完全隔绝了电缆的电磁干扰;4、本技术在钢制插口上设置有止水条,止水条充填于钢制插口和钢制承口之间,形成良好的止水效果,使顶管的防水效果得到极大增强;5、本技术在顶管主体的两端包覆有镀锌铁板,镀锌铁板保护顶管主体轴向两端外侧边角的混凝土,避免由于碰撞造成的损伤;6、环形双拼双拼哈芬槽,预制在管材内侧,较好地解决了与电缆支架连接问题。本技术的顶管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能够有效解决顶管内电缆的电磁干扰问题,极大程度方便了顶管的组装,且对于接缝位置的处理远远优于现有技术,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顶管主体截面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顶管主体截面放大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波纹管在顶管主体内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其中:1—顶管主体;2—波纹管;3—钢制插口;4—钢制承口;5—止水条;6—镀锌铁板;7—注浆孔;8—双拼哈芬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电缆顶管,包括顶管主体1,顶管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钢筋混凝土筒状结构,顶管主体1内至少预埋有两层波纹管2,本实施例为两层,如图3所示,相邻两层波纹管2沿顶管主体1径向方向间隔布置,顶管主体1的内侧端面和外侧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管主体1的内侧端面预埋有双拼哈芬槽8,便于后期安装用于固定电缆的支架。如图2所示,顶管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钢制插口3和钢制承口4,钢制插口3为通过预埋钢筋固定在顶管主体1上沿顶管主体1轴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起结构(钢制插口3与顶管主体1衔接处的顶管主体1内侧设置有注浆孔7,如图2所示),钢制承口4为固定在顶管主体1内侧端面沿顶管主体1轴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凹槽结构,钢制插口3可以插入到相邻顶管主体1的钢制承口4内,将相邻顶管主体1连接为整体。现有技术对相邻顶管主体1之间的接缝位置并没有任何的优化,接缝位置的抗电磁干扰效果较差,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的顶管主体1内至少有一层波纹管2的两端与顶管主体1两端的钢制插口3和钢制承口4连接。这样,波纹钢2与钢制插口3和钢制承口4形成完整良好的整体屏蔽结构,完全解决了接缝位置抗电磁干扰效果差的问题。而且通过钢制插口3和钢制承口4相当于间所有顶管内的波纹管2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电磁屏蔽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顶管主体1的轴向两端外包有镀锌铁板6,镀锌铁板6围绕在顶管主体1两端的外侧,保护顶管主体1两端的混凝土边角,避免搬运和组装时碰撞造成的损伤。另外,钢制插口3背离轴线的端面上设置有两道环状的止水条5,止水条5在钢制插口3插入到钢制承口4时紧密充填于两者间隙内。实际安装时,将顶管主体1的钢制插口3插入到相邻钢制承口4内,即可将两根顶管主体1组合安装在一起。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管主体(1);所述顶管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钢筋混凝土筒状结构,顶管主体(1)内至少预埋有两层波纹管(2),相邻两层波纹管(2)沿顶管主体(1)径向方向间隔布置,顶管主体(1)的内侧端面和外侧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顶管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相邻顶管主体连接的接插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管主体(1);所述顶管主体(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钢筋混凝土筒状结构,顶管主体(1)内至少预埋有两层波纹管(2),相邻两层波纹管(2)沿顶管主体(1)径向方向间隔布置,顶管主体(1)的内侧端面和外侧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顶管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便于相邻顶管主体连接的接插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电磁干扰的电缆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结构包括设置于顶管主体(1)一端的钢制插口(3)以及另一端的钢制承口(4);所述钢制插口(3)为通过预埋钢筋固定在顶管主体(1)上沿顶管主体(1)轴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起结构;所述钢制承口(4)为固定在顶管主体(1)内侧端面沿顶管主体(1)轴向向内延伸的环状凹槽结构;相邻顶管主体(1)通过钢制插口(3)与钢制承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世新曹晓庆吴海波李超甘敏琦王晓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恒信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