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06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部机构,所述底部机构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围挡机构,所述底部机构的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底部机构通过设置在其顶部一侧的紧固螺栓与顶部机构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临时施工用电场所使用时,将支撑机构卡接在支撑杆一侧的卡槽内,调节螺纹筒和螺纹柱的总长度,将变电站调平,并保持一定的高度,不需设置混凝土平台,从而方便了施工结束撤场,并且支撑机构卡接在底部机构上,便于拆卸,使用灵活性,变电站内变电器等设备损坏需要更换时,可将顶部机构和围挡机构拆除,方便将底部机构内安装的变电器等设备取出,达到便于维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特别是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预装式变电站,是将高压电器设备、变压器低压电器设备等组合成紧凑型成套装置。用于城市高层建筑、豪华别墅、广场公园、居民小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小型电厂、矿山油田及临时施工用电等场所,作为接受和分配电能,向用户提供生产、生活用电。预装式变电站,具有成套性强,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方便以及可移动的特点,与常规土建式变电站相比同容量的箱式变电站占地面积通常仅为常规变电站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减少了设计工作量及施工工作量及建设费用。在配电系统中可用于环网配电系列,也可用于双电源或放射终端配电系列是目前城乡变电站建设和改造的新型成套设备。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在安装时,通常需要设置一个平整且高于地平面的混凝土平台,用来放置变电站本体,防止变电站倾斜和进水的问题,但是,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存在以下的缺点: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在临时施工用电场所使用时,施工结束撤场时,变电站移走后,留下难以拆除的混凝土平台,给撤场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部机构,所述底部机构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围挡机构,所述底部机构的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底部机构通过设置在其顶部一侧的紧固螺栓与顶部机构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机构的四角处均卡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插接有底座;所述底部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杆、卡槽、围墙、螺纹孔和滑槽,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围墙,所述支撑杆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围挡机构包括墙板、滑条、门板、进风窗和散热窗,所述墙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墙板的正面设置有门板,所述墙板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窗,所述墙板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窗;所述顶部机构包括人字板、挡板和通孔,所述人字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螺纹筒、卡块、螺纹柱和球头,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远离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头。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滑槽与墙板两侧设有的滑条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进风窗和散热窗均采用百叶窗。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在其一侧顶部的螺纹孔与紧固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挡板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通孔与紧固螺栓插接。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卡槽与螺纹筒外表面设有的卡块卡接。可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球槽。可选的,所述螺纹筒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球头与柱体一端设有的球槽插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在临时施工用电场所使用该变电站时,将支撑机构卡接在支撑杆一侧的卡槽内,然后将螺纹柱一端的球头插接在底座内,通过旋转螺纹柱,调节螺纹筒和螺纹柱的总长度,从而将变电站进行调平,并保持一定的高度,不需设置混凝土平台,从而施工结束撤场时,直接将变电站装车运走便可,不会流下任何痕迹,方便了施工结束撤场,并且支撑机构卡接在底部机构上,便于拆卸,在其他场所不需要支撑机构时,将支撑机构拆除便可,提高了灵活性。2、该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通过使底部机构和围挡机构滑动连接,顶部机构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底部机构的顶部,达到便于拆装围挡机构和顶部机构的目的,当该变电站内变电器等设备损坏需要更换时,先将顶部机构拆除,再将围挡机构拆除,使变电站的一侧为开口状态,从而方便将底部机构内安装的变电器等设备取出,达到便于维修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围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顶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机构,101-底板,102-支撑杆,103-卡槽,104-围墙,105-螺纹孔,106-滑槽,2-围挡机构,201-墙板,202-滑条,203-门板,204-进风窗,205-散热窗,3-紧固螺栓,4-顶部机构,401-人字板,402-挡板,403-通孔,5-支撑机构,501-螺纹筒,502-卡块,503-螺纹柱,504-球头,6-底座,601-柱体,602-球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6所示,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它包括底部机构1,底部机构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围挡机构2,通过使底部机构1和围挡机构2滑动连接,达到便于拆装围挡机构2的目的,当该变电站内变电器等设备损坏需要更换时,通过将围挡机构2拆除,使变电站的一侧为开口状态,从而方便将底部机构1内安装的变电器等设备取出,底部机构1的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紧固螺栓3的作用是固定顶部机构4,底部机构1通过设置在其顶部一侧的紧固螺栓3与顶部机构4固定安装,底部机构1的四角处均卡接有支撑机构5,通过将支撑机构5卡接在底部机构1上,达到便于拆装支撑机构5的目的,支撑机构5的底部插接有底座6;底部机构1包括底板101、支撑杆102、卡槽103、围墙104、螺纹孔105和滑槽106,底板10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2,支撑杆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103,支撑杆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围墙104,支撑杆102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05,支撑杆10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6;围挡机构2包括墙板201、滑条202、门板203、进风窗204和散热窗205,墙板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202,墙板201的正面设置有门板203,墙板20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窗204,墙板20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窗205,变电站内设备产生的热量向上散发,从墙板201顶部的散热窗205处散发至变电站的外部,空气则从墙板201底部的进风窗204进入到变电站的内部;顶部机构4包括人字板401、挡板402和通孔403,人字板4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402,人字板401的两个面均为倾斜状态,从而下雨天气,变电站的顶部不会存水,挡板402则遮挡人字板401的两侧,避免围墙104和人字板401的两侧存在孔隙,挡板40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03,通孔403的位置与螺纹孔105的位置相对应;支撑机构5包括螺纹筒501、卡块502、螺纹柱503和球头504,螺纹筒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502,螺纹筒5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503,通过旋转螺纹柱501,可以调节螺纹柱503插接在螺纹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围挡机构(2),所述底部机构(1)的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所述底部机构(1)通过设置在其顶部一侧的紧固螺栓(3)与顶部机构(4)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机构(1)的四角处均卡接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的底部插接有底座(6);/n所述底部机构(1)包括底板(101)、支撑杆(102)、卡槽(103)、围墙(104)、螺纹孔(105)和滑槽(106),所述底板(10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2),所述支撑杆(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103),所述支撑杆(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围墙(104),所述支撑杆(102)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05),所述支撑杆(10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6);/n所述围挡机构(2)包括墙板(201)、滑条(202)、门板(203)、进风窗(204)和散热窗(205),所述墙板(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202),所述墙板(201)的正面设置有门板(203),所述墙板(20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窗(204),所述墙板(20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窗(205);/n所述顶部机构(4)包括人字板(401)、挡板(402)和通孔(403),所述人字板(4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402),所述挡板(40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03);/n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螺纹筒(501)、卡块(502)、螺纹柱(503)和球头(504),所述螺纹筒(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502),所述螺纹筒(5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503),所述螺纹柱(503)远离螺纹筒(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头(5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紧凑的预装式变电站,包括底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机构(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围挡机构(2),所述底部机构(1)的顶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所述底部机构(1)通过设置在其顶部一侧的紧固螺栓(3)与顶部机构(4)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机构(1)的四角处均卡接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的底部插接有底座(6);
所述底部机构(1)包括底板(101)、支撑杆(102)、卡槽(103)、围墙(104)、螺纹孔(105)和滑槽(106),所述底板(101)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2),所述支撑杆(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槽(103),所述支撑杆(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围墙(104),所述支撑杆(102)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05),所述支撑杆(102)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6);
所述围挡机构(2)包括墙板(201)、滑条(202)、门板(203)、进风窗(204)和散热窗(205),所述墙板(20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202),所述墙板(201)的正面设置有门板(203),所述墙板(20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进风窗(204),所述墙板(201)正面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窗(205);
所述顶部机构(4)包括人字板(401)、挡板(402)和通孔(403),所述人字板(4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402),所述挡板(40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403);
所述支撑机构(5)包括螺纹筒(501)、卡块(502)、螺纹柱(503)和球头(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孝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宏鑫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