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706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固定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滚动组件、夹紧组件及悬挂组件,通过设置悬挂组件,工作人员可将安装板挂在电力杆塔上,通过设置滚动组件,滚动组件起到传动电缆线的作用,进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更加轻松快捷将电缆线穿过穿线孔,进一步地,在完全将电缆线穿过穿线孔时,只需将抵持架旋转,以使夹持孔对电缆线进行夹持固定,当需要重新对电缆线进行分类时,只需再次旋转抵持架,取出电缆线即可。如此,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避免使用扎带对电缆线进行捆绑,从而也避免拆卸扎带对电缆线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线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固定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然而,现阶段的电力杆塔上电缆的数量较多,为了避免摆放杂乱,通常采用扎带将电缆进行捆绑,但是此方式的捆绑工序在高空环境下操作较为复杂,同时,使用扎带进行捆绑时,若力度把握不当会对电缆线的外表皮损伤;进一步地,当需要拆卸扎带对电缆线重新分类时,需要用扳手或剪刀等工具拆卸扎带,如此容易对电缆线的外表面造成划损,进而可能引发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缆线摆放杂乱、能够代替使用扎带对电缆线进行捆绑的电缆线固定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避位孔、第二避位孔及第三避位孔;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轴、第二滑动轴及第三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避位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内,所述第三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避位孔内;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抵持架、第一折弯块、第二折弯块及旋转件,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导通孔,所述抵持架设置于导通孔内,且所述抵持架上开设有穿线孔及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第一折弯块及所述第二折弯块均与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及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均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第一折弯块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弯块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及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及所述第三固定块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固定上开设卡接槽,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卡扣槽,所述第三固定块上开设有扣合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架上设置有倒角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多个放线槽,各所述放线槽之间分别设置有间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两个握持槽,两个握持槽分别以所述第一滑动轴的中心轴线呈轴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托垫、第二托垫及第三托垫,所述第一托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轴上,所述第二托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轴上,所述第三托垫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垫具有圆形横截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垫的半径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的半径相同。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为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悬挂组件,工作人员可将安装板挂在电力杆塔上,通过设置滚动组件,滚动组件起到传动电缆线的作用,进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更加轻松快捷将电缆线穿过穿线孔,进一步地,在完全将电缆线穿过穿线孔时,只需将抵持架旋转,以使夹持孔对电缆线进行夹持固定,当需要重新对电缆线进行分类时,只需再次旋转抵持架,取出电缆线即可。如此,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避免使用扎带对电缆线进行捆绑,从而也避免拆卸扎带对电缆线表面造成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缆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缆线固定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缆线固定装置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10,包括安装板100、滚动组件200、夹紧组件300及悬挂组件400,滚动组件200、夹紧组件300及悬挂组件400均设置在安装板100上,滚动组件200用于传动电缆线,夹紧组件300用于对电缆线进行夹紧固定,悬挂组件400用于将安装板100挂在电力杆塔上。请参阅图1,安装板100上开设有第一避位孔110、第二避位孔120及第三避位孔130;滚动组件200包括第一滑动轴210、第二滑动轴220及第三滑动轴230,第一滑动轴210转动设置于第一避位孔110内,第二滑动轴220转动设置于第二避位孔120内,第三滑动轴230转动设置于第三避位孔130内;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夹紧组件300包括抵持架310、第一折弯块320、第二折弯块330及旋转件340,安装板100上还开设有导通孔140,抵持架310设置于导通孔140内,且抵持架310上开设有穿线孔311及夹持孔312,夹持孔312与导通孔140连通,旋转件340设置于导通孔140内,第一折弯块320及第二折弯块330均与旋转件340转动连接;请参阅图2,悬挂组件40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请参阅图3,具体地,旋转件340包括第一转轴341及第二转轴342,第一转轴341及第二转轴342均设置于导通孔140内,第一折弯块320与第一转轴341转动连接,第二折弯块330与第二转轴342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一共设置3组夹紧组件300。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悬挂组件400将安装板100固定在电力杆塔上,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滑动轴210、第二滑动轴220及第三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避位孔、第二避位孔及第三避位孔;/n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轴、第二滑动轴及第三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避位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内,所述第三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避位孔内;/n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抵持架、第一折弯块、第二折弯块及旋转件,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导通孔,所述抵持架设置于导通孔内,且所述抵持架上开设有穿线孔及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第一折弯块及所述第二折弯块均与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及/n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避位孔、第二避位孔及第三避位孔;
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轴、第二滑动轴及第三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避位孔内,所述第二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位孔内,所述第三滑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避位孔内;
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抵持架、第一折弯块、第二折弯块及旋转件,所述安装板上还开设有导通孔,所述抵持架设置于导通孔内,且所述抵持架上开设有穿线孔及夹持孔,所述夹持孔与所述导通孔连通,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第一折弯块及所述第二折弯块均与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及
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均设置于所述导通孔内,所述第一折弯块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弯块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母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中园生态林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